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比较术前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同期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的5年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DFS)结果,并分析该新辅助模式下的诱导/巩固化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07—2013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术前3DCRT或VMAT同期联合化疗(主要为Xelox方...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初步评估靶向药物联合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靶向药物联合SBRT治疗的 58例转移性肾癌患者资料,79.3%患者根据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评分为中高危,中位生物有效剂量为147 Gy (67~238 Gy)。结果 分别有32、13、7、5、1例患者接受了1、2、3、4和6处共105个病灶的SBRT治疗,71%为骨转移灶,放疗期间未停用靶向药。SBRT治疗后中位随访9.4个月(2.7~40.1个月),18例患者死亡。1年局控率为97.4%,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50.3%,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53%。85%患者放疗后疼痛减轻。放疗后肿瘤退缩患者 1年总生存优于放疗后疾病稳定或进展患者(83%∶48%,P=0.021)。全组患者共 6例发生3级不良反应,4例为3级骨髓抑制,1例为放射性神经炎,1例为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 初步显示靶向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转移病灶的SBRT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3.
李巧巧  张瑞  张黎  刘孟忠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6):1211-1215
  目的  在食管多原发癌中比较三维适型、静态调强、容积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分布。  方法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7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 利用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 临床靶区包括全食管及全纵隔淋巴结引流区, 计划靶区为临床靶区外扩5 mm, 同时设计3DCRT、7野IMRT和单弧VMAT计划, 比较各个放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体积。  结果  靶区内最低剂量IMRT与VMAT明显高于3DCRT[D99:(49.4±0.8)Gy, (49.2±0.7)Gy, (43.9±2.8)Gy, P < 0.001];IMRT、VMAT与3DCRT计划比较, 双肺V30稍低、V5明显升高(V30:11.8%±2.5%, 10.5%±2.1%, 13.2%±2.1%, P=0.096;V5:92.5%±3.2%, 93.6%±5.6%, 68.5%±2.1%, P < 0.001);心脏V30明显减少, 脊髓最高剂量明显降低。VMAT与IMRT计划在靶区均匀性、危及器官照射剂量体积无明显差异, VMAT较IMRT治疗时间明显缩短[(3.0±0.6)min, (6.2±0.2)min, P < 0.001]。  结论  调强设计明显改善处方剂量95%以上剂量覆盖的靶区体积, 降低心脏的V30及脊髓最高剂量, 但同时明显增加全肺V5体积。由于V5体积高于目前的推荐限制剂量, 调强设计全食管/全纵隔放射治疗需要谨慎。另外单弧VMAT与IMRT计划剂量分布无明显区别, 可使治疗时间缩短52%。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Ⅰ E~ⅡE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并进一步分析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8例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序贯化放疗50例为对照.18例同期放化疗患者中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3例,诱导化疗十同期放化疗13例,同期放化疗十辅助化疗1例,单纯同期放化疗1例,全组放疗中位剂量54 Gy.结果:诱导化疗后的总缓解率为50.0%(8/16),治疗结束后为100.0%(18/18).同期放化疗组与对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8%和54.3%(x2=3.66,P=0.05),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5.8%和43.3%(x2=6.13,P=0.01),5年局部控制(LC)率分别为94.1%和56.7%(x2=6.32,P-0.01).同期放化疗过程中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率为27.8%(5/18),Ⅲ度口腔黏膜反应率为16.7%(3/18),Ⅲ度咽喉反应率为5.6%(1/18),其余不良反应均 为Ⅰ~Ⅱ度,Ⅲ~Ⅳ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未影响下一步治疗.结论:同期放化疗是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对其他接受放疗患者有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时间的趋势,其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阳性、无症状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脑部放疗( BRT)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50例初诊无症状脑转移的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分析其治疗方案、疗效以及失败模式。结果5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44.0%,预期生存时间为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颅外转移灶、一线全身治疗方案与总生存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颅外转移灶与总生存期相关。所有患者2年脑转移无进展生存率为29.3%,预期时间为19个月。 BRT时机与脑转移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于无症状脑转移的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一线BRT无明显生存获益,一线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基础上延迟BRT可能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6.
冻干人胎盘因子对肿瘤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冻干人胎盘因子(PF)对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①评价PF对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共收治实体肿瘤10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放疗加PF,从放疗开始之日起,PF 18 mg,肌注,隔日1次,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单用放疗。②评价PF对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共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化疗 PF组)及对照组(单用化疗组),化疗至少2疗程。试验组PF 18 mg肌注,隔日1次,持续3~4周。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加PF后可使放疗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PS)提高(P=0.001),同时亦使食欲、精神状态、睡眠、疲乏和体重等生活质量指标均得到提高(P值分别为0.009、0.001、0.008、0.044、0.007)。②PF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化疗疗效无明显影响(P=0.529)。PF可使化疗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PS)提高(P=0.002)。PF亦可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F具有提高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模式,提高肾母细胞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1年7月至2010年6月55例肾母细胞瘤患者资料.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确诊18例,术后病理确诊53例.其中Ⅰ期7例,Ⅱ期19例,Ⅲ期21例,Ⅳ期6例,Ⅴ期2例;35例有组织学分型,其中预后良好型30例,预后不良型5例.55例患者中,行肾脏肿物切除术48例,局部扩大切除术2例,双肾肿瘤剜除术1例,肾肿物切除术加肺转移灶切除术2例,2例未行手术治疗;术前化疗18例,术后化疗40例,术后放疗12例.根据年龄、分期、组织分型、治疗方式、治疗时间段及是否放疗分组,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各组3年和5年总生存率、2年无病生存率及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析各分组因素与肾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 结果 55例患者治疗后3年和5年总生存率及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6%、69.0%和52.4%,不同分期对总生存率(P=0.006)、单纯手术与综合治疗对无病生存率(P =0.004)、是否放疗对无病生存率(P=0.03)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的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模式可以显著提高肾母细胞瘤疗效.  相似文献   
88.
EB病毒诱导的早期抗原(EA)出现在EB病毒复制周期早期,有两种亚型:弥散分布在细胞核内和胞质内者称D型;在胞质成团块者称R型。研究表明:EA是最少由16种多肽组成的复合物,由于抗原的复杂性,其功能和主化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黄迪等(1)发现,用正丁酸、巴豆油激活EB病毒DNA酶的同时,EA阳性细胞数和EBV—DNA酶活性平行上升:提示DNA酶可能是  相似文献   
89.
顺铂加长春酰胺配合外照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放化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4例N2 ̄N3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放疗+化疗)和单纯放疗组,综合组放疗前后采用化疗方案;顺铂30mg/日,连续5天,长春酰胺(Vindesine,西艾克,VDS)3mg/m^2,第1天,第7天,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综合组,单纯放疗组在放疗40Gy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43.8%、87.5%和28.1%、75.0%(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