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8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67篇 |
内科学 | 58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103篇 |
预防医学 | 87篇 |
药学 | 38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目的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应用于环境水样本中霍乱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实用性,寻求简便、可靠的环境水中霍乱检测方法。方法环境水样置36.5℃经6 h增菌培养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同时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培养后的菌落用血清玻片凝集方法作为鉴别霍乱弧菌的金标准,且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47份水样中胶体金试验阳性19份,分离培养法培养出16株霍乱弧菌,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P>0.05),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传统分离培养法检测外环境水中霍乱的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外环境水中霍乱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99.59%,假阳性率为0.41%,假阴性率为0.00%,与传统分离培养法的结果一致率为99.6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外环境水中霍乱的敏感度好(100.00%),特异性高(99.59%),与传统分离培养法的结果一致性较高,对外环境水中霍乱检测具有可靠性、简便性、实用性,适宜在基层作为辅助检测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2.
目的建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Nm)的快速诊断及分群方法。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对本实验室保存的70株已鉴定Nm进行核酸鉴定及基因分群, 同时检测23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疑似病例脑脊液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DNA片段。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和血清凝集法作对照, 比较其特异性。结果68株Nm的多重PCR检测结果与血清分群结果一致, 2株血清未能分群的Nm经多重PCR检测为C群;23例流脑疑似病例脑脊液标本经多重PCR检测有5例为C群, 1例为A群,1例为B群,阳性检出率为30.43%。传统的病原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出4例为C群, 阳性检出率为17.39%。结论多重PCR技术对脑膜炎奈瑟菌检测的特异性优于传统的细菌培养法以及血清凝集法。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构建江西省流感流行趋势最优预测模型,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导出江西省2013-2017年每月流感哨点监测数据,并采用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指数平滑(exponential smoothing,ES)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等不同预测方法建模,并将2017年1~12月的预测值和实际比较。 结果 三种模型的R2分别为0.731、0.751和0.815;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253、0.243和0.212;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189、0.178和0.151;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MAPE)分别为10.092、9.523和8.124;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MRE)分别为11.45%、10.92%和8.96%。 结论 在进行江西省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趋势建模中,ARIMA是一个较好预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4.
175.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 NPPV)对预防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常规手术方式且术程顺利的胸外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的患者61例,分成常规组和NPPV组,常规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 NPPV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NPPV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术后肺内的残腔容积,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再插管率。结果 NPPV组患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P<0.05);术后1周NPPV组的残腔容积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NPPV组术后的再插管率为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5%( P<0.001);两组患者术后血气分析值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NPPV并未加重患者肺漏气。结论与常规治疗比较,胸部手术后早期应用NPPV可以显著降低胸外科术后肺膨胀不全的发生率,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及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比较SmartCare智能化撤机(SC)和程序化撤机(SB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撤机阶段的患者舒适度、医护人员工作量、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和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准备撤机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SC组和SBT组,撤机计划开始后每日给予两组患者和医护人员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舒适度和工作量,0分为舒适度最差和工作量最多,10分为舒适度最好和工作量最少。同时记录两组血气分析的次数、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自行拔管率、48 h内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纳入COPD患者40例,SC组19例,SBT组21例。患者和医护人员前3 d的VAS评分SC组均显著高于SBT组(P<0.05)。撤机时间SC组[(4.7±2.7)d]少于SBT组[(5.5±3.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气分析次数、撤机成功率、48 h内再插管率、自行拔管率和VAP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C法相对于SBT法,可以提高COPD患者撤机阶段的舒适度并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有相似的撤机成功率,但未能证实可以缩短COPD患者的撤机时间及减少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7.
刘晓青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4,17(6):316-319
氨酰基脯氨酸二肽酶是一种肽链端解酶,对它的认识已达到分子水平,此酶的缺乏在人类导致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国外已报道了约30例病人。本文从临床和生化表型、免疫,分子遗传学,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其发病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8.
患者何某,女16岁,于1992年9月就诊,根据其家长诉述,患者8岁时b颌“大牙”脱落后一直未再萌出牙齿,局部无任何不适感。口腔检查:543345缺失,无牙痛及拔牙史,经X线牙片检查543345缺失,无埋伏恒牙,患者身体发育正常,营养状况良好,掸v绿牙齿形态发育正常。追问家族史,其同胞7+7““—””“———”——”、。——、—、—、——”、、。一兄弟该年12岁,在7岁时上颌前牙脱落一直未再长牙。检查33缺失,X线牙片检查证实33缺失,无埋伏恒牙,身体发育正常,营养状况良好。其父45岁,自述在8岁左右时上下“大牙”脱落后至今未萌出… 相似文献
179.
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伤口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预防心脏介入性诊疗术后伤口出血,对我科234例行介入性检查,治疗的患者分常规护理法与改进护理法进行了伤口护理的对比观察。改进组术前除完成常规护理外,重点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并告知术后注意的事项,减少出血机率;术后着重观察伤口纱布及弹性绷带有无移位,绷带松紧是否适度。 相似文献
180.
临床营养学有关专家对伴有营养不良的SARS患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SRAS,亦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主要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功能的过度反应 ,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一小部分患者甚至发生多器官衰竭。临床营养支持 (包括肠外、肠内营养等 )在国内已有 30余年的应用历史 ,制剂及方法都较成熟。我们认为 ,对伴有营养不良的 SARS患者适当补充肠外、肠内营养药物可能有益 ,应通过临床实践来检验营养支持能否有助于降低 SARS患者的病死率。为此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热量供应建议为 83.7~ 1 0 4 .6 k J· kg- 1 ·d- 1 ( 2 0~ 2 5kcal· kg-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