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MS)配合作业治疗(OT)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颅磁刺激配合作业治疗6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TMS治疗组、OT治疗组和TMS+OT治疗组,分别运用磁刺激治疗、作业治疗、磁刺激治疗合并作业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治疗7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神经心理学认知功能(HRB)、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总结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间NIHSS、HRB、ADL评分两两比较,均P>0.05;治疗后三组间NIHSS、ADL评分两两比较,均P<0.05;治疗后HRB评分TMS+OT组与OT组比较,(2.55±1.45)分比(3.75±0.79)分,P<0.01;三组间显效率比较,χ2=30.57,P<0.01。结论经颅磁刺激配合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刘新瑞  李莹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33+136-133,136
本文笔者通过总结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参考有关文献,探讨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肾衰的合理方案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李莹教授是吉林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临证五十余载,精心揣摩,对肾脏疾病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一系列治疗方法。笔者现将其治疗肾衰的学术思想、治疗经验,简述如下:1重视后天之本李莹教授推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以补土立论,重视后天之本。肾衰患者常有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1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原文为"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曾用此方治疗以下疾病,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肾衰证治心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衰的病机以脾肾阴阳衰惫为本,浊邪内聚成毒为标。治疗可分为脾肾亏虚、湿热内蕴,脾肾阴虚、寒湿内阻,脾肾阴虚、肝风内动等型辨治。治疗中注意保护胃气、肾气,正确使用温法与补法,同时治本应长期调治,缓缓补之。  相似文献   
16.
再谈中草药的肾损害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新瑞 《吉林中医药》2006,26(11):64-64
1993年,比利时学者报告:妇女服用中药减肥剂后,出现了血尿、腰痛、肾功能不全等表现,部分严重病例导致尿毒症,并接受透析治疗,病理诊断为肾问质纤维化。当时此类肾损害在欧洲被称为“中草药肾病”。起初,国内中医界莫衷一是,有人持否定态度。某中医药大学甚至做了动物实验,证实此类中药在药典范围内,一定时期内合理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补肾法为中医内科临床医生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用于各种肾虚证。然而“误补益疾”,补肾不当,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疾病,现将近期3例患者诊疗经过记录如下,与同道共同探讨,以期吸取I临床经验教训,提升中医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8.
22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96例,女130例。年龄4~87岁。病程最长40年,最短3个月。属慢性鼻炎104例(单纯性鼻炎74例,肥厚性鼻炎30例),其主要症状都有不同程度鼻塞、流涕、头痛,鼻镜检查鼻甲肿胀肥大充血或苍白。慢性鼻炎:取双耳主穴:内鼻、肺;配穴:内分泌、额、神门、肾上腺,鼻窦炎:主穴为内鼻。肺;配穴:神门、肾上腺、额、枕、额。过敏性鼻炎:主穴为:内鼻、肾上腺、肺;配穴:内分泌、肾、风溪\神门。然后在相应部位做皮肤常规消毒,用手术刀在穴位浅表皮肤上划0.5-0.scm长的痕迹,以出血为度,待血止后在划痕上涂中药粉…  相似文献   
19.
许多危险因素制约着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的长期生存.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进而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一直是临床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慢性肾衰竭患者及血液透析前后血红细胞参数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氮质血症期患者和43例肾衰竭期患者透析前及透析1个月后血红细胞(RBC)各项参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衰竭期组的RBC、HB、HCT、MCV、MCH较氮质血症期组降低,其中RBC、HB、HCT下降较显著(P〈0.01),两组患者中血MCHC和R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竭期组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MCV、RDW、HCT、MCHC差异有显著性(P〈0.05);RBC、HB、MCH差异无显著性(P〉0.05),透析1个月后MCV明显增高(P〈0.01)。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程度与肾功能不全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血液透析后的早期患者较未透析患者贫血纠正慢且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