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51.
转录因子κ基因结合核因子(NF-κB)一直被看作是细胞的存活因子,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起强烈的抵抗作用。然而,近来的研究逐渐表明,NF-κB不同亚基的组合可能有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作用。对这方面课题的深入研究,无疑对理解中、高剂量辐射免疫抑制效应的机制可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并对临床肿瘤的放疗将提供新的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52.
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蛋白表达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了探讨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的分子机理,本文作者对昆明小鼠接受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h的脾细胞进行了蛋白分子表达的研究。方法用凝胶过滤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蛋白分子表达,通过^3H-TdR掺入的淋巴细胞转化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观察蛋白分子表达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0、18500和50000 3种蛋白质的表达在照射后发生改变,这3种蛋白质分别在脾细  相似文献   
253.
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75mGy、2.0GyX射线全身照后不同的时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产生的时程变化及不同剂量照射后24h时NO、iNOS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光光度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iNOS和NO产的生与剂量呈正相关。2.0Gy照射后,NO从6h到48h随时间推移产生量逐渐增加,48h达峰值,为对照的3.8倍,而后回降。结论电离辐射可刺激巨噬细胞合成iNOS及产生NO。  相似文献   
254.
转录因子NF -κB由Rel/NF -κB家族多肽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构成 ,调节多种与免疫 ,炎症 ,以及辐射等所致的应激反应有关的基因的诱导表达。高剂量电离辐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而低剂量电离辐射具有兴奋作用 ,可增强免疫功能 ,诱导机体的适应性反应等[1] 。低剂量与高剂量电离辐射所引起的细胞或机体的反应 ,均与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的作用有关。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EL - 4细胞内NF -κB在不同剂量照射后活化程度及时程上的差异 ,为进一步阐明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及照…  相似文献   
255.
目的:作为构建前列腺分泌蛋白94(PSP94)分泌型表达质粒的基础。方法:从正常前列腺组织中钓取PSP94 cDNA,构建重组质粒pUC19-PSP94,转化后提取目的基因并进行测序。结果:(1)构建了pUC19-PSP94的重组克隆质粒;(2)PCR扩增获得了280bp的PSP94成熟蛋白基因;(3)测定了PSP94的基因序列。结论:所构建的pUC19-PSP94重组质粒可成功地克隆PSP94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256.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对胸腺细胞成熟、分化、激活和细胞凋亡及有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揭示低剂量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双参数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了低剂量辐射小鼠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CD4、CD8、TCR、CD3、IL-2R、[Ca2+]i、Bc1-2、Bax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全身照射未引起TS减少和TH/TS比值上调;低剂量辐射未增加胸腺细胞凋亡,这与Bcl-2/Bax比值上调有关;低剂量辐射促进了胸腺细胞的成熟分化和信息传递过程。结论以上结果提示:低剂量辐射促进胸腺细胞的成熟、分化和激活,使胸腺向外周输送成熟的具有功能活性的效应性T细胞的储备增强,可能是低剂量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257.
目的 探讨染色体22q11泛有素融合降解1型蛋白基因(UFD1L)和腭心面综合征缺失的核定位信号基因(NLVCF)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在138例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健康父母双亲的核心家系中,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对UFDlL基因rs1547931(G/C碱基改变)和NLVCF基因rs1473109(C/T碱基改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检测。应用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方法,包括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HR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及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分析基因型数据。结果 (1)HRR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4.260,ν=1,P=0.039),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2)TDT显示UFDlL基因rs1547931与精神分裂症有连锁和关联(χ^2=5.333,ν=1,P=0.021),NLVCF基因rs1473109与精神分裂症无连锁及关联;(3)Transmit双位点单体型分析显示rs1547931-rs1473109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χ^2=9.723,ν=3,P=0.021),rs1547931(C)-rs1473109(T)单体型与精神分裂症呈负相关(χ^2=6.607,ν=1,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UFD1L基因本身或其附近的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58.
ARVC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腭心面综合征中缺失的犰狳重复基因 ( ARVCF)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在 1 1 6个汉族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 ,以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 RFLP)方法对 ARVCF基因编码区序列第 3675碱基 A/G单核苷酸多态性 ( SNP)进行检测。结果 :父母组和患者组 ARVCF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无差异 ;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 ( HRR)结果显示 ARVCF基因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传递不平衡检验 ( TDT)结果提示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致病等位基因频率没有偏离 5 0 %;ARVCF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情感迟钝淡漠有关 ( χ2 =1 0 .386,P<0 .0 5 )。结论 :对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 ,本研究尚不能确定 ARVC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及连锁 ,但不能排除它在精神分裂症症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9.
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 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FLP)分析方法 ,对 1 1 6个中国吉林省汉族精神分裂症核心家庭进行以家族为基础的关联研究 ,检测 COMT位点的两个单个核苷酸多态性 ( SNP1和 SNP2 )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结果 :COMT位点的 2个 SNPs传递与未传递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 ,但 SNP1位点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关系妄想综合征密切相关。结论 :不支持 COMT基因在精神分裂症遗传风险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0.
辐射对EL-4、J774A.1细胞CD2、CD4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时程及量效研究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EL 4和J774A 1细胞株中表面分子CD2、CD4 8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EL 4细胞CD2分子表达结果显示 ,0 0 75GyX射线照射后CD2合成在照射后 4h即开始升高 ,至 8~ 16h达峰值 (P <0 0 5~ 0 0 1) ,2Gy照射后则从照射后 4h开始下降 ,至 8h达最低点 (P <0 0 1) ,一直持续较低至 4 8h恢复 ;8h量效结果显示 ,在低剂量区 0 0 5 0 ,0 0 75Gy使CD2表达上调 ,而高剂量范围中 1,2Gy使CD2表达下调。 (2 )J774A 1细胞CD4 8分子表达结果显示 ,0 0 75GyX射线照射后CD4 8合成在照射后 2h即开始升高 ,至 4h达峰值 (P <0 0 5 ) ,随后急剧下降 ,8h恢复至假照射水平 ,16~4 8h下降明显低于假照射水平 (P <0 0 5 ) ,2Gy照射后则从照射后 2h开始下降 ,至 8h达最低点(P <0 0 1) ,随后有所恢复 ,但直至 4 8h仍未能恢复至假照射水平。 4h量效结果显示 ,在低剂量区0 0 5 0 ,0 0 75 ,0 10 0Gy使CD4 8表达上调 ,而高剂量范围中 1~ 6Gy均使CD4 8表达下调 (P <0 0 5~0 0 1)。结论 X射线照射可引起CD2、CD4 8不同的辐射效应 ,两者的相互作用体现出低剂量辐射具有不同于高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