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2 毫秒
91.
髋关节置换术中扩髓诱发脂肪栓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扩髓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12只犬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截断股骨颈;实验组:截断股骨颈并模拟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扩髓。监测血液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变化,术后取其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组肺组织切片均未发现脂肪栓子;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用髓腔锉扩髓后,肺组织部分血管内发现明显的脂肪栓子,血液动力学及呼吸监测发现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增高,心输出量、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下降,肺分流率增加。经统计学检验证实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扩髓过程可以诱发脂肪栓塞,干扰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因此,建议对髓腔锉进行改进。临床上对心肺储备降低的患者实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该高度重视脂肪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TMIE基因突变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聋的关系以及TMIE基因突变频率和特性。方法收集中国人群中散发非综合征性聋患者123例、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家系先证者62例及部分成员、以及健康对照60例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TMIE基因编码区片段,通过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筛查TMIE基因突变,经DNA测序检测突变。结果在两个散发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和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家系中先证者TMIE基因编码区PCR产物DHPLC结果异常,但序列检测没有发现TMIE基因编码区的突变,仅分别发现第二内含子区域IVS2—53G〉A和第三外显子506A—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呈杂合状态。其中506A—G单核苷酸多态未见有报道。结论中国人群中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聋患者TMIE基因突变频率较低,不可能是中国人群中非综合征性聋的主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Vk3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损伤,观察Hela细胞Notch-1、Notch-2及其配体Jagged-1、Jagged-2,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mRNA表达的变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的影响,探讨Notch在人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对照组、Vk3处理(Vk3)组、Vk3与NAC联合作用(Vk3+NAC)组及NAC单独应用(NAC)组,用RT-PCR方法检测Hela细胞中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及Cyclin D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k3组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及Cyclin D1 mRNA表达明显下降,而Vk3+NAC组明显高于Vk3组(P<0.05)。结论:Vk3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损伤,降低了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及Cyclin D1 mRNA的表达,NAC增加了Hela细胞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及Cyclin D1 mRNA的表达而减轻了Hela细胞损伤,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人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十六味流气饮治疗乳糖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中药导入治疗骨质增生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和  裴宏 《陕西中医》2004,25(12):1135-1135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骨质增生症的疗效。方法 :自拟中药方剂 (当归、川芎、羌活、透骨草、川乌等 )煎汁浸垫置治疗仪电极板导入治疗本病 1 0 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5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抗炎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8.
螺旋CT三维成像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比较2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耳单纯型,19耳胆脂瘤型)螺旋CT三维成像(SCT-3DI)与临床手术中所见。结果 单纯型中耳炎SCT-3DI未见骨质破坏,与手术中探查相符。胆脂瘤型中耳炎SCT-3DI示:鼓室、鼓窦内软组织影和骨质破坏,听骨链移位和破坏,严重者破坏鼓室盖、面神经管、外半规管和乙状窦板等,与手术中所见基本相符。结论 SC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调控因子Fas、FasL和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 protein,FADD)基因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喉癌及癌旁组织中Fas、FasL和FADD表达。结果喉癌组织中Fas、FADD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Fas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Fas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低分化鳞癌(P〈0.05),高分化鳞癌FasL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鳞癌(P〈0.05);FADD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Fas与FADD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3,P〈0.05)。结论检测喉癌组织中Fas、FasL、FADD表达对评价喉癌的恶性程度、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儿童头颈部淋巴管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1例儿童短径大于4 cm的头颈部淋巴管畸形.11例儿童头颈部淋巴管畸形均行增强CT或MRI扫描检查,治疗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行肿物及腮腺浅叶切除4例,肿物及腮腺全切除2例,颈清扫术式切除肿物2例,颈清扫术式联合开胸术切除肿物1例,颌下肿物切除术2例.术中采用假包膜外剥离法及顺行解剖面神经主干法,肿物与面神经粘连紧密的2例行肿物剔除术.其中6例行外周面神经解剖,2例行面神经下颌缘支解剖.结果 11例儿童头颈部肿物均彻底切除,无器官功能异常,无明显外形变化,治愈率为100%.3例在行面神经下颌缘支解剖和肿物切除时牵拉下颌缘支出现轻度面瘫(下颌缘支力弱),1例颈部广泛肿物行颈清扫术后出现Homer综合征,均在神经营养治疗后术后1~3个月内恢复.1例1岁患儿行颈清扫术式联合开胸术切除肿物的术中输血150 ml.所有病例随访6~121个月,随访中位数32个月,未见肿物复发.结论 采用面神经解剖及(或)颈部解剖、肿物假包膜外剥离法等手术可以根治儿童头颈部大型淋巴管畸形,是保留功能、防止畸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