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76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4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辛伐他汀联用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白蛋白尿和大血管损害的效果。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及安慰剂;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及辛伐他汀。观察2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的变化,记录大血管损伤表现。结果治疗后2组UAER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于治疗24个月后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TC、LDL-C、hsCRP均有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SCr治疗后均有下降,24个月下降显著(P<0.05)。24个月后治疗组临床DN未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4个月后对照组大血管损害的患病率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大血管损害未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及辛伐他汀联用对新诊断T2DM患者减少白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和降低大血管损害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2.
刘德荣 《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 China : 1980)》2006,36(1):60
福建中医学院继1986年创建中国医史陈列馆后,去年根据教学的需要,又建成福建医史陈列室并正式对外开放,与原有的中国医史陈列馆相配套。福建医史陈列室位于学院科技馆5楼,占地约100平方米,室内共设10个展柜、14幅展框。展出的医史图片60余幅,展品200余件,有福建古代四大名医的半身塑像。展室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部分,既系统反映了福建省医学发展的历史概貌,又介绍历代名医的主要成就。其中,古代部分包括福建远古人类遗迹和古人生活用具陈列品及图照,如在三明万寿岩发现距今10多万年前的福建古人类生活遗址和距今5000多年前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图照;医家人物有东汉时期长乐名医董奉,北宋漳州名医吴本、药物学家苏颂、南宋妇产科医家朱端章、内儿科名医杨士瀛、法医学家宋慈,清代医家陈修园、郑肖岩、陈恭博等的图照和部分医书实物。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总结 4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经验。方法 全组 42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8例 ;年龄 1~ 61岁 ,体重 9.5~ 84kg。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房缺修补 9例 ,室缺修补 2 1例 ,法乐四联症 1例 ,瓣膜替换11例。 3例合并其他畸形 ,予以同期矫治。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在 43~ 15 0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14~ 97min ;术后 3 0日内死亡 3例 (7.1% ) ,并发症发生率 11.9%。 3 9例随访 1月~ 6年均恢复较好。结论 开展心脏直视手术 ,起初选择病例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 ;加强体外循环管理 ,重视心肌保护 ,正确矫正心脏畸形 ,强调术后处理 ,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著名老中医俞慎初教授从医已60载,擅治内妇儿科病证,积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每有独到之处。笔者随俞老临证,屡见起流商痼疾,得海颇深。兹择其诊治疑难杂症验案数例,整理介绍如下:惊惶恐惧祛痰治肝兼以宁心惊惶恐惧症是由于索体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忽受情志内伤或恐惊而诱发的一种神志失调的证候。俞老认为临床诊治惊恐症应区分虚实,虚者多责之心肝,《诸病源候论》有“心虚则惊,肝虚则恐”之说;实者每因痰热扰心而致,如《红炉点雪》所云:“惊者一…痰因火动”。故俞老临床治惊恐症,善从心肝两脏和痰浊… 相似文献
76.
<正> 1988年2月~1992年7月笔者运用椒梅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80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中,住院病人29例,门诊病人51例,男26例,女5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1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1年,平均4.6年;经B超确诊为急性胆囊炎8例,慢性胆囊炎16例,胆石症56例;血白细胞升高者32例,伴发热者32例。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为如期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简脊灰)的目标,为消灭脊灰证实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市从1994年以来,加强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的组织领导,完善监测系统。1995年AFP专报系统收到AFP病例报告15例,15岁以下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达到了卫生部提出的1/十万的指标要求。现将AFP监测情况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