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389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98篇
  2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比较双胎与单胎产妇在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spinal anesthesia, SA)后剖宫产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纳入同期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双胎与单胎产妇各40例,通过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M)测定SA前后以及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心率(heart rate, HR)、总外周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TP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同时比较2组低血压发生率、平均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及最高阻滞平面等。结果双胎组产妇的CO和SV在SA后持续下降,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单胎组(P<0.05),而2组的HR在SA后均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后2组的TPR均开始下降,但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组的TPR在SA后的几个时点显著低于双胎组(P<0.05)。2组MAP在SA后均下降,在第10分钟时双胎组显著低于单胎组(P<0.05)。双胎组SA后的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用量和最高阻滞平面均显著高于单胎组(P<0.05)。结论SA对双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心输出量和血压降低均较单胎产妇明显。  相似文献   
42.
43.
银杏素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为培育高品质的银杏种质及阐明其药用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有关银杏的转录组研究不断深入。综述近几年新出现并成功应用于植物转录组学研究的前沿技术,如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并从前沿技术的视角对银杏转录组学的研究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伴发OSAS患者组(A组)31例和非OSAS的患者组(B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A组hs-CRP、HCY、Fg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OS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高HCY血症、凝血异常等改变及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OSAS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腓肠肌外侧头纤维化、钙化引起膝后及小腿后外侧疼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腓肠肌外侧头纤维化、钙化导致膝及小腿后外侧疼痛病例25例(28侧),其中侧位X线片于股骨外侧髁后部可见明显的小豆骨22侧,仅见小钙化点6侧;均行钙化或纤维化组织包块切除,腓总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术后静态及动态一过性足下垂及小腿下段与足背麻木症状消失,膝关节后外侧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腓肠肌外侧头纤维化钙化是膝后外疼痛的重要原因,大多伴有腓总神经受损症状,目前对其认识欠缺,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纤维化钙化包块、选择松解受累的腓总神经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超滤管法、超速离心法及病毒浓缩液法浓缩慢病毒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转染效率。方法 用摇床过夜摇pMD2.G、psPAX2及GFP载体菌种并用试剂盒提取这三种质粒;将pMD2.G、psPAX2及GFP载体质粒与转染试剂按比例混合后转染293T细胞生产病毒;收集病毒上清液并用超滤管法、超速离心法及病毒浓缩液法浓缩慢病毒;将接种的293T细胞分为3组,并向每组接种有293T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2、4、8、16 μl三种方法浓缩的病毒浓缩液,48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方法浓缩慢病毒后转染293T细胞的GFP表达情况。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随着转染量的增加,GFP表达率增加,超滤管法浓缩病毒转染293T细胞后GFP的表达效率最高;流式检测显示病毒浓缩液法组2、4、8、16 μl GFP的表达率分别为(2.4±0.1)%、(3.8±0.3)%、(8.2±0.6)%、(12.2±0.3)%;超滤管法组2、4、8、16 μl GFP的表达率分别为(5.4±0.3)%、(7.4±0.4)%、(12.7±0.1)%、(17.3±0.6)%;超速离心法组2、4、8、16 μl GFP的表达率分别为(0.7±0.1)%、(1.2±0.1)%、(2.1±0.1)%、(0.4±0.2)%。超滤管法组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方法浓缩慢病毒后的GFP转染效率不同,三种慢病毒浓缩方法中超滤管法浓缩慢病毒后的GFP转染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探讨重力变化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根据弹性腔模型理论,在原有心血管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重力因素,建立基于Matlab/Simulink的模型并对重力变化时人体心血管系统重要参数的变化进行模拟。结果重力改变时体动脉压力、左右心室压力、左心室容积及左右心室血流量的波形与正常重力环境下基本一致;重力减小会导致舒张压与收缩压降低、左右心室压力升高、左心室容积增大、左右心室血流量增大;通过将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结论该模型能够比较快速、精确地模拟重力改变时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9.
背景 镜像综合征是产科中一类罕见的并发症,危及母婴安全,目前临床对其认识不足.镜像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较为特殊,麻醉管理有较大的风险. 目的 了解镜像综合征对麻醉管理的可能威胁或挑战. 内容 综述镜像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并发症及其与临床麻醉的关系. 趋向 产科麻醉中应警惕该类产科并发症,做好相应的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对含不同浓度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市政末梢水样进行连续多天检测,以获得生活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有效检测时限及保存方法。方法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中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讨论影响生活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稳定性的因素。结果本次试验从时间和添加保护剂两个因素进行研究。固定时间因素,分析保存剂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时间影响,放置时间对稳定性影响较大,实验组240 h(10 d)内,浓度变化率均低于10%,对照组96 h(4 d)内,浓度变化率低于10%。结论采样后水溶液的有效放置时间是96 h(4 d),若添加保存剂,有效放置时间为10 d,且越快检测结果越有意义;保存剂(35%~40%甲醛溶液)的1%添加量,对延长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有效检测时限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