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2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在非ST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中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处理靶病变,并与药物涂层支架相比,观察其9个月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97例NSTE-ACS患者,入院给予冠状动脉(冠脉)造影,55例给予药物涂层支架治疗,42例给予药物球囊治疗,随访9个月并复查冠脉造影,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药物涂层支架组残余狭窄优于药物球囊组[(23.36±12.54)%∶(29.69±12.37)%;P=0.02],且药物球囊组A、B型夹层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涂层支架组(11.9%∶0%;P=0.00),9个月随访复测冠脉造影显示两组患者靶病变再狭窄率[(31.67±12.35)%∶(33.41±13.45)%;P=0.46]和晚期管腔丢失[(0.24±0.02)∶(0.21±0.02);P=0.56]无明显差异。两组总体MACE(9.1%∶9.5%,HR:1.07,95%CI:0.26~4.4;P=0.92)无显著差异,两组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5.5%∶9.5%,HR:1.91,95%CI:0.39~9.32;P=0.42)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株和为猪髂动脉内皮细胞株模型,应用活细胞计数进行细胞增殖检测,计算半数抑制或增殖浓度(IC50或PC50)。以流式细胞仪分析银杏内酯B作用24 h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0%的胎牛血清条件下,银杏内酯B(纯度≥198.5%)显著抑制VSMC的增殖,在1×10-8- 1×10-5mol/L范围内与剂量正相关,与正常对照比较,抑制率在4.7%-73.6%,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6×10-6mol/L。银杏内酯B(1.6mol/L)作用VSMC 24 h后,G1期细胞数显著减少(33%比51%,P<0.01),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加(48%比67%,P<0.01),形成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细胞凋亡率为24%。银杏内酯B在1×10-8mol/L-1×10-5 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与正常对照比较,增殖率在6.6%- 100.1%),半数增殖浓度(PC50)为9.6×10-8 mol/L。银杏内酯B(1×10-7 mol/L)作用于VEC 24 h后, 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加(20%比46%,P<0.01)。结论银杏内酯B浓度依赖性抑制VSMC的增殖,阻止细胞进入G2/M期;而银杏内酯B显著促进VEC的增殖,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M期。提示了银杏内酯B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对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简称“猪冠脉支架后”)支架早期内皮化的作用以及对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调节的机制。方法 雄性小香猪12只,每只猪均植入1枚3.0 mm×18.0 mm的火鹰支架,制作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支架植入模型,分为治疗组(补阳还五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2组。每组6只猪,共干预30 d。通过对该模型的实验研究,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猪冠脉支架后内皮化的影响。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OCT)评估支架内皮化的情况,流式细胞技术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外周循环EPCs数量的影响,并以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补阳还五汤对EPCs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 (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够促进支架内皮化,支架表面内皮覆盖率更高;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外周循环EPCs的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体外EPCs培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第7天VEGF和bFGF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增加猪冠脉支架后模型外周循环E...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将壳聚糖/肝素涂层膜应用于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DES),明确壳聚糖/肝素西罗莫司DES对猪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及早期快速内皮化的作用。 方法 将壳聚糖/肝素层层自组装涂层膜应用于西罗莫司DES,并采用非对称涂抹方式使支架血液面为壳聚糖/肝素涂层,而支架血管壁面为聚乳酸(PLA)-西罗莫司。实验分为裸金属支架(BMS)组、壳聚糖/肝素支架组、西罗莫司DES组和壳聚糖/肝素西罗莫司DES组,采用动静脉分流模型和高负荷血栓模型验证壳聚糖/肝素西罗莫司DES的抗血栓作用;采用为期1周的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动物实验观察壳聚糖/肝素西罗莫司DES对早期内皮化的作用。 结果 在动静脉分流模型中,壳聚糖/肝素西罗莫司DES和壳聚糖/肝素支架表面未形成血栓,而BMS和西罗莫司DES表面覆满血栓;在高负荷血栓模型中,壳聚糖/肝素西罗莫司DES和壳聚糖/肝素支架在6 h内未出现支架内血栓,而BMS和西罗莫司DES分别在(59.0±8.5) min和(67.0±7.8) min时出现支架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动物模型中,壳聚糖/肝素西罗莫司DES和壳聚糖/肝素支架置入7 d后内皮覆盖率分别为(82.7±16.4)%和(80.7±14.1)%,高于 BMS和西罗莫司DES\[分别为(64.3±11.0)%和(59.8±8.4)%,P<0.01\]。 结论 壳聚糖/肝素涂层西罗莫司DES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且能够在早期促进支架内皮化。  相似文献   
115.
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catheter—based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顽固性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1,2]。肾动脉变异发生率约为23%~43%[3]。多支(〉2支)肾动脉在高血压及顽固性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生率未见报道。目前尚缺乏5F射频消融导管在顽固性高血压合并多支肾动脉患者中行RDN的临床报道,5F射频消融导管能否在这类患者中安全有效地进行RDN术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脑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74例和脑钠肽组66例。患者均采用标准治疗(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脑钠肽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钠肽。观察治疗后症状的改变,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容量参数(LVEDV、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随访10个月,统计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脑钠肽组有效率与标准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脑钠肽组因心脏原因再次入院及室速/室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V、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脑钠肽组尤为明显(P〈0.01)。脑钠肽组治疗后LVESV、LVEDV、LVEF与标准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脑钠肽可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减少再次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因反复胸闷伴恶心、呕吐4 h于2008年8月12日上午9:00入院.患者因工作劳累休息欠佳,入院当日清晨5:00睡眠中突发胸闷而醒,持续不能缓解.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定106例非糖尿病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7.8 mmol/L为应激性高血糖,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63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发病30 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0.6%.应激性高血糖组的随机血糖、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1),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5).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8 4±0.073 7.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的0.540 5±0.062 4(P<0.05).结论 入院血糖和应激激素异常增高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0 d内的预后较差相关.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6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根据空腹或即刻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分组,分成血糖正常组(A组,38例)、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33例)和糖尿病组(C组,35例),并对三组患者的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冠脉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和糖尿病组(C组)与血糖正常组(A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冠脉积分显著增高(P<0.05),C反应蛋白也显著增高(P<0.01),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可加重冠脉病变程度,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究冷盐水灌注导管在RDN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将其与普通消融导管进行对比,为该导管在RDN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