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心房颤动(房颤)和认知功能损害是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到2040年,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1]。近年来,房颤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逐渐引起重视,房颤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病人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包括慢性脑缺血、静息性卒中及房颤促炎症机制等[2]。本研究选用标准化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社区高龄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411名上海市社区高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Lubben社会网络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和社会参与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54.0%高龄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听力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认知功能和社会参与是高龄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社区高龄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高龄老年人群的社会隔离问题,并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给予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IL-18和总IgE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L-18、总IgE、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时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50例(哮喘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COPD组),健康者50例(对照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8、总IgE、IL-8、IL-4、IFN-γ水平.结果 CDPD组急性期IL-18、IL-8、IL-4、IFN-γ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1.8、25.2、116、150.8倍.哮喘组IL-18、IL-8、IL-4分别高于对照组29.9、3.4、5.2倍.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对照组223.2倍,而COPD组血清总IgE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OPD血清中IL-18与IL-8、IFN-γ,IL-8与IL-4呈正相关;哮喘组IL-18与IL-8、IL-4、总IgE,IL-4与总IgE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清IL-18提示细胞闪子参与哮喘及COPD的发病过程.哮喘发作时IL-18与总IgE正相关,而在COPD急性加重期无相关性,表明COPD和哮喘是两类有不同发生机制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胎鼠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心血管系统自然衰老进程的影响。方法从孕13.5 d胎鼠分离培养鉴定MSCs,将40只15月龄的BALB/c雌鼠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移植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浓度为5×107/ml胎鼠MSCs 0.2 ml,对照组注射等量相应PBS溶液,1次/月,连续3次;3个月后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经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血管系统衰老进程,组织切片检查心脏组织学改变,Y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MSCs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为胎鼠MSCs,实验3个月时,对照组小鼠心脏组织学呈现纤维化、脂肪变性,功能上心脏射血分数下降、舒张末期容量增加等老年性心功能下降特点,而移植组小鼠心脏衰老进程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胎鼠MSCs在心脏组织学和功能上有效地延缓小鼠心血管系统自然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与盐霉素(salinomycin,Sal)联合作用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之间的差别。结果:不同浓度的L-ASP和Sal单独处理Jurkat细胞株后均显示出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L-ASP的IC50为812 IU/L,Sal 的IC50为0.75 μmol/L。而两药联合使用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P<0.05);合用指数计算公式结果显示两药为协同作用。Western blotting 显示联合用药组与L-Asp、Sal单独处理组相比,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胞浆细胞色素C水平明显增高;干预48 h后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L-ASP(25 IU/L)单独处理组和Sal(0.5μmol/L)单独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1±0.23)%和(25.43±047)%,与对照组(6.67±0.13)%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39.12±1.97)%分别与L-ASP、Sal单独处理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门冬氨酸酶与盐霉素联合作用于Jurkat细胞具有协同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利用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观察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受到不同分娩形式所产生的影响,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病症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67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剖宫产组(n=23)和经阴道顺产组(n=44)。利用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对两组患者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及宫颈外口位置进行观察,计算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宫颈移动度,比较尿道漏斗形成率、膀胱膨出形成率以及类型、子宫脱垂形成率,对比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缩肛及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左右侧肛提肌的厚度,在缩肛情况下,对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肛提肌是否存在撕裂进行观察。  结果  静息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水平远低于剖宫产分娩组(t=-3.43,P < 0.05),Valsalva状态膀胱颈移动度及尿道旋转角大于剖宫产分娩组(t=3.53、3.82,P < 0.05),膀胱膨出发生率高于剖宫产分娩组(t=11.075,P < 0.05),静息、缩肛以及Valsalva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分娩组(t=4.17、2.95、2.80,P < 0.05)。两组间在膀胱膨出类型上,Ⅱ型膀胱膨出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个类型,且经阴道顺产组膀胱膨出三种类型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组(χ2=13.39,P < 0.05)。而静息状态下的宫颈外口位置、膀胱尿道后角,Valsalva状态下宫颈移动度、尿道漏斗形成、子宫脱垂、直肠膨出以及会阴体过度运动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状态下左右侧肛提肌厚度无明显差异,两组产妇均未发现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及肛提肌撕裂。  结论  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能很好的动态观察到前、中、后盆腔脏器的各项指标,无论哪种分娩方式均可对盆底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相对于经阴道分娩,早期剖宫产分娩组在前盆腔以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方面较经阴道顺产组程度轻。   相似文献   
17.
正奈瑟菌属(Neisseria)目前包括28个菌种,大部分属于人和动物黏膜正常菌群,其中约10余种可从人体分离[1]。除了淋病奈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其他大多数与人类相关的奈瑟菌均是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常见有浅黄奈瑟菌(Neisseria flavescens)、微黄奈瑟菌(Neisseria subflava)、灰色奈瑟菌(Neisseria subflava)、长奈瑟菌(Neisseria elongata)等。其中,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艰难梭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直接检测粪便标本艰难梭菌tcd B基因,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艰难梭菌基因组设计tcd B基因特异性引物及探针,用ATCC 43255标准株评价其敏感性,选取艰难梭菌生物学特征相近的临床菌株验证其特异性;收集2015年10-12月临床腹泻患者稀便标本115份,提取基因组总DNA后进行tcd B基因检测,并以产毒培养法为参考方法,探讨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最低检测限为1×10-3ng,并且仅特异性地扩增产毒艰难梭菌;临床样本评价荧光定量P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99.1%、85.7%和98.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直接检测稀便标本中的艰难梭菌tcd B基因可用于艰难梭菌相关腹泻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抑制辐射诱导小鼠骨髓脂肪化、促进辐射后造血恢复的情况,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6~7周龄健康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药物干预组,每组各20只。辐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辐射处理,实验组于辐射后12 h腹腔注射红景天苷(30 mg·kg-1·d-1)至照后8 d,辐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辐射后14 d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外周血象,并取股骨制作骨髓切片观察骨髓病理改变,测定脂肪细胞面积,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后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PPAR-γ和FABP4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单纯照射组小鼠在照射后均出现外周血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低,骨髓脂肪细胞过度增生,骨髓有核细胞减少等骨髓造血抑制改变。与单纯照射组小鼠比较,红景天苷能改善照射后小鼠一般情况,并通过抑制PPAR-γ、FABP4的表达(t=8.64、13.19,P<0.05),抑制骨髓脂肪细胞的过度增生,减少脂肪空泡面积(t=13.31,P<0.05);照后7 d,药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于单纯照射组(t=5.80,P<0.05);照后14 d,药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单纯照射组及照后7 d药物干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有增高(t=13.78、7.54,P<0.05),同时血红蛋白较单纯照射组高(t=14.66,P<0.05)。结论:红景天苷能抑制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脂肪细胞生成,调节骨髓微环境,从而促进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格列卫耐药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Glv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的方法检测姜黄素对K562/Glv细胞的剂量-效应曲线及时间-效应曲线,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作用K562/Glv细胞的周期、凋亡变化、线粒体膜电位(Ψm △);比色法检测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姜黄素对K562/Glv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0 μmol/L即有明显作用,5.0 μmol/L增殖抑制率为(45.60±2.23)%,10.0 μmol/L为(77.95±3.84)%;姜黄素作用于K562/Glv细胞,细胞周期阻滞于G2/M 期,线粒体膜电位Ψm △在1 h时显著升高,12 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24 h时下降至其79%,Caspase-3酶活性增加.结论姜黄素通过使线粒体膜电位Ψm △异常,并激活Caspase-3,诱导耐格列卫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Glv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