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采用文献研究及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有关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并简述其主要内容.调查结果表明,有关史料记载的岭南中草药著作不少于30部.并选择其中8部代表性著作,对其主要内容及作者作简要介绍.认为对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系统的勘查、收集和归纳,将为有志于研究岭南中草药者提供参考.但因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的整理历程尚属起步,今后有待进一步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2.
考证东汉南海人杨孚生平传略,概述其著作《异物志》版本及内容,并简述《异物志》中可供药用的岭南动植物情况及该书对后世的影响。认为杨孚为东汉章、和二帝时期(公元78-105年)人,曾官至议郎,著《异物志》,该书在宋代已散佚。清代曾钊对自汉唐以来称异物志者进行整理成为现今读本,南海伍崇矅将杨孚的《异物志》收入《岭南遗书》中。重点对《异物志》药用动植物进行研究,例举稻、橘等10种植物以及蚺惟大蛇、鲮鲤等4种动物以说明。《异物志》一类典籍为岭南杨孚首创,杨孚可专其名;杨孚之后的各典籍的引文中,凡不称人名只称《异物志》者,皆当为杨氏书。  相似文献   
63.
1980年,在广州越秀山麓发现的《越秀山炼功碑》,经研究证实是清代道教进行气功教学的教具,碑现在仍藏于广州越秀山三元宫,但已多处损毁残缺。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存有其完整拓片,1982年我馆人员对该碑的部分文字进行识读整理,曾发表于《新中医》杂志1982年第6、7期,引起较大反响,十多年来不断有读者询问、索要更多资料。近年我们进一步查考,发觉练功碑图与北京白云观藏版《修真图》图文大部分一致,可以用《修真图》来作为进一步校勘的参考。由于以前识读的主要是人像四周的大段文字,而图像中散在的文字未曾刊…  相似文献   
64.
65.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方药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探讨该方防治脾虚证的作用机理及脾与肾相互关系的意义。方法 :选用SD雄性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即正常对照组 ,脾虚模型组 ,健脾补肾方高、低剂量组 ,采用大黄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 ,观察各组动物血浆环磷酸腺苷 (cAMP)、环磷酸鸟苷 (cGMP)及血清甲状腺素 (T4)、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的变化。结果 :脾虚模型组大鼠血浆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 (p <0 0 1) ,T3 、T4含量比正常对照组下降 (p<0 0 1)。而健脾补肾方药能降低实验性脾虚证大鼠体内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 (p <0 0 1) ,提高T3 、T4含量 (p <0 0 1)及脾脏、胸腺比值 ,又可使肾脏组织重量减轻等作用。 结论 :健脾补肾中药可以消除大黄的药物影响 ,防止出现脾虚症候 ,其作用机理与调节cAMP、cGMP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脾肾相关理论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目的构建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基因的新型真核表达载体,为血栓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tPA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中,进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并将携带有tPA基因的该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底物发色法测定转基因血管平滑肌细胞tPA活性。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已将tPA基因DNA片段正确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中,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分泌有活性的tPA。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MycHisB()/tPA基因新型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67.
刘小斌 《中医药学刊》2006,24(8):1403-1405
通过研读《罗元恺妇科经验集》,对名老中医罗元恺教授学术经验进行评述:其贡献之一,是提出中医妇科学理论内涵主要研究女子从幼年至老年各个阶段的生理变化规律,以及经、带、胎、产、乳的调节机理,属于原创性理论;贡献之二,调补肾阴肾阳及调理冲任在妇科的临床应用、瘀血与妇产科疾病关系的研究等;学术继承人罗颂平、张玉珍教授运用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者结合的方式,整理编写是书,也是目前公认研究名老中医临证经验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68.
陈伯坛是广东近代四大名医之一,通过查阅《新会县志》等资料,搜集了广东近代名医陈伯坛的生平事迹,并对陈伯坛的医学活动、中医教育及著作作了评述,对了解陈伯坛的生平和学习陈伯坛的学术思想将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69.
陈伯坛是广东近代四大名医之一,通过查阅《新会县志》等资料,搜集了广东近代名医陈伯坛的生平事迹,并对陈伯坛的医学活动、中医教育及著作作了评述,对了解陈伯坛的生平和学习陈伯坛的学术思想将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70.
陈凯佳  刘小斌  庞震苗 《新中医》2007,39(11):69-70
重症肌无力危象,通常是指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当,累及延髓所支配的呼吸和吞咽肌群,导致机体不能维持正常通气和吞咽功能,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一种呼吸衰竭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吞咽困难和全身四肢无力。危象一旦发生,无法吞咽,脾胃化源断绝,不能供养五脏,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呼吸困难乃至衰竭是患者致死原因。笔者运用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