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九针十二原》是《灵枢经》卷一之首篇,文章对针灸的理、法、方、穴作了纲领性的阐述,特别是着重辨证论治的针术。九针十二原第一主要论九种不同形态针具的名称和功用,以及人体十二原穴的治疗意义。故取篇中“九针”和“十二原”之文,以“九针十二原”命篇。本文从九针的选用,用针的基本原则,十二原穴的作用及针刺治病的效应等方面总结概括其学术思想,这些为后世针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及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区组胺H2受体(histamine H2 receptor,HRH2)、P物质(substance P,SP)及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的影响,并判断两者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针刺组和模型+针刺组,每组8只。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1-methyl-2-nitro-1-nitrosoguanidine,MNNG)+乙醇灌胃+饥饱失常法建立大鼠CAG模型。针刺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连续针刺14 d。干预结束后,运用HE染色法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足三里”局部穴区HRH2、SP、IL-6、IL-1β及TNF-α的表达。结果造模后胃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显著,光镜下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腺体萎缩且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充填,并伴有散在出血点,符合CAG病理诊断标准。IHC染色IOD值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正常+针刺组均能升高局部穴区HRH2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可以显著上调穴区组织SP表达(P<0.01)。对于炎性因子而言,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均能上调IL-6、IL-1β、TNF-α表达(P<0.05或P<0.01),正常+针刺组可使IL-6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可以降低IL-6、IL-1β表达(P<0.05),而升高TNF-α表达(P<0.01)。结论针刺能对正常和CAG状态下大鼠“足三里”穴区HRH2、SP及炎性因子的表达产生影响,且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具有一定趋势,跟是否处于疾病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3.
代谢组学是新近兴起的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手段,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反应生物体接受刺激时所作出的代谢物层面的变化,与中医整体观十分吻合,因此广泛用于中医中药学的研究中,在针灸学机制的研究中早已将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近年来针灸代谢组学的研究日趋增多,在揭示针灸作用机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对现今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愿能为代谢组学广泛应用于针灸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艾炷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免疫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然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S模型组)、艾炷灸组(AS模型+艾炷直接灸)、西药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每组15只。运用酶法测定各组大鼠TC、TG含量的变化。结果艾炷灸和西药均能降低AS兔血清中TC、TG的含量。结论艾炷灸对TC、TG的代谢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冠心病防治和治疗策略.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亦取得了一定成绩.仅就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罗马Ⅲ标准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中医并无FD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FD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腧穴解剖学是中西医结合领域中现代医学解剖学与传统医学针灸学相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既是解剖学和针灸学的结合与延伸,更是中西医整合思维方式的互补。腧穴定位、穴位疗效分析、慎针禁针机制等方面被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腧穴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不同并且比较中西医思维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以期优势互补,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8.
目的系统评价历年针刺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针刺治疗不孕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1月1日。由2名研究者以Jadad标准对每个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与质量评估,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共计11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组对照西药或中药组受孕率高,总体有效率OR=3.23,95%CI为[2.42~4.32](P0.00001),且漏斗图结果显示基本对称。结论针刺或以针刺为主要治疗措施治疗不孕症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或中药治疗,可提高患者受孕率。  相似文献   
29.
针灸在治疗某些疾病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针刺、艾灸属于不同的刺激方式,对其治病起效的本质、是否具有差异性,因尚未深入研究而缺乏统一的认识。代谢组学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与针灸的整体性调节效应相契合。因此,通过探讨针灸起效时机体的代谢组变化,来阐明两者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对今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新思路、新方法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寿夭刚柔篇是《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篇章。从“立形定气而视寿夭”、“审知阴阳,刺之有方”、“治疗应把握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性”、“治疗的共性与特性”几个方面入手,对针灸与人之寿夭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讨论。认为寿夭刚柔篇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构成作用显著,充分陈述了人之寿夭与疾病、疾病阴阳表里与针灸治疗的关系,以及治疗与时相应和因人而异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