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蝙蝠葛碱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途径后蝙蝠葛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经灌胃及静脉注射两种途径给药,采用RP-HPLC法测定各组织及体液中药物浓度。结果静注蝙蝠葛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二室开放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线性消除过程。灌胃给药后大鼠血药浓度低,峰浓度小于1mg·L-1,且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明显双峰现象。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6.6%。蝙蝠葛碱经两种给药途径后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且在同一时间内各组织含量明显高于血药浓度。静注后以肺组织含量最高,而灌胃给药后以胃、肠、肝组织含量最高。48h尿粪累积排泄31.22%。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胃肠道各段药物残余量研究结果提示胃肠循环的存在。结论蝙蝠葛碱口服用药生物利用度较低,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呈双峰现象,该药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可由尿液及粪便排泄,也可从胆汁分泌,初步实验结果提示胃肠循环可能是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林爱华  刘奕明  黄羽 《中国药房》2010,(31):2888-2891
目的:研究甘草酸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MTT实验研究载药纳米粒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胞内分布及处理肿瘤细胞实验前后的形态学变化,应用TUNEL染色技术研究载药纳米粒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甘草酸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增强了6.36倍(与游离药物比较),而未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未见显著提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甘草酸介导的纳米粒促进阿霉素向细胞核分布,从而提高了阿霉素的抗肿瘤作用。TUNEL染色技术证明甘草酸介导的纳米粒可促进阿霉素对细胞核内DNA的断裂及细胞核的破碎分解,增加阿霉素对肿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甘草酸表面修饰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可作为潜在的治疗肝细胞性肝脏疾病药物的主动传输载体,其体内药效学评价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壳聚糖纳米粒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对三聚磷酸钠(TPP)交联的壳聚糖纳米粒的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的性质之间的关联性,采用胶体滴定法测定壳聚糖纳米粒表面氨基游离率,考察表面游离氨基的数量及离解程度对纳米粒粒径、电位、形态及对药物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并阐述这种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随TPP浓度增加,表面游离氨基逐步减少,在一定TPP浓度范围内,纳米粒粒径减小,表面zeta电位降低,稳定性也随之下降,粒子易聚集,释药速度和程度也随之降低,但药物包封率未受到影响;随着pH升高,表面游离氨基离解程度降低,纳米粒粒径亦随之减小,表面zeta电位降低。酸性介质提高纳米粒的释药速度和程度,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纳米粒的释药速度和程度明显降低。交联程度和pH影响表面游离氨基的数量或离解程度,进而影响纳米粒的体积相转变(溶胀/收缩过程)等重要性质。表面游离氨基与纳米粒性质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关木通提取物诱导的大鼠肾毒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马兜铃酸A血药浓度的关系。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低盐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于给药后第4和6周观察大鼠肾功能和肾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马兜铃酸A血药浓度采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 结果 :与低盐对照组相比,药后第2周低、中、高剂量组尿量增多,第4周时尿量减少,低、中剂量组其他各指标无明显变化,高剂量组尿蛋白和尿素氮(BUN)升高;药后第6周时,高剂量组尿量进一步减少,尿蛋白、肌酐(Crea)和BUN明显升高;病理表现为肾小管细胞空泡变性及小动脉和肾间质病变;高剂量组各种变化较低、中剂量组更为明显。各项检测指标在2个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后6周血浆中马兜铃酸A浓度极低。 结论 :大鼠长期应用关木通提取物可导致肾脏功能和组织学病变,且病变程度与用药时间和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马兜铃酸A血药浓度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5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参皂苷Re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参皂苷Re在健康人血浆中浓 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固相萃取法处理。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 离子反应监测方式检测人参皂苷Re。结果该方法人参皂苷Re线性范围为 1.05~1 050 ng·mL-1;定量下限为1.05 ng·mL-1;方法回收率在99.3%~ 104.3%;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均<15%。结论该法准确、灵敏、特异, 适用于健康人血浆人参皂苷Re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帕罗西汀浓度,研究盐酸帕罗西汀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自身交叉口服盐酸帕罗西汀受试片剂和参比片剂各20mg。血浆加入内标地塞米松,经醋酸乙酯提取处理,采用LC/MS/MS法测定帕罗西汀血药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帕罗西汀在0.05~5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t分别为(330.6±178.5),(331.5±158.2)μg·L-1.h;AUC0--∞分别为(342.3±192.0),(343.3±173.0)μg·L-1.h;Cmax分别为(19.5±7.7),(20.1±7.8)μg·L-1;tmax分别为(5.0±0.5),(5.4±1.0)h;t1/2分别为(12.9±3.4),(12.3±3.5)h。结论: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帕罗西汀药动学研究,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芒果苷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芒果苷和酚红的浓度,考察药物浓度、pH值和不同肠段对芒果苷吸收的影响,并与知母水煎液比较芒果苷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差异。结果芒果苷浓度为2.0,5.0,10.0,20.0μg.mL-1时,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是0.0541,0.0467,0.0491,0.0220 h-1,吸收百分率(Fa)分别是14.05%,13.14%,12.43%和5.82%;随肠液pH升高,ka和Fa依次增加;芒果苷在肠段内吸收存在差异,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按结肠、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依次下降;知母水煎液组中,肠循环液中芒果苷含量的上升和新芒果苷含量的下降呈同步变化。结论芒果苷在大鼠小肠段的吸收存在高浓度饱和现象,并且受到药物浓度、肠循环液pH值、肠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