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利用超声胃镜技术评估单纯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根除Hp联合放射治疗、根除Hp联合化学治疗这3种治疗方案对早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8例经超声内镜及病理诊断确诊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其中单纯根除Hp治疗组9例,联合放射治疗组12例,联合化学治疗组7例。所有病例均应用超声胃镜随访,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MALT淋巴瘤患者超声内镜下发现浅表扩散型9例、弥漫浸润型7例、肿块型2例、混合型10例。其中ⅠE112例、ⅠE210例、ⅡE16例。Hp阳性占89.3%。单纯根除Hp治疗组、联合放射治疗组、联合化学治疗组1年后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8%、100%和83.3%。3组5年后的复发率分别为11.1%、0和0。3组5年生存率均为100%。联合放射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单纯根除Hp组(P0.05)。结论根除Hp联合放射治疗的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可作为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化学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早期经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transpancreatic sphincterotomy,TPS)应用于导丝进入胰管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困难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1 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ERCP诊疗的胆道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排除在常规选择性胆管插管技术尝试5 min内即成功进入胆管者,共纳入154例导丝误入胰管的ERCP困难插管患者。将导丝首次进入胰管且插管时间5~<10 min时即行TPS的患者设为早期TPS组(n=62例),而将导丝反复进入胰管(≥2次)或插管时间≥10 min时才实施TPS的患者设为延迟TPS组(n=9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插管时间、手术时间、插管成功率、ERCP术后胰腺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TPS组和延迟TPS组的性别、年龄、ERCP指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TPS组的插管时间[12.0(10.0,15.0)min 比 21.0(16.0,27.0)min,Z=8.262,P<0.001]、手术时间[29.0(25.0,34.0)min 比 50.5(41.0,67.8)min,Z=9.097,P<0.001]显著短于延迟TPS组,两组胰管支架留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6/62)比16.3%(15/92),χ2=1.381,P=0.240]。早期TPS组的插管成功率[100.0%(62/62) 比 88.0%(81/92),χ2 =6.282,P=0.012]显著高于延迟TPS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0.0%(0/62)比16.3%(15/92),χ2=11.200,P=0.001]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37.1%(23/62)比59.8%(55/92),χ2=7.626,P=0.006]显著低于延迟TPS组,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1.0%(13/62)比31.5%(29/92),χ2=2.080,P=0.149]以及术中出血发生率[21.0%(13/62)比30.4%(28/92),χ2=1.699,P=0.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穿孔和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在导丝误入胰管的ERCP困难插管中,早期实施TPS可以提高胆管插管成功率并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研究尿激酶顺行静脉溶栓(urokiaseascendingintravenousthrombolysis,UAIT)治疗深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AIT治疗74例(78条下肢)DVT患者,选择足背浅静脉将50万单位尿激酶(urokiase,UK)快速推注,随后按5000U/h滴入,持续7d;治疗期间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500IU/12h,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d,静脉点滴。结果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均有改善,肢体周径膝上缩小(6.5±1.21)cm,膝下缩小(4.0±1.56)cm(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UAIT法治疗DVT,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4.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TLR4(Toll样受体4)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较多阻断此通路的研究报道,抑制此通路的关键环节或关键分子以避免过强的炎症反应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新方向,此文对此作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45.
张志军  王磊  刘懿 《胃肠病学》2007,12(1):61-62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多发生于55岁以上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便血。因发病初期便血无其他特征表现,且常规方法检出率不高,临床上常易误诊,结肠镜和病理检查是其确诊的主要方法。现将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发现的2例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6.
羊膜移植在结膜囊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保存人羊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的效果。方法:眼球摘除术后伴有结膜囊狭窄的36例36眼,利用羊膜移植部分结膜囊成形术,术后随访观察1-12月,平均6月。结果:35眼在20-30天移植的羊膜被膜覆盖,感染1例,另1例结膜囊狭窄。结论:保存羊膜移植治疗结膜囊狭窄,取材方便,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7.
刘懿  岑瑛 《四川医学》2003,24(1):16-16
临床判断烧伤深度经常欠准确。将皮肤全层烧伤与部分烧伤区别开比较困难 ,还没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作者对一种新的烧伤深度判断方法进行评价 ,即静注吲哚花青 (ICG)染料 ,785nm近红外双极激光阵列照射 ,烧伤组织血流荧光显像。1 临床资料1 1 资料与方法 :本试验纳入 9例患者的 15处烧伤 ,由外科医生进行烧伤深度临床判断。每个患者静脉注入单剂量的ICG 0 .1mg/kg。在大约 5min的时间内 ,以约 10幅 /min的速度采集图像 ,显示出烧伤区域染料的摄取、稳定分布和染料标记血液的清除 ,同时拍摄彩色照片。激光由专为本…  相似文献   
148.
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3%-65%,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且预后较差。目前肺癌脑转移的诊治和分子机理已成为众多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以及最新脑转移的机制学研究做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9.
目的分析离子通道基因KCNQ1和KCNH2与家族性阵发性房室交界折返性心动过速(FPAVJRT)的关系,以探讨FPAVJRT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 方法在一个FPAVJRT大家系中,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KCNQ1和KCNH2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附近的部分内含子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KCNQ1基因存在5种突变,其中2个位于外显子区域,但均为同义突变,另外3个位于内含子区域;KCNH2基因存在3种突变,但均位于内含子区域. 结论在该FPAVJRT家系中,KCNQ1和KCNH2基因存在8种突变,但均为非致病突变,提示KCNQ1和KCNH2基因以外的基因可能才是FPAVJRT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50.
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背景与目的肺不张是开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肺癌患者行开胸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原因和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便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并提高其治愈率,以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我科因肺癌行开胸手术的374例患者中发生肺不张的资料和处理措施。结果374例肺癌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发生肺不张的有14例,经积极有效地治疗后肺不张的肺叶均复张。结论肺癌开胸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不高,有效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围术期处理和术后治疗可以降低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