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初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伴骨髓三系细胞病态造血(TMDS)临床上相对少见,其特点是白血病异常增生的同时伴有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异常,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三系血细胞显著形态学异常,临床上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  相似文献   
22.
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早巳被人们所重视和担忧,但是人们对肺癌本质的认识却远为不足,原发性肺癌临床表现各式各样,极易和肺部非癌性病变和全身疾患相混淆,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1 年收治的13 例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临床多以乏力、腰痛、胸痛、骨痛、出血等为首发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 例,减低1 例,正常6 例;贫血10 例;血小板减低8 例,正常5 例.免疫分型:IgG 型4 例,IgA 型1 例,κ轻链型2 例,λ轻链型2 例,不分泌型4 例.乳酸脱氢酶增高10 例.血清钙水平减低2 例,增高4 例,正常7 例.共接受M2( 长春新碱、卡氮芥、马法兰、环磷酰胺、泼尼松)、MPT( 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VAD( 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PD(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MA( 米托蒽醌、阿糖胞苷)、COAP(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EDAP( 足叶乙甙、顺铂、阿糖胞苷、地塞米松) 等方案化疗25 例次,完全缓解2 例次,部分缓解6 例次,无效17 例次.结论 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化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分析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TT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获得性T T 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策略及转归。结果20例获得性TTP患者中,16例有诱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药物、淋巴瘤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初诊时仅5例(25%)表现为典型“五联”征,18例患者(90%)伴血小板减少,14例(70%)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7例(85%)伴神经精神症状,15例(75%)伴发热,8例(40%)伴肾功能不全。16例(80%)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18例(90%)检出破碎红细胞,其中3例同时检出小球形红细胞;20例(100%)患者乳酸脱氢酶均升高。20例患者均接受了以血浆疗法(血浆置换或/和血浆输注)为主的治疗,其中9例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接受了环磷酰胺治疗,2例接受人免疫球蛋白治疗,4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100 mg每周1次,连用4次)。11例(55%)患者完全缓解,3例(15%)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0%;4例(15%)患者死亡,治疗有效的14例患者中3例(21%)复发。结论TTP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和以血浆疗法为主要手段的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5.
背景:CTLA4Ig作为免疫耐受诱导剂是目前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很有潜力的策略之一。 目的:体外研究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诱导HLA单倍型供者T细胞免疫耐受的有效性。 方法:自HLA单倍型相合供者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按感染复数50转染骨髓基质细胞72 h,免疫荧光法检测CTLA4Ig在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分别将2×104,4×104及8×104 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105个HLA单倍型相合的供者外周血T细胞及105个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法测定T细胞增殖抑制率,收集培养上清以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水平。构建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层于6孔板,每孔接种骨髓单个核细胞1×105,于培养第5天计数扩增后的单个核细胞数及CFU-GM集落数。 结果与结论:按感染复数50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中CTLA4Ig表达阳性率为85%,荧光信号在细胞浆中呈不均匀分布。2×104,4×104及8×104 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对供者T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未转染基质细胞组,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低于未转染基质细胞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培养第5天,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组单个核细胞数及CFU-GM集落数与未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能诱导HLA单倍型相合供者T细胞的免疫耐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6.
绩效评估是控制和改进组织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数据包络分析在公共卫生系统组织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简要回顾,总结数据包络分析应用的相关信息,探讨数据包络分析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应用,以期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EA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从而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绩效评价提供管理工具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居民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慢性病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2个社区7~70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结果 实际调查3023人.2239人食用奶制品(食用率74.1%),平均摄入为3天/周,平均摄入300克/周.骨质疏松,高血/压,冠心病,脑卒//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8%, 18.8%, 6.7%, 5.3%, 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奶及奶制品摄入与否是齐齐哈尔市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论齐齐哈尔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增加奶及奶制品摄入的频率和数量对慢性病具有保护作用,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防控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处于临床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处于临床缓解期的34例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惰性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较侵袭性B系淋巴瘤患者高(P<0.05)。结论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侵袭性较惰性淋巴瘤免疫功能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亚组间细胞遗传学及生化特点。方法:回顾409例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析肾功能组间细胞遗传学等生化资料。结果:409例患者中,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RI)组占32.2%,与肾功能正常(no-RI)组相比,RI组男女比例、DS分期Ⅲ期、ISS分期Ⅲ期、β2微球蛋白、校正血清钙、乳酸脱氢酶明显增高,RI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更低(P均<0.05)。两组免疫分型均以IgG型为主,但no-RI组比例增高,RI组轻链型比例高于no-RI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后显示β2微球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是RI发生的危险相关因素。82例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RI与no-RI组相比检测阳性率无差异,分别为58.3%和67.2%(P=0.443);在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中也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5%和34.4%(P=0.401)。结论:在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中肾功能不全与细胞遗传学异常无关,但是与β2微球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相关。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模型,监测移植后脾细胞的动力学变化,了解移植后外周免疫器官的免疫重建。供鼠为C57BL/6小鼠,受鼠为BALB/c小鼠。将受鼠分为单纯照射组(R组)、照射+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组(B组)、照射+输骨髓单个核细胞+输脾单个核细胞组(S组)。移植后观察小鼠体重、体位、活动性、毛发、腹泻及生存期,每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于移植后第2、7、14、27、60天计数S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数,检测S组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B220^+及CD11c^+细胞的相对计数,濒死前行肝、小肠、皮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S组小鼠中89%于移植后第6—78天死于aGVHD。移植后脾脏单个核细胞迅速下降,于移植后第2天降至最低点,持续至第7天,之后逐渐回升,第14天升至移植前水平;CD8^+细胞和B220^+细胞于移植后第2天基本降至最低点,CD8^+细胞恢复最快,在第7天接近移植前水平,且大多为供者型,而B220^+细胞恢复最慢,从第2—14天持续低水平,之后逐渐回升,但直至第60天仍未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3^+细胞和CD4^+细胞降低缓慢,于第7天开始出现少量供者型细胞,总的比例逐渐下降,至14天降至最低点,之后逐渐回升,第60天时均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11c^+细胞移植后除第14天升高外,其它时间点比例变化不明显,也是由受者型逐渐向供者型转化。结论:C57BL/6为供体,BALB/c为受体并给予7.5Gy^60 Coγ清髓的预处理条件下,输注骨髓单个核细胞1×10^7,脾单个核细胞1×10^7建立同种异基因移植模型,移植后脾细胞呈明显的动力学变化,CD8^+细胞重建最快.茸次为CD3^+、CD4^+细胞.B220^+细胞重建最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