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1.
92.
目的:分析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24h时腹膜透析置换液及肝硬化患者腹水的蛋白质组,找出差异蛋白。方法:分别收集4位CAPD患者24h腹膜透析置换液及肝硬化患者1000~1500ml腹水进行超滤浓缩后行2-D胶双向电泳检测及图像、质谱分析。结果:实验成功得到了两组病人的蛋白电泳图,电泳图中存在明显差异蛋白点,选取20个点行质谱分析后得到15个点的肽指纹图,在蛋白质组数据库中将获得混合物肽片段质量数据输入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果表明12、13、14点为视黄醇结合蛋白,17点为糖基化蛋白HC。结论:腹膜透析置换液和腹水之间确实存在蛋白质组的差异,经质谱分析证实视黄醇结合蛋白是其中之一,即腹膜透析置换液中存在视黄醇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93.
榄香烯乳逆转入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经30μg/ml榄香烯乳作用后,生长受到抑制,3H-TdR、3H-uR掺入率明显下降;流式细胞分析发现该药作用72小时后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比例下降;光镜、电镜观察可见药物作用后癌细胞增殖减慢,缩小变圆。微绒毛减少。核浆比例下降,异染色质增多。由此提示,榄香烯乳可在细胞生物学及形态学水平逆转人肺癌细胞的表型,诱导这些细胞趋于分化。  相似文献   
94.
抗坏血酸对静脉铁剂诱导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静脉铁剂诱导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急性氧化应激并探讨抗坏血酸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10例,铁蛋白均<300ng/ml。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损害2例。每位患者均先后接受单纯静脉铁剂治疗,小剂量及大剂量抗坏血酸预防性处理。不同临床干预组间的间隔时间为3~5d。每位患者均应用右旋糖酐铁治疗。分别直接给予静脉补充铁剂(100mg),在静脉补充铁剂前滴注小剂量抗坏血酸(1.0g)或大剂量抗坏血酸(3.0g),测定给予右旋糖酐铁前及给予后1、2、3h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10例患者试验前平均血清肌酐(7.98±2.22)mg/dl,平均血清尿素氮(79.43±21.22)mg/dl,平均血清铁蛋白(129.03±55.16)ng/ml,平均血清铁(56.20±25.71)μg/dl。(1)静脉注射铁剂前MDA为(4.75±1.58)nmol/ml,注射铁剂后1h达高峰(11.72±2.09)nmol/ml,较给铁前明显升高(P<0.001);静脉注射铁剂前血清SOD为(54.19±3.41)NU/ml,注射铁剂后1h为(52.89±3.39)NU/ml、3h为(52.49±3.84)NU/ml,静脉注射铁剂后血清SOD的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GSH在静脉注射铁剂后1h下降达谷值(197.36±34.47)mg/L,但与静脉注射铁剂前的(223.94±40.79)m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在补充铁剂前滴注小剂量抗坏血酸可以降低铁剂诱导的血清MDA峰值水平(P<0.001);但对血清SOD没有明显影响,各时间点血清SOD值与单独给铁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时间点血清GSH的水平有所升高,但与单独给予铁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在补充铁剂前滴注大剂量抗坏血酸也可以降低注射铁剂所诱导的血清MDA峰值水平(P<0.001),但与小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给铁前〔(61.45±4.74)NU/ml〕、给铁后3h〔(56.62±4.04)NU/ml〕血清SOD值均较单独补铁组〔(54.19±3.41)NU/ml,(52.49±3.84)NU/ml〕有明显升高(P<0.05);各时间点血清GSH值较单独补铁组亦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较小剂量抗坏血酸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静脉铁剂治疗时,可以诱导氧化应激反应在短期内急性加剧。铁剂应用前静脉补充抗坏血酸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静脉铁剂所诱导的氧化应激恶化现象。大剂量组可能比小剂量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5.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选择性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明确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人类肝癌细胞株和正常肝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活细胞观察法、台盘兰拒拖染法和MTT比色法观察了As_2O_3对体外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QGY-7703和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生长的影响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As_2O_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QGY-7701和QGY-7703的生长,而对正常人肝细胞L-02无明显作用.As_2O_3作用48小时,对QGY-7701和QGY-7703细胞的IC50分别为1.537μg/ml和1.301μg/ml.结论:As_2O_3对人肝癌细胞有显著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无明显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其机理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肝癌细胞株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25  
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学上的意义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观察了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肝癌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以探索药物治疗肝癌的新途径.1.材料与方法:(1)药物:0.1%As_2O_3溶液(癌灵Ⅰ号),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惠赠.(2)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3)方法: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率,AO/EB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2.结果:As_2O_3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强度随浓度提高、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经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 As_2O_3作用24h,SMMC-7721细胞株在荧光染色时,显微镜下均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如核染色体凝结、固缩成块状,或染色体沿核膜成新月体形排列,或细胞核崩解碎裂,可见部分细胞呈出芽的表现.流式细胞促检测各实验组均见有亚G_1峰.细胞经1μg/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索改良药物机械除栓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血栓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因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来我院就诊治疗行改良药物机械除栓治疗的患者,收集基线数据、手术信息,并随访180 d,观察术后通畅情况,分析影响术后原发通畅率的因素.结果 共105例患者进行14...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合并骨密度(BMD)低下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干预CKD伴骨密度低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CKD3~5期门诊非透析的患者126例,记录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并行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法测定腰椎及股骨BMD。根据BMD值将入选患者分为BMD低下组和BMD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是否糖尿病、估计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清钙(Ca)、磷(P)、钙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碱性磷酸酶(AKP)及25羟维生素D3[25-(OH)-VitD3]的差异,对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CKD 3~5期患者合并骨密度低下的发生率高达50%,股骨骨密度随肾功能损害进展下降明显;骨密度低下的发生与性别(OR=2.668,P=0.015)、eGFR(OR=0.860,P=0. 043)、iPTH(OR=1.015,P=0.020)、25-(OH)-VitD3(OR=0.824,P=0.001)显著相关,与年龄、BMI、是否糖尿病、Ca、P、Ca×P、AKP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KD3-5期非透析患者合并骨密度低下的发生率高,绝经后老年女性、肾功能损伤越重、血清高iPTH和低25-(OH)-VitD3水平的患者是其中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99.
安菲  王丽妍  刘文虎 《医学综述》2022,(7):1249-1253
肾脏含有丰富的线粒体,是人体的高耗能器官.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FUN14结构域蛋白1(FUNDC1)作为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外膜的新型受体蛋白,参与调节线粒体自噬、分裂/融合及线粒体与内质网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维持线粒体的稳态,发挥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FUNDC1与多种肾脏疾病,包括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采用MRL lpr/lpr自发狼疮小鼠观察霉酚酸酯 (MMF)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雌性MRL lpr/lpr自发狼疮小鼠分别予以MMF(90mg·kg-1·d-1,po)、甲基强的松龙 (MPS) (2 5mg·kg-1·d-1,ip)、环磷酰胺 (CTX) (2 5mg·kg-1·w-1,ip)治疗 2 4周。分别测定3种不同药物对小鼠尿蛋白排泄量、动物死亡率的影响 ;放免法测定血清抗dsDNA抗体的变化 ;运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治疗药物对小鼠肾组织表达ICAM 1、PAI 1的影响。结果 治疗 2 4周后 ,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P <0 .0 5 ) ,尿蛋白排泄量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9个月时 ,对照组为 (11.9± 2 .8)mg/d ,MMF组 (5 .1± 1.2 )mg/d ,MPS组 (3.4± 0 .8)mg/d ,CTX组 (2 .9±0 .3)mg/d],动物累积死亡率明显降低 ,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P <0 .0 1) [治疗 9个月后 ,对照组为 (6 1.6± 7.1) % ,MMF组 (2 8.7± 4.6 ) % ,MPS组 (37.6± 4.3) % ,CTX组 (4 0 .1± 5 .8) % ],肾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减轻 ;肾组织免疫组化、RT PCR结果表明 ,3种药物在基因转录、蛋白质表达水平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肾组织内ICAM 1、PAI 1表达。结论 MMF对MRL lpr/lpr自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