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221篇
神经病学   234篇
特种医学   15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406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大小和部位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顺性分析69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脑血管造影资料,包括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破裂诱因、Fisher分级、动脉瘤大小、部位等。结果①698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3岁,男女比例为1:1.21,其中557例发牛破裂出血,21.0%(117/557)存在破裂诱因;141例未破裂。多发性动脉瘤比例为13.8%(96/698),大部分位于同侧的颈内动脉或对称的镜像部位。②共有动脉瘤814个。764个囊状动脉瘤中,破裂的有539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5.63mm,范围1.39~32.04mm);未破裂的有225个(最大径的中位数为4.46mm,范围1.30~44.88mm)。在囊状破裂动脉瘤中,5.2%(28/539)≤2.5mm,42.7%(230/539)≤5mm,70.3%(379/539)≤7mm,90.2%(486/539)≤10mm;体颈比≥1.5者破裂比例较高(P〈0.001);相对于瘤径≤5mm组,〉5~10mm组破裂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OR=2.83,95%CI:1.95~4.10),而〉15~25mm组(OR=0.29,95%CI:0.13~0.64)和〉25mm组(OR=0.14,95%CI:0.04—0.50)危险性降低。③在破裂动脉瘤中,以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最为常见(35.2%,190/539),其次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9.3%,158/539)、大脑中动脉瘤(12.1%,65/539);而在未破裂动脉瘤中,以眼动脉段最为常见(31.6%,71/225),其次为后交通动脉(24.4%,55/2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19.1%,43/225)。以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破裂发生为基准,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较高(OR=7.35,95%CI:3.52~15.34),而眼动脉段(OR=0.15,95%CI:0.09~0.25)和颈内动脉硬膜外段(OR=0.02,95%CI:0.00~0.07)动脉瘤的破裂危险较低。结论位于前交通动脉、直径〉5~10mm、体颈比≥1.5的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出血;而位于颈内动脉硬膜外段或眼动脉段、直径≤2.5mm、无瘤颈或体颈比〈1.5的动脉瘤出血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2.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特殊的优势。将PBL教学法运用到神经血管介入进修生教学中,提高了进修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对脑脊髓血管病理论及神经血管介入治疗原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进修生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胸外科手术的优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共332例,年龄18~82岁(60.1±12.5岁).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电视胸腔镜组267例(男196例,女71例),包括4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65例.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VATS术后患者切口疼痛轻,术后胸腔引流2~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包括2例肺漏气给予保守治疗,术后痰栓阻塞致肺不张3例,经气管内吸痰治愈,肺炎合并呼吸不全4例,2例乳糜胸,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且可达到彻底切除的目的.因此,只要正确把握指征,手术操作得当,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可作为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134.
医院后勤物资经济管理,是指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服务管理部门根据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物资需要,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对医院后勤物资供应服务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调节和监督等过程的管理,它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医院医疗活动的基础,是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特点,评价其对脑功能监测的价值。方法:对96例脑卒中(58例脑梗死、27例脑出血和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检测发病后不同时期(1~12d)BAEP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改变,结合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巴塞尔指数、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PCS)评分以及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以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脑卒中患者BAEP的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和Ⅰ-Ⅲ、Ⅰ-Ⅴ峰间潜伏期(IP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幕下脑出血和后循环脑梗死患者BAEP-V波PL与其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0.01);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BAEP—V波PL与其血清NSE水平、CSS评分呈正相关(P〈0.01);各型脑卒中患者BAEP—V波PL与其GPCS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BAEP各波的改变与病灶部位有关,V波PL改变客观反映了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7.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岩静脉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将其分成4种情况:①岩静脉不阻挡入路;②岩静脉的主干阻挡入路;③岩静脉的属支阻挡入路;④岩静脉为责任血管。根据4组不同情况,总结处理方法。结果手术有效率为99.03%;平均随访25个月,复发率4.89%。岩静脉不阻挡入路82例;岩静脉主干阻挡入路28例,予以切断5例(2.42%);属支阻挡入路62例,予以切断1~3支30例(14.49%);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35例(16.91%),均电凝后切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0.48%),无死亡病例。结论岩静脉的处理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ICA—PComA)分叉部动脉瘤与动脉圆锥周围血管的形态学特点。方法以22个ICA—PComA动脉瘤(动脉瘤组)与20个动脉圆锥(动脉圆锥组)为研究对象,通过3D—DSA对颈内动脉交通段直径(Dica)、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直径(Dpcom)、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夹角角度(Apcom)及颈内动脉眼段-床突段转折处角度(Aica)等进行测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与动脉瘤发生具有相关性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线曲线(ROC)分析。结果两组Dpcom、Aica和Apc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om减小导致动脉瘤发生概率增加。Apco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最佳诊断界值为52.25°。结论Apcom对ICA-PComA动脉瘤与动脉圆锥的鉴别及对动脉瘤的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9.
临床医学是实践的科学,临床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各种专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临床思维的方法。目前生物医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快,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既往的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神经病学的临床理论和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等知识联系紧密,学生往往反映神经病学复杂难懂。就像进入了迷魂阵。在神经内科实习时间很短.仅1~2周.学生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胸腺切除术治疗MG47例临床资料。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肌无力危象3例,占6.4%,总有效率87.2%。结论:MG合并胸腺瘤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