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手工折纸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和退缩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日常治疗组和折纸训练组,由2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主治医师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别于治疗前、4周末、8周末进行评定,同时由2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主管护师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折纸训练组病人阴性症状、NOSIE的总积极因素和总消极因素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手工折纸训练有助于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和退缩行为的改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在甲状腺癌术后残留和复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调强放疗,对照组行常规放疗治疗,共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00%,术后3年生存率为76.92%,均高于对照组的76.92%、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的5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残留及复发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对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十二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5例患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CHD 42例、NCHD 23例,确诊为CHD的42例患者中,11例为低危病变,16例为中危病变,15例为高危病变;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39例,36例经造影证实为CHD,其中7例为低危病变,14例为中危病变,15例为高危病变,3例为NCHD;动态心电图检查阴性26例,6例经造影确诊为CHD,其中5例为低危病变,1例为中危病变,无高危病变,20例为NCHD;动态心电图对不同血管病变危度(低、中、高)的检出率分别是63.64%、87.5%、100%,比较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组中、高度血管病变危险度组的检出率与低危险度组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中、高危险度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仍是目前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较为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4.
鼻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难治性鼻出血出血部位隐蔽、深在、出血迅猛,传统治疗方法多盲目采用前后鼻孔填塞止血、血管结扎等方法。病人十分痛苦,并发症较多,且止血效果不甚理想。我科1999年7月.2006年8月期间。采用鼻内镜下高频电刀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47例,疗效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旨在了解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能否有效防治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再发率,以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其影响因素一般认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心理行为性疾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遗传、生物、家庭、学校、环境、心理行为和社会等诸方面,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控制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因左侧肢体不遂2天于2010年8月13日入院。既往过敏性哮喘史20余年,每年春季均有发作。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有口服刺五加片史,但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5℃,BP 130/75mmHg,心率78次/min,律齐,双肺(-)。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笨拙,左侧额纹变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6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患者,在基础降压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10mg和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用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口服。治疗4周后监测全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间治疗前后变化值与对照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值更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有显著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79.
廖伟  张义效  周爱琴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30-163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48h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与近、远期心血管事件关系。方法:对92例ACS患者常规进行术前和术后治疗并规范化行PCI术,术后48h行BNP测定,A组血浆BNP水平>80pg/ml,B组血浆BNP水平<80pg/ml;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但两组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行PCI术,术后48hBNP浓度仅能预测近期预后而对远期预后无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骨样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骨样骨瘤患者的X线、CT和MRI老整资料。结果X线、CT对16例瘤巢的显示分别为12例(75%),16例(100%);12例行MRI检查,对瘤巢的显示为12例(100%)。结论股骨是其好发部位,瘤巢是骨样骨瘤的特征性表现,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