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9篇
内科学   9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98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0篇
  4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牟静  李玲  熊光  苏娟  袁蕾  王贵强 《安徽医药》2019,23(9):1868-1871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训练式护理对颅脑损伤术后吞咽困难病人环咽肌痉挛的康复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泸州市人民医院颅脑损伤术后吞咽困难病人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病人术后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球囊扩张训练。分别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可进水、可进食流质物、可进食固体食物、可进食糊状物人数占比分别为79.55%(35/44)、70.45%(31/44)、84.09%(37/44)、72.73%(32/44),均高于对照组的40.91%(18/44)、38.64%(17/44)、54.55%(24/44)、36.36%(16/4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护理后观察组为(8.87±0.55)分,对照组为(6.41±0.54)分,高于护理前(2.25±0.53)分和(2.23±0.57)分,护理后VF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18%,较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球囊扩张训练式护理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术后吞咽困难病人环咽肌痉挛情况,有利于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热淋清对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辅助排石和缓解疼痛的疗效。方法:将420例单发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5例。结石直径5~16mm。所有患者采用B超定位下ESWL治疗后,对照组除适度增加饮水外不采取任何辅助排石措施;热淋清组口服热淋清颗粒16g,每天3次;坦索罗辛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2mg,每天1次;联合组口服热淋清颗粒16g,每天3次,盐酸坦索罗辛0.2mg,每天1次。所有患者治疗观察2周。结果:ESWL后2周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各组结石排净率,对照组为81.9%,热淋清组为86.7%,坦索岁辛组为92.4%,联合组为96.2%。热淋清组、坦索罗辛组、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其余三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肾绞痛的平均发作率对照组为41.9%,热淋清组为34.3%,坦索罗辛组为18.1%,联合组为4.0%。热淋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坦索罗辛组及联合组与对照组及热淋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石时间对照组(8.2±3.3)d,热淋清组(6.4±2.2)d,坦索罗辛组(4.9±2.5)d,联合组(3.7±1.8)d。后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行ESWL后应用坦索罗辛和热淋清辅助排石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结石排出率,减少治疗期间肾绞痛发生率,缩短排石时间。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 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70例、女473例,年龄17~89岁、中位年龄63岁。根据术前是否接受肠镜下纳米碳混悬液病变定位,分为...  相似文献   
54.
<正>1976年,首次报道了激光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自此之后,许多激光器应运而生,比较常见的是KTP:YAG(磷酸钛氧钾)、LBO:YAG(硼酸锂)、二极管激光器、钬(Ho):YAG和铥(Tm):YAG激光器。其中掺钕钇铝石榴石(the neodymium-ytlrium aluminum garnet laser,Nd:YAG)激光器是过去最常用的激光器,因此也是研究最多的激光器。Nd:YAG激光束穿过磷酸钛氧钾晶体,波长减半(532nm),激光频率加倍,产生绿光。这是引入泌尿外科的第一代绿激光手术系统。2006年,推出了120W三硼酸锂激光器(LBO),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4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84例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8.57%;年龄、基础病种类、透析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会增加血液透析院内感染的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加强血液透析患者风险因素监测,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血液透析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意识状态快速判断三步法流程图在临床护理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病人意识水平下降的程度,采用逐渐扩展的应答方式,通过言语应答-呼唤反应-疼痛刺激三个步骤判断病人意识障碍的类型。结果1)27名护士经过培训和考核,16名2年以上年资的护士熟练掌握了流程图内容,并能熟练运用;10名2年以下年资的护士,90%熟练掌握了流程图内容,80%能够熟练运用;2)通过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神经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人(除外失语病人)672例,颅内感染病人76例,进行人院时意识状态的评估,结果与入院时医生神经系统检查评估进行复核,意识状态判断的准确率达到98.80%。结论流程图简明扼要、清晰规范、方便快捷、突出专科特点,对临床意识障碍类型的快速分辨具有指导作用,为临床护士提供了专科标准化意识观察路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肺部空洞性病变而于本院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n=48).根据病变大小(A1 <20 mm,n=12;B1≥20 mm,n=36),针道距离(A2<5 cm,n=33;B2≥5 cm,n=15),空洞壁厚度(A3<5 mm,n=18;B3≥5 mm,n=30)将其分为A、B2组.分别计算A、B2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理诊断恶性病变38例,良性病变7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对肺部空洞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87.5%、93.8%.对于不同大小、不同针道距离以及空洞壁厚度不同的病变,其诊断准确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部空洞性病变的诊断,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其准确性与病变大小、针道的距离以及空洞壁厚度无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结果:术后吻合口出血18例(3.9%),于术后3~18 h发现;出血量100~500 mL.5例经内镜下钛夹止血,8例经肛门吻合口...  相似文献   
59.
大鼠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及病理和致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建立海人酸颗叶癫痫模型,观察症状、脑电图(EEG)和病理改变,探讨病理和致痫机制。方法 立体定向注射海人酸(KA)于大鼠单侧海马腹后部致痫。视频监测;深部EEG;Nissl染色、。Timm’s染色。结果 大鼠症状及EEG呈急性期、静止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性变化。海马结构神经元死亡主要在急性期,以实验侧CA3区最明显。齿状回(DG)出现苔藓状纤维(MF)发芽并进行性增加。结论 KA模型是模拟人类颗叶癫痫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 ,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强 ,肺动脉压力增高 ,使右心扩张、肥大 ,伴有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肺心病属中医喘证、肺胀、咳嗽、水肿、支饮、厥脱、惊悸等范畴 ,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胀、瘀。中医药治疗肺心病的报道日益增多 ,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病因病机隋唐以前多认为本病乃肺气本虚 ,复感外邪所致。到金元时代 ,朱丹溪提出痰瘀阻肺之说。“肺胀而嗽 ,或左或右不得眠 ,此痰加瘀血碍气而病。”现代医学理论基本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