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阐述临床路径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并详细说明在脑血管病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应用。将二者相结合的理念引入到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对脑血管病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其中近半数篇幅论述了针灸学内容.《针解篇》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五十四篇,主要从针刺补泻手法、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具的功用和临床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篇名中的"针解",指本文在解释《灵枢·九针十二原》及《素问·宝命全形论》的有关针刺问题,故名"针解篇".其主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红炉点雪》(以下简称《红炉》),原名《痰火点雪》,是明代医学家龚居中所著的一部治疗痨瘵病的专书。龚居中,字应园,别号如虚子,江西金溪人,生卒年代不详,生前曾任职于太医院,一生精研医学,对内、外、儿等科均有所长,生平著作甚多,其中以《红炉》最负盛名。《红炉》刊于明代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共四卷[1],主要介绍了痨瘵病的各种证治。痨瘵即肺痨的意思,与当今的肺结核病相类似。  相似文献   
34.
为探索针灸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式与途径,提高针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将研究型教学模式运用于针灸推拿专业主干基础课程《经络腧穴学》的教学,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与学习目的,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将针灸学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动向引入教学,实践教师研究型地"教";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图书与数据库资源,自主解决开放性、启发性、课堂扩展性问题,实践学生研究型地"学",以期培养学生开放、发散的思维模式,加强学生思考、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5.
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降低医院感染、加强消毒监测管理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手术室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切口延迟愈合、切口裂开,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因此,只有有效控制切口感染,才能更好地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降低医院感染、加强消毒监测管理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手术室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导致切口延迟愈合、切口裂开,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因此,只有有效控制切口感染,才能更好地提升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7.
38.
GC-MS和GC-FTIR联用分析砂仁挥发油的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密新  汪伟 《中草药》1997,28(4):202-204
本文依靠GC-MS和GC-FTIR联用分析砂仁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2种方法得到的色谱图无论从出峰顺序以及强度都非常一致。共分离出38种物质,确定了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峰面积的99%以上,其中氧化芳樟醇等13种物质均为首次报道[1,2]。对于某些类型化合物红外光谱定性比质谱较更为可靠,因此利用GC-FTIR辅助GC-MS,可提高分析挥发油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针灸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及动物实验都已证实针灸治疗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趋于平衡。该文整理了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方法的发展、针灸对胃肠道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肠道菌群调控作用,并对针灸干预肠道菌群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