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对miR-223-3p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正常培养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为对照组,采用肺炎链球菌诱导A549建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模型为模型组,按照天麻素剂量分为天麻素2.5、5.0、10.0 μmol/L组.按照miR-223-3p寡核苷酸抑制...  相似文献   
12.
肖宗位  高珂  刘早阳 《西部医学》2010,22(8):1388-1390
目的了解血浆脑钠素(BNP)是否能够反应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顿抑的程度。方法①建立15min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顿抑模型。②用电生理记录仪动态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LVSP和LVEDP的改变。③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BNP值。④电镜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学的改变。结果①心肌经15min缺血再灌注后LVSP逐渐下降,LVEDP逐渐升高;再灌注15min时LVSP降至最低,LVEDP升至最高,然后开始逐渐恢复;再灌注90min时心肌顿抑组心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心功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改变。②心肌经15min缺血再灌注后BNP分泌增加,再灌注15min时心肌顿抑组BNP值为336.94±37.13pg/ml,再灌注90min时心肌顿抑组BNP值恢复至基线水平。对照组BNP值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改变。BNP值与LVSP呈负相关,而与LVEDP呈正相关。③缺血再灌注后取心尖部缺血区心肌电镜检测显示心肌顿抑组呈可逆性细胞损伤改变,对照组心肌细胞无改变。结论血浆脑钠素能良好的反应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顿抑程度。  相似文献   
13.
胸腺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男,43岁。因吞咽时有异物感行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前上纵隔1.53 cm×2.00 cm大小软组织块影,边界不清,密度较低(图1)。查体:双眼睑无下垂,胸部无特殊阳性体征,四肢肌力正常。拟诊胸腺肿瘤。于2004年7月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前上纵隔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位于前上纵隔胸腺部位,约5 cm×6 cm×3 cm大小,不对称分二叶,包膜完整、质软、黄白色,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完整切除包块,重量48g。病理诊断为胸腺脂肪瘤(图2)。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讨论胸腺脂肪瘤是源于胸腺间叶组织的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小的…  相似文献   
14.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避免或减少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探讨其处理技术,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支气管钳钳夹支气管后,从钳夹的浅面做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用3-0带针编织涤纶线在钳夹的深面做间断8字和水平交叉褥式缝合,施行肺切除术128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手术显露好,操作方便,支气管残端短,缝合牢固,术后无残端液体潴留和肉芽肿形成,避免了术后顽固性呛咳和脓胸等并发症。结论:此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术前肌无力危象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8例合并术前肌无力危象的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并以同期手术的176例无术前肌无力危象患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Osserman分期的构成比结构有明显差异(P=0.000);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危象组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风险增加(OR=4.451),术前危象组发生危象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18);术前危象组的各项呼吸肌强度相关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结论:术前合并肌无力危象的重症肌无力见于全身型患者,手术后再发危象风险增加,手术前积极控制症状,调整机体状态可以部分改善预后;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问适当延长,严格掌握拔管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应用在胸部创伤救治。提高手术速度和质量,争夺抢救时机,改变过去对胸部创伤血气胸的治疗的概念。方法:本组105例,其中5l例大量持续性血气胸.在VATS下完成。对于心血管损伤采用镜内缝合法。对于肺血管损伤采用切割缝合器(Endo,GIA美国强生公司),及支气管断裂吻合术。结果:全组治愈102例。死亡3例。死者系多脏器伤,失血多。结论:VATS对胸部创伤抢救是行之有效的,它能增加手术者的“视力”和“视域”。扩大了手术范围,方便术中配合。比传统开胸时间要快。创伤小。减少输血,有利于创伤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们在胸腔穿刺治疗胸腔积液时应用一次性灭菌负压引流器(胃肠减压器)替代常规反复抽吸操作或普通引流袋引流的方法[1],行胸腔穿刺术75例,106例次,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其经验。  相似文献   
18.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三例报告冯流辉李海林刘早阳黎明李涛我科治疗3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9岁、34岁、37岁。除复视、吞咽困难外,均有四肢乏力,严重时出现行动困难或不能行走等症状。病期2年、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1998年9月至2006年4月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29例(HIV阳性组),并选择同期34例HIV检测呈阴性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HIV阴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后胸腔引流量、手术后肺部和伤口感染率、手术后住院日、HIV阳性组CD4计数,并随访生存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在死亡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IV阳性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HIV阴性组高(31.03%vs5.88%,P=0.009),前者发生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比后者增加7倍以上(OR=7.200;95%可信区间(1.409,36.779));HIV阳性患者不同CD4计数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CD4计数与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r=-0.501;P=0.014);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患者在生存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结论 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增加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但不会增加手术死亡率;伴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实行,其手术后生存期与HIV阴性者相似。对于非艾滋病发作期的该类患者,均应考虑积极地治疗。  相似文献   
20.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8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9月~2001年12月,我们收治了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82例,男70例,女12例;年龄14~50岁.气胸发生在右侧52例,左侧27例,双侧3例.肺压缩程度55%~90%者44例,35%~50% 27例,20%~30% 11例.发作次数:1次27例, 2次49例,3次11例.所有患者均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