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59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国12个县市资料显示,结直肠癌死亡率已居第4~5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90年代城市发病率上升了31.95%,农村上升了8.51%。根据腺瘤-腺癌顺变假说,超过95%的结直肠癌起源于结直肠腺瘤,因此寻找与结直肠腺瘤相关的危险因素对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检查(EUS)对胃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22例经胃镜加活检病理检查确诊(17例)和疑诊为胃癌但常规活检阴性的患者(5例),同时行EUS、腹部螺旋CT检查,疑诊者在EUS检查的同时行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以明确诊断。确定肿瘤侵犯深度(T)、局部淋巴结转移(N)、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M)等分期情况,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以评价EUS对胃癌诊断及TNM临床分期的准确性。结果5例疑诊者行EUS引导下FNAB全部成功取得肿瘤组织,病理诊断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1例。1例术前EUS诊断为T1N0M0期的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其余患者全部行外科胃癌根治术。与手术和病理结果比较,EUS对于TNM分期诊断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T:84.9%,74.2%;N:92.1%,77.1%;M:63.4%,87.5%。螺旋CT对于胃壁是否增厚及N、M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T:27.3%,75%;N:31.5%,100%;M:50%,100%。其中EUS对于T和N分期的敏感性较CT高(P<0.05)。结论EUS术前评价胃癌临床分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尤其是对于肿瘤侵犯深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随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作者对72例胃十二指肠粘膜活检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ecter Pylori,HP)及组织学检查发现,胃窦HP感染与十二指肠炎密切相关(P<0.01);十二指肠HP感染与十二指肠炎分级密切相关。De-Nol在HP阴转、内镜、病理恢复正常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4.
突变富集型PCR-RFLP粪检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林  李瑜元  聂玉强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19-1521,1524
[目的]探讨突变富集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mutant-enriched PCR-RFLP)方法粪检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提取25例大肠癌患者粪便、相应肿瘤组织DNA和17例正常对照者粪便DNA,结合限制性内切酶Mva I,运用突变富集型PCR-RFLP,分析c-ki-ras2基因点突变;随机取10例患者、10例正常对照作PCR片段测序以分析特异性,用已知含突变的A549肺腺癌细胞株(12GGT→AGT)与正常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反应分析敏感性.[结果]突变富集型PCR-RFLP特异性达100%,敏感度0.1%即能分辨混杂在1 000个正常细胞中的1个含突变的肿瘤细胞.[结论]突变富集型PCR-RFLP粪检大肠癌致癌基因点突变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诊断大肠癌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如何选取敏感的肿瘤检测指标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5.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1(STAT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50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STAT1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STAT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亦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5);肿瘤TNM分期中T3/T4癌组织 STA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1/T2癌组织 (P<0.05)。结论: STAT1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相关,可能作为大肠癌恶性潜能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6.
内镜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内镜下治疗和生长抑素( S S)联合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短期止血效果。方法 病人分二组, S S组在急诊内镜前后连续用 S S 5 天;联合组在 S S基础上加行内镜下硬化剂或套扎,但内镜48 小时后停用 S S。结果 硬化剂37 例和套扎32 例共计69 例的联合组与64 例 S S组间具可比性。在需气囊压迫、最初止血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方面,联合组的效果显著优于 S S组。二组间的输出血量差异不显著。结论 与单纯 S S治疗相比,内镜治疗和 S S联合可减少气囊压迫的需求,提高止血率,降低再出血率,进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超细电子胃镜治疗1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狭窄患儿,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7.5±14.4)d,使用乳头肌切开刀和针式切开刀沿幽门至胃窦方向切割幽门管环肌.结果 12例患儿共行13次胃镜下治疗.11例术后1~10 d内呕吐停止;其中1例首次治疗后35 d复发呕吐,2次内镜治疗后第10天停止.另1例术后未止呕,后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行药物治疗而完全缓解.本组除1例治疗后出现少量黑便外,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近期有效率高、安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内镜下药物注射联合氩离子凝固治疗及单一治疗对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303例内镜下有活动出血的溃疡患者分为3组.157例接受内镜下药物注射止血治疗,51例接受氩离子凝固止血治疗,95例接受药物注射联合氩离子凝固治疗.结果 三种方法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有效止血率在药物注射组、氩离子及联合治疗组分别为为87.9%、86.3%、91.6%,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无穿孔及其它术后并发症.结论 药物注射联合氩离子凝同治疗为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并没有显著提高止血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miR-181a与miR-27a两种miRNAs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癌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50例和对应的距离胃癌病灶5cm以上的癌旁组织,以及2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miR一181a和miR一27a作定量分析。结果:相对于自身癌旁组织和他人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miR-181a和miR+27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者的性别、年龄、病例分型和淋巴结转移与miR-181a和miR-27a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miR-181a和miR-27a在胃癌组织中显著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男性居民吸烟、饮酒水平与胆石症患病的关系。方法 在广东省人群脂肪肝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成年男性居民,对其吸烟、饮酒水平与胆石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居民胆石症的患病率随着每天吸烟量的增加而升高(趋势χ^25.542,P=0.019),同时随着年吸烟总量的增加而不断升高(趋势χ^27.302,P=0.007),排除胆石症常见影响因素年龄和肥胖的影响后每天吸烟量以及年吸烟总量仍然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每天吸烟量OR=1.269,95%CI:1.018~1.580;吸烟总量OR=1.295,95%CI:1.020~1.646)。饮酒与胆石症的关系是少量和适量饮酒(〈40g/d)可降低男性居民的胆石症的发病,但大量饮酒(≥40g/d)反而会刺激胆石症的形成,呈现“V”形分布。排除胆石症常见影响因素年龄和肥胖的影响后,少量和适量饮酒的保护作用仍然存在(OR=0.537,95%CI:0.313~0.920)。每次饮酒量限制在20g内对胆石症的保护作用最强(OR=0.370,95CI:0.145~0.942)。每周饮酒频率不宜超过7次,饮酒年龄不宜过早,饮酒总年数不宜超过35a。结论 不吸烟、少量或适量饮酒可能对减少男性胆石症患病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