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DEHP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生长、活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性未成熟期(PND20)和性成熟期(PND50)健康雄性KM小鼠附睾上皮细胞分离后进行体外培养,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睾酮组和DEHP组.观察各期各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MTT法测定附睾上皮细胞活性,取细胞培养液上清测定附睾的功能性指标:唾液酸(SA)含量、α-1、4-糖苷酶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DEHP组附睾上皮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培养液中唾液酸(SA)含量升高、α-1、4-糖苷酶活性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降低:正常对照组、睾酮组细胞生长增殖正常.结论:DEHP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小鼠附睾上皮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导致附睾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形成发展过程中空间立体结构变化,以及BF形成过程中与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体外建立6h和1、3及6d等4个时间组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BF模型,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 protein,GFP)标记,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摄取BF形成发展各阶段不同层面的图片堆,经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ure analyer,ISA)分析获得PAO1菌株BF相关空间结构参数定量化数据。结果1CLSM结合GFP标记,实现了对PAO1菌株BF动态形成过程的观察;2ISA软件定量化分析显示,随着BF发展,厚度不断增加,前3d增加程度(19.6μm)明显大于后3d(6.1μm),区域孔率(areal porosity,AP)、平均扩散距离(average diffusion distance,ADD)和结构熵(textural entropy,TE)在BF形成的6h和6d分别为:0.98±0.01和0.92±0.02,呈现下降趋势;1.00±0.009和1.06±0.027,虽变化幅度不大,但亦呈现逐渐增加趋势;0.7±0.08和4.3±0.09,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ISA程序可以表征PAO1菌株BF的空间结构特征,对细菌BF结构的定量化分析也有助于探索BF形成过程与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3.
质粒缺口-连接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建立高度灵敏特异的质粒缺口-连接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Gap—LCR—ELISA)检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 dtrachomatis,CT)。方法:根据CT共有隐蔽性质粒设计并标记4条寡核苷酸探针,对6型CT标准株和鹦鹉热衣原体及其他常见泌尿生殖道病原菌行Gap-LCR-ELISA。结果:质粒Gap-LCR-ELISA可枪测出6型CT,并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2.5个原体(elementary bodies,EB),比PCR敏感10倍。结论:质粒Gap-LCR-ELISA对检测CT感染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宜于我国进行大规模CT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模拟肿瘤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肿瘤转化的发生与HGF、IL-6、BFGF关系。方法 实验组为C6胶质瘤与MSCs间接共培养模拟肿瘤微环境下MSCs的生长,对照组为星型胶质细胞与MSCs间接共培养模拟正常微环境下MSCs的生长,空白对照组MSCs单独培养;QPCR,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的P53和MDM2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HGF、IL-6、BFGF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对应升高的细胞因子作用于MSCs后的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的MSCs形态肿瘤化;MSCs的MDM2 mRNA是对照组的1.56±0.21(P<0.05),MDM2蛋白表达率比对照组升高90±7%(P<0.01);MSCs的P53的mRNA表达是对照组的0.55±0.10, 而P53突变蛋白表达率比对照组升高87±5%(P<0.01);HGF、IL-6水平比对照组中达水平升高(P<0.05);过量IL-6处理组的MSCs的STAT3激活蛋白表达率比正常量IL-6处理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IL-6参与MSCs在肿瘤微环境下的肿瘤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