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通过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抑制JNK信号通路,探究大鼠牙齿萌出中JNK信号在成熟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SD大鼠牙囊细胞。用不同浓度的SP600125对细胞预处理,实时定量PCR检测DFCs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剂配体、骨保护素基因表达量。DFCs和BMMs建立共培养体系,TRAP染色观察OC的数量。结果 SP600125在2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DFCs的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RT-PCR结果示:SP600125干预72h后,RANKL基因表达量下降,OPG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P染色阳性计数结果:各组均有OC生成,9d较7d产生的OC数显著增加,加入不同浓度的抑制剂组破骨细胞数均有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在大鼠牙齿萌出中,SP600125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对OC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为牙齿萌出、牙槽骨改建等破骨细胞相关性口腔疾病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2.
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患者遗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西帕依固龈液对不同基因型携带者牙龈炎患者的敏感性。方法 :提取 74例牙龈炎患者颊粘膜拭子 ,用 Chelex- 10 0法提取 DNA,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SSP- PCR)和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 P)方法对牙龈炎患者 IL- 1A- 889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西帕依固龈液对 IL- 1A- 889等位基因 1携带者牙龈炎治疗效果优于等位基因 2携带者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相同的基因型携带者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 (S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治疗牙龈炎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咬合支持改变对幼年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及其与应激有关HPA轴的作用机制。方法 4~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单侧上颌磨牙拔除组(B组)、双侧上颌磨牙拔除组(C组),每组6只;记录大鼠术后4、8周体重,ELISA检测大鼠术后4、8周HPA轴及骨代谢相关激素水平,术后8周用HE染色检测股骨骨小梁组织学改变及Micro-CT检测股骨骨小梁骨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各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周实验组大鼠血浆CRH、ACTH、CORT水平显著升高,BGP水平显著下降趋势。造模8周后实验组股骨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骨小梁变细,排列疏松。BV/TV和Tb.Th及TN显著降低,Tb.Sp显著升高。结论 幼年大鼠牙齿咬合支持改变使股骨骨小梁形态改变、增加骨质丢失,其机制与脑区HPA轴功能异常影响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0.1%纳米银溶液用于根管封药对慢性根尖周炎大鼠RORγT、IL-17、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对40只雄性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建立根尖周炎模型,术后2周处死4只大鼠用RVG+HE判断造模成功,将剩余3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氢氧化钙组(Q组)及0.1%纳米银溶液组(N组).于用药后7、...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DLSC)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牙向分化的机制,为联合应用PDLSC和BMMSC再生牙周复合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ranswell(R)小室法间接联合培养小型猪PDLSC和BMMSC,根据二者混合比例随机分为3组.A组:P∶M=10∶1共培养组;B组:P∶M=1∶1共培养;C组:P:M=1:10共培养,单独PDLSC和BMMSC培养组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培养14 d,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scleraxis、osteocalcin(OCN)、osterix(OSX)、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以判定PDLSC诱导BMMSC成牙的最佳配比比例.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结果均显示scleraxis、OCN和OSX相对mRNA表达水平在A、B、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对MEPE mRNA表达水平在A组却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 联合培养可促进BMMSC获得不同程度的PDLSC特性,且少量的PDLSC同样可以促进BMMSC获得牙源性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26.
27.
口腔科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科学,是医学院校一门专业性和临床操作性很强的重要临床学科,是口腔颌面部解剖学、组织病理学、牙体牙周黏膜疾病、颌面外科等领域知识和临床实践活动的结合、深化和提高.我校已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8年,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传授专业课程并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本着"以人为本、因需施教"的原则[1],从教法、教材和教师几方面浅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纯钛铸造支架义齿和钴铬铸造支架义齿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为159例牙列缺损的患者制作110件纯钛支架义齿和123件钴铬合金支架义齿,比较修复后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患者的义齿断裂、义齿固位、基牙及义齿功能,评估纯钛铸造支架义齿和钴铬铸造支架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患者佩戴义齿12个月时,基牙疼痛及咀嚼功能不佳两项,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佩戴义齿24个月时,各项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观察24个月时,纯钛支架(TiRPDs)和钴铬支架义齿(Co-CrRPDs)整体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和调查维吾尔族儿童牙龈点彩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标准采用 WHO 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市第24小学1~4年级261名维吾尔族学生,其中男生116名,女生145名,进行口腔检查。结果在261名5~13岁儿童中,129名(49.43%)儿童可见牙龈点彩,其中男生55名(42.64%),女生74名(57.36%)。不同性别的学生点彩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6.460,P <0.05),不同年龄段儿童及上、下牙弓牙龈点彩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13岁维吾尔族儿童部分发现牙龈点彩。男童点彩发生率低于女童。点彩仍不能作为诊断牙龈和牙周疾病的主要依据,应同时观察牙龈的颜色、外形、厚度、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等。  相似文献   
30.
背景:对牙髓干细胞进行稳定高效安全的体外标记是示踪技术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牙齿再生体内研究的基础。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大鼠牙髓干细胞的理想条件及方法,并确定其转染后是否保持干细胞特性。 方法:通过改良酶消化法获得大鼠牙髓干细胞,对其免疫表型及分化潜能进行鉴定,以感染复数为5,10,25,50和100的慢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作用24 h和48 h,倒置显微镜下检测转染率和荧光强度,并对大鼠牙髓干细胞感染前后的克隆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牙向分化能力进行比较,评价感染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大鼠牙髓干细胞STRO-1和CD146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经相应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和成脂分化。当感染复数为50,作用时间为48 h时,转染效率最高,荧光表达最强;感染前后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率及细胞周期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说明感染复数为50作用48 h是慢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大鼠牙髓干细胞的理想条件,且不影响牙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为大鼠牙髓干细胞的体内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