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初始发病时的胸部X线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首次阳性胸片的X线表现。结果:260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首次阳性胸片的胸部X线表现为斑片状影176例(67.7%),大片状影56例(21.5%),间质改变72例(27.7%),44例(16.9%)斑片状影伴间质改变;单肺受累117例(45.0%),双肺受累143例(55.0%);163例(62.7%)片状影内可见支气管气像。结论:斑片状影、大片状影、间质改变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首次阳性胸片的主要X线表现,胸片检查应作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常规检查方法。最后诊断应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究艾滋病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R-DLBCL)和艾滋病合并伯基特淋巴瘤(AR-BL)的临床及影像差别。方法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04例AR-DLBCL和42例AR-BL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预后。结果 AR-BL更容易出现病灶融合(P=0.02)。AR-DLBCL病变CT平扫(P=0.002)和增强CT(P=0.017)纹理多表现为均匀,中度强化比AR-BL常见(P=0.004)。AR-BL病变平扫CT和增强CT纹理不均匀者常见,绝大多数病灶为轻度强化。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累及部位和进展/死亡时间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CT平扫和增强CT图像的纹理和强化程度有助于初步判断AR-NHL的病理类型,若纹理均匀、中度强化则考虑AR-DLBCL,若病灶融合、纹理不均匀、轻度强化则考虑AR-BL。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对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将53例B超拟诊肝脏占位患者行上腹部普通平扫(TNE)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双能量门静脉、延迟期).双能量扫描后自动生成80 kV、140 kV以及120 kV加权图像.数据导入工作站的虚拟平扫(VNE).从图像定性评估(肿瘤可见度、图像噪声、诊断接受度)及定量数值(脏器平均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比较VNE与TNE的图像质量;判断VNE能否取代TVE、80 kV图像中病变的微小血供、双能量纯(彩)碘图、以及感兴趣区(ROI)分解CT值的诊断作用.最后,对比TNE与VNE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53例中有7例在80 kV中较140 kV及120 kV加权图像更清晰显示肿瘤内血管.VNE肿瘤可见度、诊断接受性显著低于、噪声显著高于TNE(P<0.05).TNE及VNE平均CT值分别为:肝实质(58.5±5.6) HU、(58.2±6.7) HU(P=0.226);肝占位(38.8±8.1) HU、(37.4±8.3) HU(P<0.05).VNE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显著高于TNE(P<0.001).超出的肝边缘及伪影对诊断无影响,除4例外,VNE均能取代TVE.纯(彩)碘图直观展示病变血供范围及程度,ROI可分解平扫及碘增强的CT值.TNE与VNE有效剂量:(3.38±0.55) mSv,(3.36±0.90) mSv(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80 kV较常规CT对病变血供更敏感,其后处理功能对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作用.VNE图像质量较TNE差,但可取代之并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3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患者心胸异常X线改变者血液透析(HD)前后X线平片动态观察,以评价血液透析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组39例CRF尿毒症患者经摄胸片发现心胸异常X线改变的病例作HD前后对照;包括HD前后摄全胸X线平片测血管蒂宽度(VPW)及查血液中代谢毒素Bum、Scr含量作比较。结果:39例于血液透析前Bun和Scr值均高度升高,透析后有明显降低,前后对照于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型 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CT影像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国内多医学中心56例HIV阳性Burkitt淋巴瘤初次治疗前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男51例,女5例,平均年龄(42.87±12.63)岁。56例病人初次治疗前均行CT平扫检查,54例同时行增强CT扫描。根据Ann Arbor分期将病人分为2组,早期组(Ⅰ~Ⅱ期)14例,晚期组(Ⅲ~Ⅳ期)42例。由2名医师提取CT特征,分析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同时定期随访病人并记录总生存时间(OS)。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间CT影像特征及受累淋巴区域。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潜在预后因子。采用 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检验对OS的独立预测因子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 56例病人中,43例(76.8%)肿瘤边界不清,32例(57.1%)存在融合征象,17例(30.3%)病变有坏死,31例(55.3%)有巨块病变,21例(37.5%)CT平扫密度不均匀。41/54例(75.9%)增强CT呈不均匀强化。最常累及腋窝、腹部和头颈淋巴区域,脾受累极少见;最常累及腹部脏器(胰腺为著),其次为肺,其他少见;最常外侵组织为肌肉和皮肤,其次为骨。晚期组病人腹膜和腹膜后淋巴受累比例高于早期组,肿瘤边界不清的比例也高于早期组(均P<0.05)。与OS有关的独立预测因子为IPI评分、累及肺、累及肝脏、肿瘤有融合征象及CT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强化。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IPI评分3~5分者较0~2分者死亡风险增加,肺和肝脏受累、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以及存在病变融合征象者的死亡风险均增加。 结论 HIV相关型Burkitt淋巴瘤的部分CT影像特征与OS相关,IPI评分和CT影像特征有利于预测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6.
介入栓塞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动物实验为基础探讨栓塞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应用的可行及安全有效的范围。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犬6只,使用5F Cobra导管、3F SP微导管,每只犬分别行3次实验。在选择性肠系膜前动脉造影的基础上,选取有3级以上动脉分支的肠段进行实验。结果分段结扎直动脉及末级动脉弓动脉后均可见到肠管局限性地收缩,术后观察1、2周均未见肠死;病理检查实验肠管均未见明显的异常改变。结论在实际动物具有3级以上动脉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浆细胞源性肿瘤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回顾18例浆细胞瘤的临床及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18例中15例位于髓内,表现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改变,穿凿样、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3例位于髓外,表现为病变部位之软组织肿块、病变区周围淋巴结肿大及病变邻近部位骨质破坏。结论:CT和MRI影像学表现能对临床诊断髓内、外浆细胞瘤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8.
下消化道出血栓塞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下消化道出血的可栓塞性及可栓血管范围 ,为临床下消化道出血的栓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杂种犬 6只 ,5只结扎小肠和结肠直动脉 1~ 5支及上一级分支和上二级分支 ,术后 30min ,2 4h及 1周观察肠管缺血情况及有无坏死。其中一只 1月后观察肠管有无纤维狭窄。另一只复制 6个出血模型 ,分别作直动脉及其上一级分支的栓塞 ,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栓塞小肠及结肠直动脉 1~ 5支和直动脉上一级分支后 ,实验段肠管呈一过性缺血 ,无肠管坏死及纤维狭窄。造影见实验段肠管出现乏血管区 ,肠壁隐约显影。直动脉上二级分支栓塞部分发生肠坏死。出血模型栓塞显示单支直动脉栓塞达不到止血效果 ,需作多支栓塞 ;直动脉上一级分支的栓塞仍可见少量造影剂外溢。结论 :在不伤及肠壁微血管的情况下 ,下消化道直动脉及其上一级分支的栓塞是安全的。直动脉的栓塞止血效果肯定 ,其上一级分支的栓塞可明显减少出血量 ,而上二级分支的栓塞则可以引起肠坏死。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及病理结果,探讨其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AIDS相关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9例经临床活检病理确诊为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分析AIDS合并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及特点。结果 39例艾滋病合并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影像学表现中淋巴结结内病变共39例,以淋巴结肿大为主,其中腋窝淋巴结肿大1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腹腔淋巴结肿大6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淋巴结结外病变34例,以占位性病变为主,累及部位广泛,包括软组织肿块20例,发生于肝12例,骨骼/软骨10例,消化道8例,肺6例,肾上腺4例,肾及脾各3例,胰腺及肌肉各2例,腮腺、胆囊、前列腺及精囊腺、膀胱各1例。结论艾滋病相关淋巴瘤主要以NHL为主,广泛累及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器官,淋巴结外病变发生率高、且常多脏器受累是其影像学特点,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符合度高,但确诊仍需结合其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了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组男7例,女3例,病程3d~4a。完整切除9例,部分切除1例,无1例死亡。8例获随访,无1例复发。临床特点以腹部包块和腹胀为主,强调彩超对小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价值。诊断明确,一律及早手术,争取全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