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81篇 |
综合类 | 44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5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01.
背景:FasL通过与靶细胞上Fas结合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可维持机体内稳态,诱导同种异基因移植免疫耐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目的: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EGFP及目的基因hFasL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FasL。方法: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hFasL基因,与真核空载体plRES2-EGFP一起,经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T4DNA连接酶连接,从而构建pIRES2-EGFP-hFasL。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质粒浓度及纯度,经酶切、PCR技术、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扩增出的hFasL条带大小约846bp,构建的plRES2-EGFP-hFasL经酶切后在846bp和2000bp处有特异性条带,DNA测序证实hFasL与Genebank上的序列完全一致。提示成功构建了含有hFasL及EGFP的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hFasL。 相似文献
102.
丹参对大鼠肝星状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丹参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链蛋白酶、胶原酶离体灌注大鼠肝脏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星状细胞 (HSC)体外培养。不同浓度的丹参处理 ,用RT -PCR法半定量检测HSC的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mRNA与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丹参对HSC的TGF - β1与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 :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TGF - β1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正> 在正常的大肠杆菌及其它肠杆菌科的细菌中,可以携带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的col质粒,大肠苗素为一类抗菌物质。包幼迪等从628株肠道大肠杆苗中筛选出11株对抗生素全敏感Col~+菌,其对15株不同指示菌的抗菌谱不同,重复多次,每次结果相符,因此认为11株Col~+菌的Col质粒的结构及表型均不同,提示该 相似文献
106.
肿瘤坏死因子α逆转入肝癌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多药耐药(MDR)逆转剂,特别是作为多重MDR逆转剂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本单位建立的肝癌SMMC7221MDR亚系列作为MDR模型,用MTT法观察了TNFα对MDR的逆转作用,用RT-PCR,流式细胞术观察TNFα对MD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TNFα对mdr1,LRP,GSTF1和TopoⅡα基因介导的耐药性逆转率为87.52%-100%,对MRP基因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行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的患者肝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用肝泰乐等护肝药物治疗;实验组在用肝泰乐等护肝药物的基础上,将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1.8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两组均在TACE术前3d~术后7d用药,并在TACE前3d及其后第三天,第七天抽取血清,检测TBIL、DBIL、ALT、AST、TP、ALB和CHE.结果实验组ALT、AST在TACE术后第七天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ALT、ASTD在TACE术后第七天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TACE术后TP、ALB、CHE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苷肽对TACE引起的患者肝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09.
引言DRH1是[1]新发现的一个基因,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作者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胃癌DRH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胃癌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28~78岁,平均58.03岁;高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14例、未分化癌1例、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5例;局限于浆膜内20例,超出浆膜20例;淋巴结转移37例,淋巴结无转移3例;pTNM分期Ib2例、Ⅱ19例、Ⅲa17例、Ⅲb1例、Ⅳ1例。术前无抗肿瘤治疗。标本于手术切除后20min内置入-80℃冰箱保存。1.2主要试剂引物:DRH1上游5′-TCGGAGGTGGAGTACCTGAA-3′、下游5′-CGAGACTGGACCAGAAGTGA-3′,产物333bp;内参照基因β—actin上游5′-GCTATCCAGGCTGTGCTATC-3′、下游5′-ACTGTGTTGGCGTACAG-GTC-3,产物491bp(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合成)。Trizol-reagent(GIBCO-BRL公司)。逆转录试剂盒A...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hIL-10基因修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能力.方法:行以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0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未注射DC组(对照组)、mDC组、imDC组、空载体组及hIL-10基因转染组;分别于移植前5d每天给Lewis大鼠腹腔注射mDC、imDC、空载体转染的imDC和hIL-10修饰的imDC各2 × 106个,于肝移植术后3、7、10d各处死4只,观察外周血肝功能及IL-12变化,并对移植后大鼠做生存分析.结果:IL-10组术后移植肝为非确定型急性排斥反应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肝功能示IL-10组在7d、10d时,肝功能有所恢复,但与imDC组及空载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示,术后7d,IL-10组的血清IL-12浓度均低于mDC组及imDC组.IL-10组中位生存期(40d)长于其他组.结论:hIL-10基因修饰的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能力显著增强,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肝移植大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