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R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怀柔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体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 1c)、尿酸、血浆肾素浓度、醛固酮水平等指标,并计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创新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明确不同阶段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结合LAP、叙事医学教学方法形成分层递进教学方法, 在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对26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实施分层培养, 并通过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问卷调查评价分层递进培养效果。结果 26名住院医师中, 初级阶段12人, 中级阶段9人, 高级阶段5人。培养后, 3个阶段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总得分均较培养前得分明显提高(t=-3.627, -2.073, -5.277, 均P<0.05);全部住院医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利用能力与管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六大岗位胜任力得分均较培养前明显提高。其中初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方面得分均较培养前明显提高(t=-3.457, -3.428, -3.063, 均P<0.05), 中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方面得分较培养前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3.
刘新颖  王富江  葛海涛 《中草药》2024,55(9):2946-2954
目的 制备野黄芩素纳米晶体(scutellarein nanocrystals,Scu-NCs),进行药剂学性质研究,并考察其对小鼠皮肤干燥瘙痒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反溶剂沉淀技术制备Scu-NCs,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将其固化成固体粉末;测定Scu-NCs的平均粒径、分散系数、ζ电位并观察其微观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其晶型及化学结构的变化;测试其体外药物溶出速率和其凝胶剂的体外释放度;评价野黄芩素及Scu-NCs凝胶剂经皮给药对丙酮/乙醚和水(acetone-ether-water,AEW)诱导的小鼠干皮瘙痒模型的止痒作用。结果 制备得到的Scu-NCs平均粒径为(379.1±1.7)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值为0.238±0.081,ζ电位为(25.50±0.25)mV;野黄芩素纳米化后野黄芩素的晶型和化学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Scu-NCs冷冻干燥后粒径无明显变化;野黄芩素纳米化后提高了药物2 h内的溶出速率、溶出度及Scu-NCs凝胶剂6 h内的体外释放度;与AEW模型组相比,野黄芩素、Scu-NCs凝胶剂给药组可明显降低小鼠1 h内抓挠次数,抑制颈背部表皮增厚及皮肤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且Scu-NCs对AEW模型抑制效果更明显。结论 Scu-NCs粒径较小且均匀,其纳米化后晶型和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将野黄芩素制备成纳米晶体后,可明显改善药物的溶出度与体外释放度,对皮肤局部慢性瘙痒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4.
原发性痛风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兴斌  刘新颖  郭世彪  吴秀娟 《临床荟萃》1999,14(23):1097-1098
原发性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具有风湿病表现的代谢性疾病,累及关节、肾脏等多个器官,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痛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极易漏(误)诊,贻误治疗。为更好诊治痛风,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16篇论文中727例痛风病例综合分析如下。1 漏诊情况分析1.1 一般资料727例患者最后均确诊为原发性痛风,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49.7岁;其中男642例,占93.2%,女85例。1.2 漏诊情况727例患者漏诊1 012次,被诊断为一种或多种疾病,同一患者可多次被漏诊,所误诊成的疾病达30多种,漏诊时间3天至40年不等(见表1)  相似文献   
65.
孙娟  吕亚儿  刘新颖 《浙江医学》2016,38(12):956-958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量化评估正常不同孕周胎儿小脑蚓部参数,评估小脑蚓部发育,以期为胎儿产前筛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1~34孕周正常胎儿380例,应用经腹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小脑蚓部前后径(AP)、头尾径(CC)、周长(C)及最大切面面积(MSA),观察小脑蚓部的发育规律,研究其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应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小脑蚓部参数成功率为95.79%。胎儿小脑蚓部AP、CC、C、MSA与孕周均呈高度正相关(r=0.86、0.88、0.91、0.89,均P<0.05),且与胎儿双顶径、头围及小脑横径亦均呈高度正相关(均P<0.05)。以孕周为自变量,小脑蚓部AP、CC为应变量,多项式回归分析发现,胎儿小脑蚓部AP、CC与孕周均呈高度正相关(R2=0.89、0.92,均P<0.05)。结论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小脑蚓部参数有助于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可作为产前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6.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一种由于甲状旁腺组织原发病变引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分泌过多,进而导致钙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近些年随着多种生化筛查的开展,血清钙和血清甲状旁腺素检测率得以升高,PHPT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这其中大部分是无症状患者。目前对于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激素亢进(asymptomatic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aPHPT)的诊治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2014年修订的指南,分享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完善aPHPT患者综合管理和改善aPHPT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7.
背景 近年来,APP应用于糖尿病管理成为慢性病管理的一种新形式,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开展移动医疗将成为一种趋势。目的 评价APP应用于2型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06-01至2017-05-31签约并使用“身边医生”APP软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法,于2018年7-8月对使用“身边医生”APP 1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使用“身边医生”APP管理糖尿病的易用性、与医生沟通情况及使用意愿等。调取有效问卷患者使用“身边医生”APP前后的后台数据,包括随访次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评价2型糖尿病的临床管理效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205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96.6%)。患者使用APP的主要原因是“与全科医生沟通方便”(26.5%),患者使用最多的功能是“与医生沟通界面”(20.7%),71.7%的患者非常愿意使用此APP。使用APP后,规范管理率(每年≥4次随访)从65.7%提升到了86.9%,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使用前改善,血糖控制率(82.3%)较使用前(53.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P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2型糖尿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68.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社区“互联网+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规范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的各项行为,实现全科标准化诊疗流程。全科标准化诊疗由诊前前台基础服务、诊中诊室诊疗服务、诊后管理与追踪服务组成,是社区“互联网+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签约居民健康服务、预约服务、健康评估服务、慢性病管理服务、药品配送服务及转诊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69.
70.
刘新颖 《大家健康》2016,(5):251-251
目的:掌握心内科介入治疗后病人的常规安全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方法在介入性心导管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对患者各系统的综合评估及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等。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