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0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390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99篇
  2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目的:分析眼眶骨折的病因,诊治及术后处理。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2例(42眼)眼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单纯眶内侧壁骨折保守治疗,28(90%)例治愈,3(10%)例好转;11例手术适应症患者以眶下壁骨折或合并眶内侧壁骨折为主,手术者后3个月后9例(90%)治愈,2例(10%)好转。2例眶下区麻木,2例鼻部异味。结论把握手术时机,术前精确估算,术中仔细操作,可有效矫正眼球内陷及复视。  相似文献   
32.
目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以评价该疗法对血压和睡眠呼吸监测参数的影响。方法临床确诊合并OSAHS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抗高血压药、抗动脉硬化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nCPAP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睡眠呼吸监测参数变化。结果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共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心率(H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最低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降压药物减量或停用,仅用nCPAP治疗就能维持正常血压。结论nCPAP是非药物治疗合并OSAHS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影响因素,为孤独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基础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研究对象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2例孤独症儿童中,男女比例为6.48∶1,父母亲的平龄育龄为(30.76±4.09)岁和(27.67±3.55)岁,其中父亲年龄≥26岁的比例高达93.9%,有34.0%的母亲孕期曾患病;有55.2%的儿童以剖宫产方式出生,原因主要有胎儿窘迫(20.0%)、试产不成功(13.3%)和羊水异常(12.2%)等;儿童在婴儿期曾经患病的比例为43.3%,其中患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者高达38.1%。结论胎儿窘迫、病理性新生儿黄疸以及偏大的父亲年龄可能是诱发孤独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比aSi-1200 EPID与Octavius 1500电离室矩阵在6 MV非均整脊柱转移瘤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23例计划在全局归一方式下以不同标准和阈值行2D γ通过率(GPR)评估,将治疗计划系统(TPS)中患者数据导入Verisoft软件重建剂量。引入不同类型和量值的误差:MLC的透射率(TF)和剂量叶片间隙(DLG)、治疗等中心和MU误差,使用GPR方法量化Octavius 1500识别这些误差的灵敏度,并通过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剂量学指标变化研究TF和DLG误差的临床意义。结果:与Octavius 1500矩阵相比,EPID方式在同一标准不同阈值下GPR均值更大数据离散程度更小,重建与计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表明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Dmin、Dmax和Dmean的百分剂量偏差(DD%)较大,其中临床靶区最大DD%值为50.00%、11.31%和-8.71%,计划靶区最大DD%值为-25.86%、9.31%和-8.22%。治疗等中心和+3%、+5%的MU误差都被检测到,所有标准均未检测到TF误差,+0.3 mm的DLG误差只被2%/3 mm的标准检测到。TF值增大0.023 6%模型误差和DLG增加0.3 mm模型误差均导致靶区和OARs的剂量增加,其中OARs剂量增加较明显,尤其健侧肺的V20分别增加9.80%和8.85%,脊髓D0.1 cc均增加5.35%。结论:使用GPR方法识别引入误差的MLC模型可靠性不够,提示鉴别TPS问题的根源需要更有效的独立质量保证方法以确保通过TPS计算得出的陡峭剂量梯度的可信度。剂量验证系统软件算法的独立验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以确定算法局限性导致的重建剂量不确定性范围。  相似文献   
35.
36.
37.
20 0 1年 5月至今 ,我院在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近 10年的基础上 ,又开展了彩色多普勒超声介导下股浅静脉戴戒术 ,共治疗患者 11例 ,治疗效果确切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例中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8~ 6 0岁 ,平均5 0 .6岁。左下肢 6例 ,右下肢 3例 ,双下肢 2例。病程 2~ 38年 ,平均 2 0年。主要临床表现 :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沉重酸胀感 ,浅静脉曲张 ,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 6例 ,小腿下段慢性溃疡 4例。术前所有病例均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均证实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不同时期外周血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DNT)与T细胞亚群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的变化及规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IM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外周血DNT细胞与T淋巴细胞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急性期患儿DNT细胞、CD3+T细胞、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DNT细胞、CD3+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4-CD8+T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IM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为IM患儿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自2012-01—2013-09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5例Lisfranc损伤,Lisfranc关节内侧柱和中间柱用空心钉刚性固定,外侧柱行克氏针弹性固定。术后采用AOFAS评分标准进行足踝功能评估。结果本组术后X线片显示14例获得解剖复位。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2~19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足踝评分:优9例,良4例,可2例。6例在随访过程中发现Lisfranc关节骨性关节炎,其中1例久行后出现跖跗关节处疼痛。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疗效满意,术中解剖复位、稳定固定,以及确保后期复位不丢失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双胎与单胎产妇在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spinal anesthesia, SA)后剖宫产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纳入同期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双胎与单胎产妇各40例,通过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M)测定SA前后以及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心率(heart rate, HR)、总外周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TP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同时比较2组低血压发生率、平均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及最高阻滞平面等。结果双胎组产妇的CO和SV在SA后持续下降,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单胎组(P<0.05),而2组的HR在SA后均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后2组的TPR均开始下降,但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组的TPR在SA后的几个时点显著低于双胎组(P<0.05)。2组MAP在SA后均下降,在第10分钟时双胎组显著低于单胎组(P<0.05)。双胎组SA后的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用量和最高阻滞平面均显著高于单胎组(P<0.05)。结论SA对双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心输出量和血压降低均较单胎产妇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