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9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404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4篇
  9篇
中国医学   148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沈岩  刘彬  王伟宇 《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0):573-573
我们自 1998年以来采用疏血通治疗发病 6h~ 3d内的脑梗死患者 ,观察疏血通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12 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全部经头CT证实 ,发病后 1~ 3d并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 ,为首次发病或过去患病后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对于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栓塞 ,出血性脑梗死 ,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 ,70岁以上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过敏体质者不纳入标准。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6 0例。其中治疗组男 5 0例 ,女 10例 ,年龄 …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建立两种条件下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苯巴比妥浓度的方法,比较其回收率、RSD、稳定性和信号响应等。方法:在酸性条件下以三氯甲烷从血清中二次提取,利用苯巴比妥在强碱与弱感,碱性与酸性介质中吸收度差值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分别按不同条件下的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苯巴比妥浓度。结果:两种方法血清苯巴比妥浓度的线性范围2~80μg/ml,在弱碱与酸性的条件下,其回收率和RSD分别为100.66%±0.36%、2.17%±0.08%,血清苯巴比妥在此条件下25min内较稳定,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在强碱与弱碱性的条件下,回收率和RSD分别是(99.98±0.89)%和(4.73±0.18)%,血清中提取的苯巴比妥在10min时存在显著性影响(P<0.01),15min吸收度较最初降低9%。结论:按弱碱与酸性条件下的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苯巴比妥,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3.
苦丁茶降血脂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彬  许宏大 《护理研究》2005,19(1):21-22
[目的]探讨苦丁茶叶的降血脂作用。[方法]用苦丁茶叶水煎浓缩后加乙醇沉淀处理.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以蒸馏水、50%醇溶苦丁茶、50%醇不溶苦丁茶、多烯康,观察三酰甘油(TG)的变化;另选取高脂血症病人28例,每日服用苦丁茶,1个疗程后测定血脂。[结果]苦丁茶醇溶及醇不溶液及多烯康能明显地降低大鼠血TG;28例病人服用苦丁茶后,降血脂有效率达78.57%。[结论]实验和临床证明服用苦丁茶能有效地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14.
囊肿性痤疮是痤疮中较严重的类型之一,其深部炎症可形成较大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硬结和瘢痕.发生于面部的囊肿性痤疮严重影响美观,为临床常见的美容问题[1].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庆大霉素冲洗封闭治疗面部囊肿性痤疮2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5.
正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甲状腺彩超体检项目的普及,特别是超声诊断技术的提升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及检出率明显提高[1],特别是肿瘤直径≤4 cm且临床评估无颈部淋巴结转移(c N0T1/T2期)的患者逐渐增多。虽然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缓慢,预后相对较好,但早期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2],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3-6]显示,转移淋巴结残留或复发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因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6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患者用国产BTX-A注射,注射剂量、位点根据受累肌肉大小多少程序个体化用药,观察注射前后肌力肌张力变化分别以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着注射部位肌肉痉挛程度降低,配合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肌张力增高患者较前明显改善。结论:BTX-A肌肉注射配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后肌痉挛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患者女,11岁,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弯曲时疼痛,伴屈曲受限.MRI检查:腰椎平扫T1、T2加权像上均可见L2水平椎管内高低混杂信号,大小约2.4 cm×2.0 cm×3.0 cm,边缘可见条状低信号,其上下方均有条状低信号相连,脊髓明显受压移位(图1).CE-MRA检查可见椎管内异常血管团,其上方和下方均可见引流动脉,远端引流动脉通过L5S1双侧椎间孔与双侧髂内动脉交通(图2,3).DSA证实为椎管内动脉瘤,瘤体位于L2水平椎管内,载瘤动脉上,胸肋间动脉单独供血,上方可见引流静脉(图4).超声Doppler证实瘤内可见明显的旋流信号,其头侧可见载瘤动脉,血流方向是由头侧向尾侧流入瘤体内,载瘤动脉血流速度Vmax=117.7 cm/s.经后路手术进入椎管,可见瘤体搏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损伤单元矢状位非稳定区对称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5例,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23~60岁,平均36.7岁。骨折部位:T_7 1例,T_9 2例,T_(10) 4例,T_(11) 8例,T_(12) 14例,L_1 19例,L_2 13例,L_3 3例,L_4 1例。AO分型:A型34例,B型27例,C型4例。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2例,C级6例,D级15例,E级41例。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TLICS):4分9例,5分29例,6~8分23例,9~10分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5.3 d。定义伤椎连同上、下间隙及其所对应的后方结构作为1个损伤单元,将此损伤单元在矢状位上分为3区:Ⅰ区,椎体上1/3、上位关节突关节、上位椎间隙及其对应的后方韧带复合体;Ⅱ区,椎体中1/3、椎弓根、椎板、棘突及棘上韧带;Ⅲ区,椎体下1/3、下位关节突关节、下位椎间隙及其对应的后方韧带复合体。非稳定区为损伤单元中主要受累区域。以非稳定区为中心上下对称植入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植骨融合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现脑脊液漏3例,予以相应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及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发生。植骨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3个月,平均11.4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3例、D级9例、E级51例,较术前显著改善(Z=–2.963,P=0.014)。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53.2%±6.8%、91.3%±8.3%、89.5%±6.6%,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16.3±8.1)、(2.6±7.5)、(3.2±6.8)°。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损伤单元分区理论设计椎弓根植钉原则,实施非稳定区对称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9.
1病例介绍患者男,41岁。因"左足外侧疼痛、麻木1年,发现左大腿肿物1个月"于2016年8月入院。查体:左大腿后方中段可触及鹌鹑蛋大小质韧肿物,横向活动度可、纵向活动度差,压之轻度疼痛伴放射痛,Tinel征(+);左足外侧及足背皮肤刺痛觉减退;膝、踝及足部各关节屈伸正常。左下肢各肌肌力未见明显异常。MRI显示左大腿中下份后部肌间隙间见结节状长T1长T2信号影,大小2.  相似文献   
120.
对分课堂教学是针对目前大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而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对分课堂的教学理念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引入到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对纯理论知识的得分、对理解问题的得分和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3个方面来比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对分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渐进式的方式逐渐引入课堂,学生能够更自然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变化,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消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