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一种新的多聚焦彩色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色空间变换法是图像融合的经典算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彩色空间变换与小波变换结合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发挥了两种变换算法的优点。算法首先把源图像变换到YIQ空间,对所有图像的各个颜色分量进行小波分解;对小波分解后的高低频分量采取不同的融合规则,构造小波系数;然后以亮度Y分量作为衡量标准,通过一致性检测得到融合系数;最后进行小波逆变换,再进行YIQ反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最佳小波分解层数为2层。最佳小波分解层数越少,图像融合的计算量越小。该方法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融合质量。融合图像平滑自然,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 (SDD)对体外循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病人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选择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病人 2 8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DD组 ,对照组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 ,即饮食准备和清洁灌肠 ;SDD组在常规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干预。检测两组病人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 ]体外循环后病人体内内毒素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能减少肠道革兰氏阴性菌群数量和降低体内内毒素水平 (P <0 .0 5 )。 [结论 ]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是去除肠道潜在致病菌、预防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有效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淄博市主城区PM_(2.5)污染对医院每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淄博市主城区3家综合性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呼吸系统疾病逐日门诊人次资料,结合同期的逐日大气污染数据和气象数据,在用广义相加模型(GAM)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分析PM_(2.5)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的关系。结果淄博市主城区2016—2017年PM_(2.5)日均浓度为68.4μg/m~3,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平均为386.6人次/d。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与PM_(2.5)、SO_2、NO_2、CO均呈正相关(P0.05)。时间序列分析的单污染物模型显示,PM_(2.5)浓度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以滞后3 d时效应最强,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日门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ER)为0.321%(95%CI:0.077%~0.566%);多污染物模型显示,分别引入SO_2、NO_2后,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日门诊人次的ER分别为0.389%(95%CI:0.143%~0.636%)和0.334%(95%CI:0.091%~0.578%),而同时引入SO_2和NO_2后,ER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淄博市主城区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与短期PM_(2.5)浓度升高存在正向关联,可能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4.
204株肠球菌鉴定及其药敏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肠球菌对广谱抗菌药物耐药 ,对高浓度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万古霉素的耐药性的流行 ,医院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根据马俊春等[1] 的鉴定肠球菌的方法 ,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菌株 :从临床分离肠球菌 2 0 4株 ,其中从尿液标本分离10 0株 ,咽拭子 2 7株 ,手术伤口分泌物 2 5株 ,腹腔积液 14株 ,胆汁 13株 ,非手术伤口分泌物 9株 ,宫颈、阴道分泌物 7株 ,胸腔积液 4株 ,血液 3株 ,脑脊液 2株。标准菌株为ATCC2 5 92 3(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 92 12 (粪肠球菌 )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药敏试验 :采用M H琼脂平板培养基 ,…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协同阿司匹林(AS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与阿司匹林加通心络胶囊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PAGM、TXB2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CI患者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和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PAGM、TXB2水平,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87.
脑出血是一种脑实质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诱发脑出血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情绪激动等。尤其是近几年外伤的原因,导致脑出血突然发生,常常令患者和家属不知所措,而且对于临床救治也出现许多疑问,尤其是手术治疗的时机,治疗不当的话很容易引起脑出血后遗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主要蛋白(β-catenin、DKK-1)在出生前后双酚A(BPA)暴露的成年子鼠雄性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自受孕第0天(PGD0),ICR孕鼠饮水BPA染毒,随机将孕鼠分为溶剂对照组、BPA低剂量(10 nmol/L )组、BPA中剂量(50 nmol/L)组、BPA高剂量(300 nmol/L)组,每组6只。雄性仔鼠出生后继续饮水染毒,剂量同上,6周(PGD42)处死,取睾丸组织,计算睾丸系数;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DKK-1蛋白的表达。结果 BPA暴露组较溶剂对照组仔鼠睾丸脏器系数降低,β-catenin、DKK-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DKK-1蛋白多位于睾丸间质细胞和精原细胞中。结论β-catenin、DKK-1可能参与了出生前后BPA暴露对子鼠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可以累及人体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虽然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在一定程度的延缓该病变的发生,但临床上以往采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方法疗效不理想。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采用α-硫辛酸(山西亚宝药业)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母亲对婴幼儿补钙的认知和行为。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在朝阳区三甲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昌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对前来预防接种的婴幼儿母亲进行面询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数345例,获得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为98.3%。过半数的母亲认为孩子需要补钙,54.3%(184/339)的母亲给孩子补钙,其中多数(164/184)在1岁以内开始补钙,过半数(94/184)在0~6个月内开始补钙。母亲补钙行为与认同补钙有关(P=0.000)。约70%母亲的孩子在0~6个月期间每天奶量达800 ml以上,母亲的补钙行为与孩子每日喂奶量无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没有膳食钙供给不足信息的情况下,北京城区仍有母亲给婴儿不合理补钙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