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观察在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基础上,水飞蓟宾联合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饮食控制,进行中等量有氧运动,给予口服吡格列酮,时间为1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水飞蓟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的基础上,水飞蓟宾联合吡格列酮治疗NAFL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粉防己碱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将86例EGVB患者分为两组,生长抑素组43例,先用生长抑素(施他宁)静脉注射250μg,再以25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3d;垂体后叶素联合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组(联合组)43例,首剂以垂体后叶素5U加入10%葡萄糖液40ml中缓慢静脉推注,继之以垂体后叶素0.3U/min持续静脉滴注,同时,粉防己碱总量为120~180mg/d,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用药3d。观察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平均止血时间,比较两种药物的治疗成本。结果生长抑素组、联合组72h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8.4%、81.4%,再出血率分别为13.9%、18.6%,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0.4±7.3)h、(12.2±7.5)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组治疗成本约为4680元/例,联合组治疗成本约为1170元/例;两组治疗成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粉防己碱治疗EGVB,临床疗效与生长抑素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成本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3.
清开灵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忠鑫  薛红 《当代医学》2010,16(13):66-67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的疗效,筛选合理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将79例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只用纳洛酮治疗39例;治疗组用纳洛酮+清开灵注射液治疗40例。比较两组疗效、意识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均有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意识及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纳洛酮+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乙醇中毒均有效;在纳洛酮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 能使患者意识及运动功能恢复更快,有助于患者更早清醒。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MMP-7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及癌旁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程度,探讨两者表达水平与肺癌侵袭、转移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NSCLC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且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NSCLC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MP-7和PTEN蛋白的...  相似文献   
25.
26.
静脉滴注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例1,女,23岁.因"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年,乏力、厌油、尿黄半月"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度)"入院.  相似文献   
27.
目的:追踪观察麻风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与负责治疗麻风病患者的皮肤科医生一起,筛选出适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8例(28眼),在局麻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8mo追踪其临床效果,并与同期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3例(63眼)的手术效果相比较。结果:麻风病组术后最好的视力≥0.4者为21%,视力在0.1~0.3者为68%,<0.1者为11%,而老年性白内障组的术后视力≥0.4者为90%,视力在0.1~0.3者为8%,<0.1者为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麻风病组的22例≤0.3的患者中,15例由于术前存在慢性葡萄膜炎,是术后低视力原因的首位。结论:麻风病患者白内障手术效果比一般老年人的手术效果差,其原因主要是术前合并慢性葡萄膜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30g/L碘酊涂擦创面及病灶清除联合2g/L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对临床上经角膜刮片镜检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50例50眼进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所有患者均给予2g/L氟康唑全身治疗,2g/L氟康唑滴眼液及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局部涂以30g/L阿托品眼膏常规散瞳。结果:患者50例中,40例痊愈,8例好转,2例恶化手术治疗。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在早期及时确诊后,局部病灶清除,碘酊烧灼创面联合氟康唑全身及局部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9.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Barrett食管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治疗Barrett食管(BE)患者的疗效,筛选合理有效的BE治疗方案.方法 经胃镜及活检确诊的BE患者62例,采用机械抽样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及铝碳酸镁100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症状总缓解率分别为对照组74.2%(23/31)、治疗组77.4%(24/31);典型反流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对照组81.8%(9/11)、治疗组90.9%(10/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一例BE黏膜消除,治疗组有28例BE黏膜消除,总有效率为90.3%(28/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酸剂加胆汁吸附剂能明显改善BE的临床症状,但不能使BE逆转.而APC联合抑酸剂加胆汁吸附剂不仅可明显改善症状,还可消除BE,此治疗方案合理可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女,63岁,因“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3日”于1999年6月18日急诊入院。3日前高脂饮食后、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并放射到腰背部,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后疼痛不缓解,无畏寒、发热。平时无反酸、暖气、腹痛、腹胀、呕血、黑便。 查体:体温38℃,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8kPa/11Pa,神清,扶入病房。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坦,未见肠型、蠕动波及“蓝-绿-棕色斑”。中上腹呈带状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墨菲征阴性,肠鸣音存在。 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