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应用感染性供者器官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供、受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者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部位将受者分为3组, 血流感染组(供者非耐药菌感染, 16例)、非血流感染组(供者血流以外部位存在感染, 20例)和未感染组(31例)。比较3组受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 包括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 观察受者术后1、3、7、14、21 d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情况; 记录受者肝移植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观察受者术后感染指标恢复情况, 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降钙素原(PCT)。记录受者限制级别抗生素应用率及应用时间。结果  3组受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3组受者术后各时间点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血流感染组受者术后3、7 d的NE%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受者(均为P < 0.05), 血流感染组受者术后3、7、14 d的PCT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受者(均为P < 0.05)。血流感染组受者的限制级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均明显高于或长于非血流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受者(均为P < 0.05)。结论  在尽早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 应用非耐药菌血流感染或其他局部感染捐献者的供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2008年3月~2009年10月间资料完整的99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病例资料,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ARF)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早期ARF患者29例(29.3%),在回归分析中患者肝移植术前血清肌酐水平是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独立危险因素(P=0.004);FK506日用量是术后发生ARF独立危险因素(P=0.031);结论术前血清肌酐、术后FK506日用量是影响肝移植早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门奇静脉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门奇静脉断流术患者86例,随访5年,探究他们术后再出血率及其治疗方法。结果 86例患者中13例发生消化道再出血,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等。其中12例出血停止,1例因合并晚期肝癌放弃治疗。结论断流术后再出血难以完全避免,再出血的治疗方法较多。目前肝移植为治疗断流术后再出血的最佳方法,介入、内镜等非手术治疗亦有较好疗效,且可为后续肝移植治疗留有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牛膝醇提物对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36例实验兔分为空白组(4只)和骨关节炎模型组(32只),对骨关节炎模型组动物采用关节伸直拉制动法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2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各13只,分别予蒸馏水、牛膝醇提物灌胃4周后进行关节粘连改善度测定以及软骨病理标本大体观察、Pelletier评分、HE染色、Mankin's评分、Ⅱ型胶原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灌胃4周后,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关节粘连改善度为(69.17±5.13)°,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为(87.08±5.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Pelletier评分为(2.83±0.30),后者为(2.75±0.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基质染色变浅,Mankin's评分(6.91±0.53),后者软骨细胞数量增多,软骨细胞呈卵圆形,潮线结构恢复正常,Mankin's评分为(3.67±0.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百分率比较,前者为(32.05±13.78)%,后者为(44.45±12.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膝醇提物能改善关节粘连,有效刺激软骨细胞增殖,增加软骨Ⅱ型胶原表达,恢复软骨基质成分,稳定潮线结构,修复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75.
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部感染是急性卒中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气管切开后,感染率增加2~10倍,控制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加强肺部感染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通过18例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原因的探讨,确定制定的护理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6.
刘召波  林栋栋  胡中杰  栗光明 《北京医学》2020,(10):1000-1001+1004
目的总结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肝损伤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3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23例COVID-19患者肝酶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肝损伤相关指标,包括ALT、AST、T-BIL、ALB、PLT及PT的变化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年龄31~91岁,中位年龄58.3岁;普通型13例(56.5%),重型6例(26.1%),危重型4例(17.4%)。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3组间ALT、AST、T-BIL、ALB、PLT及PT的异常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重型患者异常比例高于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结论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出现肝损伤、合成及代谢指标的异常,危重型患者情况更显著。普通型及重型以一过性肝生化指标异常为主,危重型患者存在持续肝损害现象。  相似文献   
77.
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发生在门静脉主干或分支、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的血栓形成.其病因复杂,可以是自发性的,也可以是医源性的,还可能原因不明.根据病变发展速度及受累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表现为快速发展的门静脉高压及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损害,处理起来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78.
在性病门诊开展咨询服务的近期效果及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在性病门诊开展咨询服务的可行性,为在性病门诊开展有效的咨询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将到性病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对象的男性性病患者随机分成咨询组和对照组,咨询组给予平均20分钟的咨询,对照组不进行咨询。分别对两组进行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提供咨询使受教育水平不同的患者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有了非常显著提高。咨询组的性伴侣通知率(42%)明显高于对照组(21%)。咨询促进了医患交流,加强了信息传递。结论 咨询对改善目前普通性病门诊诊疗服务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脾切除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后应用华法林对门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48例门静脉血栓(PVT)患者,在行脾切除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后,对25例患者短期应用华法林治疗1个月,23例患者应用华法林6个月,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门静脉血栓变化。随访比较两组门静脉血栓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 随访2年,48例术前存在PVT患者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PVT进展20例(41.7%),其中长期应用华法林组6例(26.1%),显著低于短期应用华法林组的14例(56.0%,P<0.05);PVT显著进展11例(22.9%),其中长期应用华法林组2例(8.7%),也显著低于短期应用华法林组的9例(36.0%,P<0.05);短期应用华法林组PVT再通、再出血、肝癌和死亡发生率分别为0.0%、4.0%、8.0%和4.0%,与长期应用华法林组(分别为4.3%、4.3%、4.3%和0.0%)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脾切除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后应用华法林防治门静脉系统血栓安全、有效,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消瘀散"、"双柏散"对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24只家兔行物理打击造模后按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A组(消瘀散组)、B组(双柏散组)及C组(空白组),各8只,各组分别用消瘀散膏、双柏散膏、空白贴剂外敷(凡士林),敷药后第3、5天作大体观察评分、光镜下组织病理评分、血液流变检测。评分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结果:各时相大体观察评分、第3天光镜下组织病理评分A、B组明显优于C组(P<0.01),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第5天光镜下组织病理评分A、B组明显优于C组(P<0.01),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显示:第3天各项指标A组明显低于B、C组(P<0.01),除全血粘度(中切)外,B组明显优于C组(P<0.01),用药后第5天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中、高切)A组明显低于B组,毛细管血浆粘度A组与B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低、中切)B组明显优于C组(P<0.01),全血粘度(高切)、毛细管血浆粘度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瘀散"、"双柏散"对急性血瘀证模型(新西兰大白兔)均有较好疗效,两者相比,"消瘀散"比"双柏散"疗效更突出,且显效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