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目的观察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组与健康老年人组的血液流变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入组的19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病人与健康老年人组进行抽样采血对全血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进行检测。结果观察颜观显示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组血液流变学均高于健康老年人组(P<0.01)。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的病人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82.
人胎儿子宫细胞线粒体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体视学原理,对33例胎龄14-35周人胎儿子宫内层及肌层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数密度、平均体积及比表面进行测算,发现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子宫内层及肌层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及表面积密度均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大,至胎龄26-29周达高峰,30周后略有下降。然而子宫内层及肌层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变化则不同:子宫内层细胞随胎龄增长时线粒体的平均体积和比表面渐增大,但数密度无显著改变;肌层细胞的线粒体数密度随胎龄增长而增多,而线粒体平均体积和比表面则保持稳定。提示:子宫内层细胞线粒体的自我复制能力尚未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83.
颈部淋巴结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合并巨大淋巴结增生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患者女,36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10余年,近2年增大,于2003年6月26日首次入院治疗。之后,又因局部复发于2004年5月、2005年3月和2006年2月入院行手术治疗。并在第3次手术后,进行过不规范的化疗3次(患者不遵医嘱)。4次入院体检时,均在左侧颈部锁骨上触及一约6 cm×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FHIT蛋白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分析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6.7%)高于癌组织(50.0%),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癌组织中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大体分型、TNM分期、组织学分类、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FHIT蛋白明显下调,可能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槐花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槐花为豆科植物 Sopbora 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为《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所收载,其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其中的有效成份芦丁。药典法展开、显色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仅显示芦丁的荧光斑点,提供信息量少。我们采用展开后置碘蒸气熏蒸1min显色,可清晰显示槐花中的芦丁、槲皮素等七个斑点,可更好地用于鉴别槐花中药材及其制剂。  相似文献   
86.
抗-HBs阳性肝炎7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单项抗-HBs阳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提高对单项抗-HBs阳性肝炎的认识.方法 对72例单项抗-HBs阳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肝功能、血清HBV DNA等检测及肝活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72例患者除4例脂肪肝和3例Dubin-Johson综合征外,另65例中89.2%为慢性肝炎(58/65),其中慢性肝炎轻型占79.3%(46/58).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61.1%,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密切相关.3.2%的患者示肝内HBsAg或/和HBcAg阳性,血清HBV DNA阳性为7.9%.结论单项抗-HBs阳性肝炎多为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轻,炎症纤维化程度较轻,但有HBV复制的可能性.肝穿刺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钙调素免疫原的制备。方法 以碳化二亚胺法将钙调素—卵清蛋白偶联物作为免疫原 ,采用常规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抗体效价。结果 用钙调素—卵清蛋白偶联物腹腔注射的BALB/C小鼠经 2次体内免疫后测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均为阳性。结论 将钙调素和卵清蛋白进行偶联来作为抗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8.
成人胃重复畸形一例吴颖,刘惠敏胃重复畸形是极少见的先天性畸形病,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不足70例,成人中则更属罕见,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男性,22岁。入院前两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20天前开始排成形柏油样便,每日1~2次,未引起注意,入院前两...  相似文献   
89.
经纤维胃镜直视下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胃食道恶性肿瘤的可靠依据,但其阳性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如何提高活检阳性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现将我院1986年4月至1988年10月采用日本 Machi-da FGI—D_(50)纤维胃镜活检致假阴性4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0.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最小者58岁,最大者74岁。其中60~70岁者13例占93%。疗程最长30天,最短7天。本组病例均为糖尿病病史10-30年。足趾坏疽合并感染,糖尿病未能控制者。治疗方法 1.中药:四虫散(水蛭、虻虫、(麻虫)虫、地龙以3:1:1:4之比研细未)配合中药汤剂(元参、当归、金银花、土茯苓、土贝母为基本方,随病情随证加减)均为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