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血液分析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血细胞分析结果。所有仪器均要求收集静脉抗凝血进行测定,当检查对象是婴幼儿时,标本的采集有一定的困难,是否能用末梢血替代?为此,我们观察多种型号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小儿末梢血标本测定结果,并结合仪器原理,探讨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末梢血标本的可行性。l 五分类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五分类细胞分析仪是在三分类血细胞计数的基础上可将白细胞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的细胞分析仪。目前这…  相似文献   
192.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C1772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C1772T)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通过PCR-RFLP实验方法,解析206名中国北方汉族人群HIF-1α基因C1772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HIF-1α基因C1772T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分布为:CC基因型93%,CT基因型7%,C等位基因96%,T等位基因4%,未发现突变纯合子TT基因型。且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HIF-1α基因C1772T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与欧洲白种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美洲人及日本人在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上基本一致。结论:HIF-1α基因C1772T单核苷酸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3.
荨麻疹性血管炎1例报告(附电镜观察)余春艳,关鹏举,刘海平,张遂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710038)患者女,32岁。因发作性全身红斑2月伴发热关节。痛入院。患者无诱因发热,全身酸困,一周后,手指、肘部、背部出现对称性红斑,同时伴有四肢...  相似文献   
194.
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原因 ,以便更好地防治新生儿硬肿症。方法 :对最近 6年我院收治 6 0例新生儿硬肿症 ,根据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分为低温组、常温组 ,另根据出生时胎龄大小 ,分为早产组、足月组 ,对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并分析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日龄、最低体温和合并症对新生儿硬肿症的影响。结果 :低温组硬肿症 12例 ,发生率9.5 % ,常温组 48例 ,发生率 11.7% ,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意义 (u值 =0 .72 0 2 ,P >0 .0 5 ) ;早产组 45例 ,足月组 15例 ,发生率分别为 5 4.9%、3.4% ,经统计学检验有极显著统计意义 (u值 =9.2 6 2 ,P <0 .0 0 1) ;本组病例中早产儿 45例 (占 75 .0 % ) ,低出生体重儿 47例 (占 78.3% ) ,8例死亡患儿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后二天内发病 48例 (占 80 .0 % ) ,8例死亡患儿均在出生后一天内发病 ;体温 <36℃ 39例 (占 6 5 .0 % ) ,6例死亡患儿体温≤ 35℃ ,5 0例患儿有合并症 ,所有足月儿均有合并症 ,10例早产儿无合并症。结论 :在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不受冬季气温的影响 ,无明显季节性 ,但出生前后环境温度的落差仍可促使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本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发病因素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种合并症及保暖不当。在防治上应做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以更好地防治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分析5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转归。结果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50例,占住院新生儿的6.6%。常见原发疾病或并发症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颅内出血、肺出血、早产儿等,合并有3种或3种以上原发病和并发症36例。占72%。出生后6d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共48例,占96%;危重儿22例,占44%;有多脏器功能衰竭18例,占36%。本组患儿治疗有效36例,占72%;死亡8例,占16%;自动出院6例,占12%。结论 新生儿,尤其早期新生儿如存在各种原发病或并发症则极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与原发病和并发症密切相关,是病情凶险的标志。防治的关健是做好国产期保健,避免早产和各种疾病的发生,而新生儿一旦发生各种疾病应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骨密度检测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小儿佝偻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来本院就诊的4 199例临床初筛发现儿童夜惊、多汗、烦燥不安等症状者,进行儿童BALP检测;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同时随机检测其中236例儿童骨密度。【结果】4 199例受检儿童BALP正常者仅2 027例,占48.3%;BALP临界值者1 782例,占42.4%;BALP异常者390例,占总受检人数的9.3%;后两者占总受检人数51.7%。各年龄组BALP异常率以0~1岁组为最高,1~2岁组其次。同时检测BALP和骨密度的236例儿童中,114例BALP可疑或偏高者中检出骨密度偏低者59例,占51.8%;75例BALP正常者(BALP≤200 U/L)骨密度偏低(Z<-1.0)者8例,占10.7%;47例BALP处于低值者(BALP≤175 U/L)骨密度均正常或良好(骨密度偏低百分率为0)。【结论】儿童BALP检测可作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小儿佝偻病灵敏指标。低值BALP(BALP≤175 U/L)对骨密度正常或良好(Z≥-1.0)具有很好的预测值(本文中为100%)。  相似文献   
197.
某男,68岁,反复咳嗽伴低热6个月,咳白色粘痰,稍气促。4年前曾有冶游史。体格检查:体质消瘦,皮肤、粘膜轻度黄染,右颈部、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98.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单纯性肥胖症又称原发性肥胖,是指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导致人体脂肪过多积聚.肥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医学界已把肥胖及伴有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称为“死亡五重奏”,这可怕的五重奏可能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TO)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成为全国首要健康问题”.为了观察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疗效,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针刺加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8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9.
目的成骨细胞增殖的抑制导致成骨细胞数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前的研究发现介导受体依赖性钙离子内流的钙通道蛋白Orai1在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细胞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STIM1是一类可激活Orai1的重要蛋白。然而,至今还未见STIM1是否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增殖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明确STIM1是否参与调控成骨细胞增殖。方法应用靶向STIM1的siRNA在MC3T3-E1成骨细胞中沉默STIM1的表达,然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 PCR检测CyclinD1、CyclinE、CDK4、CDK6的转录水平,并用Western Blot检测Ras信号通路活性。结果我们转染靶向STIM1的siRNA后,MC3T3-E1细胞中STIM1的表达和转录均明显降低(P0.05);接着,我们发现在MC3T3-E1细胞中沉默STIM1的表达后,MC3T3-E1细胞增殖抑制并且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且调控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转录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MC3T3-E1细胞沉默STIM1的表达后,明显抑制了钙离子依赖的Ras信号通路的活性(P0.05)。应用ARS-853抑制Ras信号通路的活性后,明显抑制了STIM1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结论 STIM1激活Ras信号通路发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0.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79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行开放后路椎板切除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OPEN组) 37例,行MIS-TLIF治疗(MIS-TLIF组) 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采用疼痛VAS评分、ODI、改良MacNab标准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28个月。手术时间MIS-TLIF组长于OPEN组(P 0. 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3、5 d血清肌酸激酶水平MIS-TLIF组均明显短(少)于OPEN组(P 0. 05)。术后3、12个月,MIS-TLIF组腰痛VAS评分及ODI低于OPEN组(P 0. 05);腿痛VAS评分及改良MacNab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IS-TLIF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开放TLIF相当的疗效,且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