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观察头部X线照射后血清皮质酮含量和脾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其机制。给Wis-tar大鼠以10GyX线头部照射后不同时间测定其血清皮质酮含量和脾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果表明:头部X线照射后皮质酮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第1天即显著增高,至第9天仍显著增高;头部X线照射后24小时受体数已显著降低,至第9天恢复近正常,受体和皮质酮含量的变化规律无相关性;体外实验也证实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含量的增高不是引起受体变化的主要原因;头部X线照射后脾脏中B淋巴细胞数的减少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规律相同,而T淋巴细胞增多,说明脾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可能和T、B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有关;头部X线照射后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平衡解离常数(Kd)值显著增大,亲和力降低,说明受体数的减少是亲和力降低的结果。作者提出,在应激反应中存在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只有综合考虑激素和受体等多方面的改变,才能对应激反应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2.
目的:克隆小鼠分泌型内皮抑素(sEndostatin)cDNA,构建pCMV-分泌型内皮抑素和pEgr-分泌型内皮抑素重组质粒,检测重组质粒在B16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用RT-PCR方法从鼠肝脏中扩增出内皮抑素cDNA,经测序证实后,连入信号肽,构建pCMV-分泌型内皮抑素和pEgr-分泌型内皮抑素重组质粒,以脂质体转染小鼠B16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16细胞上清中内皮抑素的表达.结果:测序表明扩增的分泌型内皮抑素序列与报道完全一致, Egr-1启动子和分泌型内皮抑素cDNA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Western blot证实转染B16细胞上清中有目的蛋白表达.结论:小鼠内皮抑素基因成功地被克隆和表达,为今后检测pEgr-分泌型内皮抑素的辐射诱导表达和恶性肿瘤的基因-放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3.
本实验对大剂量(0.5~8.0Gy)和小剂量(25~250 mGy)X射线照射后,C_(57)BL/6小鼠脾细胞γ-干扰素(IFNγ)产生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全身大剂量单次照射后,脾细胞IFNγ的产生随照射剂量增高呈直线性下降,D_(37)=1.91Gy,以照射后1~4天下降最显著;离体大剂量单次照射后脾细胞IFNγ产生的变化规律与整体照射相似,但辐射敏感性较整体照射低,D_(37)=4.18~4.87Gy;小剂量照射后脾细胞IFNγ的产生未见减少,相反在75和100 mGy组出现明显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4.
低剂量辐射增强免疫的细胞机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剂量辐射(0.1gy以内)一方面加速胸腺细胞周期进程, 促进细胞更新和增殖, 刺激CSF分泌从而使IL-1形成增多, 有利于T细胞成熟;另一方面刺激脾细胞IL-2和IFN-γ的分泌和II-2R的表达,增强T细胞的激活。增强T细胞的激活.上述两方面的细胞学变化导致免疫放大,使NK和ADCC活性增高及MLC和PFC反应增强,全面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用T细胞表而抗原的单克隆抗休分析胸腺和脾脏T细胞亚组的分布,未发现低剂量照射后TH/Ts比值增高,再次证实了著者先前提出的论点,即不能以调节性T细胞亚组比例失衡解释低剂量辐射诱导的免疫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95.
目的 检测低剂量辐射 (LD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 12的影响 ,同时观察胸腺细胞CD2及腹腔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48的变化并分析其与IL 12变化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Northernblot和ELISA检测了 0 0 75GyX射线全身照射后IL 12转录水平、蛋白水平的变化 ;采用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CD2、CD4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IL 12的改变 :0 0 75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1h巨噬细胞中IL 12、p3 5及p40亚基mRNA水平均迅速升高 ,分别达到假照组的 13 1%和 192 %(P <0 0 5) ,而后开始回降直至照后 16~ 48h恢复正常 ;巨噬细胞分泌IL 12在照后 4~ 8h明显增高(P <0 0 5)。 (2 )CD2、CD48表达变化 :0 0 75GyX射线照射后 4h胸腺细胞CD2表达即开始升高 ,至8h达峰值 (P <0 0 5~ 0 0 1) ;巨噬细胞CD48表达在照射后 2h开始升高 ,至 48h仍明显高于假照水平 (P <0 0 5~ 0 0 1) ;4h量效结果显示 ,50 ,75,10 0和 2 0 0mGy均使CD2、CD48表达上调 (P <0 0 5)。结论 LDR可引起IL 12表达上调 ,CD2、CD48分子与IL 12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提示两者可能参与IL 12的免疫调控  相似文献   
196.
人参三醇组甙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辐射防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报道人参三醇组甙 (Panaxatriol,Pan)对免疫器官、胰腺及脾脏等的辐射损伤有防护作用[1 3] ,但对受照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未见报道。笔者探讨了照射前给予人参三醇组甙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的防护作用 ,为深入开拓人参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①动物 :雄性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 ,体重 2 0~2 2g ,由本校实验动物部提供。②药品 :人参三醇组甙 ,本校化学教研室提供。③照射条件 :Philips深部X射线治疗机 ,电压 2 0 0kV ,电流 10mA ,滤过板 0 5mmCu +1 0mmAl,吸收剂量率为 …  相似文献   
197.
目的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在接种Lewis肺癌小鼠的pEgr-IL18-B7.1基因-放疗中的抑瘤作用。方法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GyX射线局部照射和0.075GyX射线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观察各种治疗方案在荷瘤小鼠中的抑瘤作用。结果与单纯多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相比,单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在联合pEgr-IL18-B7.1基因治疗中能体现出更为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结论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作为一种优化手段,可有效增强pEgr-IL18-B7.1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198.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小鼠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周期进程与X射线剂量效应关系进行了研究。4.0GyX射线全身照射后4h胸腺细胞便出现明显的DNA合成抑制和G2阻滞,8hG2阻滞达到最高点。不同剂量全身照射的结果表明,低剂量(50~100mGy)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DNA合成能力增强,而高剂量全身照射后则出现明显的DNA合成抑制,G2阻滞和有丝分裂延迟。  相似文献   
199.
低水平X射线照射对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0,50,75,150mGy和2,4Gy)X射线单次全身照射昆明系小鼠后腹腔巨噬细胞(MΦ)对鸡红细胞(CRBC)吞噬消化功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50和75mGy照射后3和5天巨噬细胞对CRBC的吞噬功能有非常明显增加(P<0.01),75mGy照射后巨噬细胞其消化功能也非常显著(P<0.01),而2和4Gy照射后其吞噬和消化功能降低。提示,低剂量辐射能够刺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大剂量照射使之受抑制。  相似文献   
200.
本文作者应用连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了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T淋巴细胞钙激活钾通道[K(Ca)]的影响。发现低剂量照射使ConA(20μg/ml)引起的K(Ca)通道开放增强,表现为开放时间延长、开放概率增加,而对单通道电流幅值无明显影响。在淋巴细胞浸浴液中加入ConA后3分钟,照射组动物淋巴细胞K(Ca)通道开放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照射后4~24小时,K(Ca)通道的激活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所以K(Ca)通道在低剂量放射增强免疫的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