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66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10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55篇
  7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究CD133+细胞在乳腺普通型增生、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5例正常乳腺组织、41例普通型增生乳腺组织、39例不典型增生乳腺组织、51例乳腺原位癌组织、121例乳腺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CD133+细胞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分布特点。结果:CD13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乳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的表达率逐渐增高,分别为31.7%(13/41)、48.7%(19/39)、64.7%(33/51)、74.4%(90/121),有显著性差异(P<0.01)。CD133+的表达率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Ⅰ级63.6%(21/33)、Ⅱ级72.2%(26/36)、Ⅲ级82.7%(43/52),P<0.05]和TNM分期[Ⅰ期57.1%(12/21)、Ⅱ期69.4%(34/49)、Ⅲ期68.7%(11/16)、Ⅳ期94.3%(33/35),P<0.001]的增高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分别高于无转移者、无远处转移者(P<0.05);有复发者高于无复发者(P<0.05);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ER、PR、Her-2的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CD133+细胞可能在乳腺增生与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133+的乳腺癌细胞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CD133+是提示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后唾液潜血的转归及其与口腔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phur compounds,VSC)、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以期评价唾液潜血在牙周疾病及口气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50例菌斑性龈炎或轻、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口气检测仪(Halimeter)检测口腔VSC水平,用潜血试纸检测唾液潜血,并依次记录全口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及Ramfj(o)rd指数牙的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结果 治疗前唾液潜血与BI(r=0.294)及PU(r=0.308)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后唾液潜血与口腔VSC水平(r=0.386)、PLI(r=0.456)、BI(r=0.352)、AL(r=0.325)显著正相关(P<0.05);唾液潜血阳性转阴性率达80%(40/50);治疗后PLI(0.4±0.6)、BI(0.4 ±0.7)、AL[(0.1±0.5)mm]、PD[(2.7±0.9)mm]、口腔VSC水平[(100.0(46.3-165.3)×10-9]均较治疗前[分别为(1.3±1.0)、(1.8±1.2)、(1.0±1.1)mm、(3.7±1.5)mm、211.0(111.0~389.5)×10-9]显著降低(P<0.001).随着唾液潜血由强阳性到阴性的变化,口腔VSC水平和各牙周临床指标逐渐降低,该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唾液潜血是判断个体牙龈炎症程度的客观指标,与治疗后的口腔VSC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9岁,因“血尿4d,伴发热、头痛、呕吐1d”于2008年2月14日入院,患者于4d前因感冒后自服“泰诺感冒片”两片后,感腹部不适,次13清晨出现腰痛,肉眼血尿,自认为是药物颜色,未重视,继续服用8片并同时与降压药“倍他乐克”同时服用,入院前1d出现感头痛、呕吐来诊。血常规化验:WBC7.4×10^9/L,Hb132g/L,BPC27×10^9/L,RC1.4%,尿蛋白(+++)、红细胞(+++)/HP,颗粒管型0~1/HP,间接胆红素49.6mmol/L,谷丙转氨酶63Iu/L,门拟诊“血小板减少”、“血尿原因待查”收院。  相似文献   
104.
105.
1 病例简介 患者,赵**,男,50岁,主因便血1个月,于2009年9月18 日以上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查体:T36℃,P86次/分,R20次/ 分,BP100/60mmHg,入院第1日给予0.9%氯化钠+泮托拉唑钠60mg+B60.2g静点,当泮托拉唑钠与维生素B6混合时,输液袋内液体颜色立刻变为深黄色,放置30min后颜色仍不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结合临床参数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5例术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图像。采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勒肿瘤的边界即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从中提取特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50%硫酸镁持续性湿敷与间歇性湿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70例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性湿敷,每次12h,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间歇性湿敷,每次4h,每天3次。结果I级和Ⅱ级静脉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和Ⅳ级静脉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级和Ⅱ级静脉炎患者采用两种方法均可得到有效治疗.Ⅲ级和Ⅳ级患者采用持续性湿敷优于间歇性湿敷.  相似文献   
108.
刘婷婷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8):828-829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输液在临床普遍应用,尤其是老年人,疾病复杂,慢性病多发,静脉输液更为重要。静脉留置针具有质地柔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充盈度欠佳,血流速度慢,高凝状态,加上疾病等原因,长期输液对血管的破坏性大,应用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9.
刘婷婷  戴丹  贺敏 《癌症进展》2021,19(17):1782-1784,1792
目的 探究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患儿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深度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儿按照不同的麻醉深度分为麻醉A组与麻醉B组,每组100例.麻醉A组患儿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40~49,麻醉B组BIS值为50~59.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分析麻醉前及手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统计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麻醉A组患儿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B组(P﹤0.01).麻醉A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麻醉B组(P﹤0.01),出血量明显低于麻醉B组(P﹤0.01).麻醉前,两组患儿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儿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麻醉前(P﹤0.01),CD4+、CD3+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P﹤0.01);麻醉A组患儿CD8+水平明显低于麻醉B组(P﹤0.01),CD4+、CD3+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B组(P﹤0.01).麻醉A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麻醉B组(P﹤0.01).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不同麻醉深度中,BIS值为40~49时能够较好地缓解患儿的疼痛情况,对术后患儿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10.
深入了解免疫调控受体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IGIT)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HIV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4例未治疗的HIV感染者/HIV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表面PD-1和TIGIT的表达百分比、CD4+T细胞绝对值计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V病毒载量,并与20例HIV抗体阴性者表达情况比较(HIV-negative normal control,NC)。结果发现HIV感染者/HIV患者CD3~+CD4~-T细胞表面TIGIT受体表达百分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 1),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负相关(r=-0.450 4,P=0.027 1),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621 4,P=0.001 2);HIV感染者CD3~+CD4~-T细胞PD-1受体表达百分数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0 1),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呈负相关(r=-0.455,P=0.0255);PD-1和TIGIT共表达的CD3~+CD4~-T细胞百分数在HIV感染者/HIV患者中表达明显增高(P0.000 1)。HIV感染机体后,CD3~+CD4~-T细胞PD-1受体和TIGIT受体表达百分数均明显增高,且与HIV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