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通过分析近几年针刺和电针治疗脑卒中和失眠的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和电针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激素、免疫因子、蛋白基因、神经保护物质等多个靶点改善卒中后失眠。目前相关机制依旧在探讨阶段,该文结合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对研究动态和不足进行讨论,以期为今后实验研究开拓思路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弹性成像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300例患者共362枚浅表肿大淋巴结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测,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及联合应用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率。结果:362枚肿大淋巴结,其中良性淋巴结121枚(33.43%),恶性淋巴结241枚(66.57%);灰阶超声诊断的灵敏性78.42%、特异性72.73%、准确性76.52%;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性90.04%、特异性78.51%、准确性86.19%;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性87.97%、特异性83.47%、准确性86.46%;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性95.02%、特异性77.69%、准确性89.23%;超声造影联合实时弹性成像诊断淋巴结性质的灵敏性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方法。结论:超声造影与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方面均较灰阶超声具有优势,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73.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 HFD)引起的肥胖与低剂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CDD)联合作用对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2×2析因设计,研究HFD与低剂量TCDD(10 ng·kg-1·d-1)联合作用对10周龄肥胖易感(obesity-prone, OP)雌性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4组实验动物分别为:普通饮食无TCDD处理组(Cont+TCDD 0)、普通饮食低剂量TCDD处理组(Cont+TCDD 10)、高脂饮食无TCDD处理组(HFD+TCDD 0)及高脂饮食低剂量TCDD处理组(HFD+TCDD 10)。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肪沉积,酶法测定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  相似文献   
274.
目的构建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医护患共同决策模式。方法通过系统性文献检索及小组讨论, 初步构建乳腺癌手术患者医护患共同决策框架的核心要素。2021年3—5月采用德尔菲法对24名专家进行函询,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要素的权重。结果共实施2轮专家函询问卷, 2轮函询的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32和0.843。第1轮函询专家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130~0.261(均P<0.01), 第2轮函询专家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130~0.272(均P<0.01)。最终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医护患共同决策框架包含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及5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医护患共同决策框架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创建了医护患三位一体化的共同决策框架, 促进了高质量共同决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5.
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比较广泛,用量较多,使用量大的品种有:双黄连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葛根素注射剂、参麦注射剂、穿琥宁注射剂、鱼腥草注射剂等,过去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副作用发生,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都是以简单的停药对应处理,近期在国家卫生部通报中药注射剂出现的若干问题后,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加强了对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和使用,现特列文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6.
技术情报分析是识别领域技术趋势和预测技术机会的有效参考。本文基于我国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专利数据,针对不同数据源构建科学的技术情报分析模型,探究该领域新药研发的技术现状以及识别技术机会。研究发现我国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领域正处于技术的成长期,技术创新主导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创新主体以企业为主;技术热点集中在A61P35,C12N5等领域,专利技术功效价值度较高,并且识别到的技术研发机会与领域背景息息相关。为更好地推动该行业发展,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同时注重技术功效分析,提高技术机会识别能力,从而有效指导创新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77.
目的 研究基于PADTM Plus的光活化消毒技术(photo-activated disinfection,PAD)体外杀灭白色念珠菌的效果。方法 选取白色念珠菌标准株SC5314配制菌悬液。光活化消毒仪输出功率为750 mW,光敏剂为甲苯胺蓝(Toluidine Blue O, TBO)溶液,有效浓度0.75 mg/mL,光源为波长635 nm的LED红光。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P-L-)、单纯光敏剂孵育60 s组(P+T1+L-)、单纯光敏剂孵育120 s组(P+T2+L-)、单纯光照组(P-L+)、PAD孵育60 s组(P+T1+L+)、PAD孵育120 s组(P+T2+L+),光照时间均为60s。根据不同分组的处理方法对白色念珠菌悬液进行处理后接种于ChROMagar培养基,并于37℃环境下培养48 h,菌落计数以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mL)表示。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 P-L-组、P+T1+L-组、P+T2+L-组与P-L+组的对比其菌落对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T1+L+组和P+T2+L+组与P-L-组的对比差异...  相似文献   
278.
<正>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卒中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卒中后第一年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的患病率为38%[2],卒中后痴呆的患病率为18.4%[3]。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与急性卒中事件、先前存在的脑部病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4],因此本文就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与PSCI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期望对PSCI风险预测、机制探究、预防治疗提供帮助。一、卒中后炎症和免疫反应PSCI是由缺血性卒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卒中后损伤级联反应可能影响PSCI的发生与发展,如炎症反应、神经轴索损伤和神经退行性通路的激活[5]。  相似文献   
279.
本文基于半枝莲的专利数据,对其产业链研发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其专利申请、产品开发提供相关建议。我国半枝莲专利申请主要经历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衰退期3个阶段,专利数量多,但授权率偏低。个人、企业是专利申请的主要创新主体,产品开发基本围绕其功效展开,主要集中在下游的药品、保健食品等方面,中上游开发较少。在此现状下,我国应该加强全产业链技术创新,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基础研究与市场应用相结合,为全力攻关短板产品提供理论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半枝莲产业链创新升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80.
目的 基于造血活性小肽研究阿胶炮制原理。方法 Orbitrap-MS法对阿胶及其炮制品(蛤粉炒、蒲黄炒)的酶解-超滤物进行数据解析,根据分值、丰度、韦恩图、热图聚类分析推断其可能具有造血活性或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肽序列。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对其进行合成,检测纯度、三氟乙酸残留、净肽含量、内毒素等。以红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为指标,检测阿胶及其炮制品的酶解-超滤物和13种合成肽活性。结果 共检测出171种肽,其中127个来源于胶原蛋白。蛤粉炒阿胶26种新肽产生,21种肽消失;蒲黄炒阿胶16种新肽产生,52种肽消失,多数肽序列保持不变,但丰度有所改变。以其中13种肽作为对象进行Fmoc合成,发现其均可用于细胞培养。结论 阿胶炮制后,造血活性升高,推测是胶原蛋白裂解并经消化产生ejp33(GVVGLPGQR)强活性肽、ejp131(GPAGPSGPPGKDGT)弱活性肽以达到增效作用,且其促造血效果是以ejp10(GPAGPIGPV)、ejp6(GPAGPTGPV)、ejp77(LSSPARSGASL)为主的数种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