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3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4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5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22.
23.
目的 评价内膜下成形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内膜下成形术用于治疗37例伴有严重下肢缺血症状,足背动脉和(或)足底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不适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或外科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57条患肢中,31条(54.4%)有组织缺损,51条(89.5%)肢体表现为静息痛.患者...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Willis覆膜支架和弹簧圈栓塞治疗颅段颈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经皮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证实的颅段颈内动脉瘤患者,根据其意愿分为A组43例,行Willis覆膜支架治疗;B组46例,行弹簧圈治疗.术后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1次进行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搜集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x2检验,对即刻血管造影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A组患者支架成功置入42例,失败1例;B组46例弹簧圈栓塞均获成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999).即刻肭血管造影显示A组34例动脉瘤完全闭塞(81%),B组24例完全闭塞(52%);平均手术时间A组(103±13)min,B组(143±39)min,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1=.并发症A组6例,B组8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P>0.05).A组41例随访6~41个月,脑血管造影显示39例动脉瘤完全闭塞(95%);B组45例随访7~47个月,22例完全闭塞(4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后一次随访结果显示,完全康复A组22例、B组27例,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2,P>0.05).结论 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颅段动脉瘤的结果优于弹簧圈栓塞术,而临床表现2组无明显差别.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Willis covered stent implantation and coil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ICA) aneurysm. Methods Eighty-nine patients with CICA aneurysms were selected for treatment with Willis covered stents (n = 43, group A) or coil embolization (n =46, group B)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will. Data on the technical success, initial procedure time and in-hospital interval, initial and final angiographic results,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final clinical outcom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the two groups at 6 months post-procedure. Results Endovascular covered stent placement and coil embolization were technically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except for one patient in group A. The initial angiographic results showed complete occlusion in 34 patients of group A (81%, 95% CI: 69%, 93% ) and 24 patients of group B (52%, 95% CI: 37%, 67% ) ( P <0. 05). The final angiographic results indicated complete occlusion in 39 patients of group A (39/41,95%,95% CI: 88%, 102% ) and 22 patients of group B (22/45,49%, 95% CI: 34%, 64% ,P <0. 01 ). The average procedure time was(103 ± 13)min in group A and (143 + 39) min in group B (P<0. 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se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chnique success, mortality, morbidity, or final clinical outcomes. Conclusion In this non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 CICA aneurysm treatment with covered stents yielded midterm angiographic results that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coil embolization.  相似文献   
25.
目的:应用MRA评价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相关性,了解症状性糖尿病患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情况及狭窄程度.方法:176例无症状糖尿病患者、148例有症状糖尿病患者和144例有症状无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头颅MRI、头颅3D TOF MRA和颈部CE MRA检查.比较各组间狭窄血管数和狭窄程度,并对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有症状糖尿病患者脑实质以腔隙性脑梗死和缺血灶多见,颅内、颅外血管狭窄的检出率最大,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之间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有症状的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明显.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冠心病和C反应蛋白(CRP)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症状性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高发病率和病变的严重程度表明糖尿病是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有必要应用MRA来全面评估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状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比较4D动态MRA(4D-TRAK)与3D时间飞跃法MRA (3D-TOF-M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与可靠性.方法 52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顺序接受3D-TOF-MRA、4D-TRAK及3D-DSA检查.4D-TRAK结合敏感编码(SENSE)及对比增强时间稳定血管成像(CENTRA)k空间技术,采用单剂量注射10ml对比剂在3.0TMR仪上进行扫描.以3D-DSA为金标准,分别以每例患者及每枚动脉瘤为单位,比较分析4D-TRAK与3D-TOF-M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与可靠性.通过配对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2组图像的质量及诊断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D-DSA共确诊58枚动脉瘤,4D-TRAK发现51枚,其中假阳性2枚,假阴性9枚;3D-TOF-MRA发现58枚,其中假阳性1枚,假阴性1枚.4D-TRAK与3D-TOF-M RA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以患者为单位)分别为92.31%( 48/52)、93.33%( 42/45)、85.71% (6/7)和98.08% (51/52)、100.00%( 45/45)、85.71%(6/7).诊断多发动脉瘤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以动脉瘤为单位)分别为74.07%(20/27)、75.00% (18/24)、66.67% (2/3)和96.30%( 26/27)、95.83%( 23/24)、100.00%(3/3).亚组分析显示,19枚最大径<3 mm的动脉瘤中,4D-TRAK漏诊了9枚,3D-TOF-MRA漏诊了1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64,P<0.01).其余39枚最大径≥3 mm的动脉瘤在4D-TRAK与3D-TOF-MRA上均得到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00,P>0.05).对于4枚最大径≥10 mm的脑动脉瘤,4D-TRAK较3D-TOF-MRA能更完整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及形态.结论 将4D-TRAK技术与SENSE、CENTRA k空间技术以及3.0T MR结合显示了其在诊断脑动脉瘤上的潜在价值,但其诊断的准确度仍低于3D-TOF-MRA.在大或巨大动脉瘤需完整显示瘤体形态或需应用低剂量对比剂时,4D-TRAK可作为一种简便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36例39个动脉瘤,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5例.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1个,颈内动脉后交通段13个,眼动脉段13个,海绵窦段4个,椎动...  相似文献   
28.
新生儿肺出血颜小琼①李明华②本文报告1例孕38周零3天的剖腹产新生儿,因1小时前胎心较慢,经吸氧、阿托品等治疗后胎心音好转,再行剖腹产。无羊膜早破,但羊水混浊。娩出后胎儿不会哭,无呼吸,吸氧后出现慢而不规则的自主呼吸,唇周微绀,全身皮肤红润,胸廓正常...  相似文献   
29.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和长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至2008年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4枚动脉瘤).根据血管造影表现,分为完全栓塞、次全栓塞和部分栓塞.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并搜集造影和临床结果.结果 所有动脉瘤使用弹簧圈均成功填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2例共14枚动脉瘤中,次全栓塞8枚,部分栓塞6枚.3例弹簧圈部分残留于载瘤动脉.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及血栓形成.12例均经1~2年随访.随访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及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宽颈微小动脉瘤稳定、有效.长期随访证明次全栓塞者也可发展为完全栓塞.  相似文献   
30.
虽然传统的动脉瘤腔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有其自身的缺陷。专为颅内血管设计的Willis覆膜支架技术其治疗行为发生在载瘤动脉,其机制是使动脉瘤与体循环隔绝,直至动脉瘤内自愈性血栓形成。Willis覆膜支架柔顺性好,在选择病例容易进入颈内动脉远端。采用覆膜支架治疗C5段以下假性、外伤性动脉瘤方法简单、效果肯定。在其他部位以及其他类型动脉瘤,如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巨大动脉瘤、夹层或夹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复发之动脉瘤,也可选择覆膜支架治疗。载瘤动脉过度迂曲应视为Willis覆膜支架的禁忌证。分支动脉开口,特别是脉络膜前动脉、眼动脉,应尽量避免。Willis覆膜支架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传统理念,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满意,为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增加临床病例的积累以完整评价Willis覆膜支架的长期临床效果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