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2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本文旨在进一步补充Fleischner学会之前公布的关于偶然发现的肺实性结节的处理指南,针对肺非实性结节提出了一系列推荐指南。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肺非实性结节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腺癌,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套规范化的关于肺非实性结节的定义和处理策略。基于肺非实性结节这一术语原先的定义和2011年初由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联合发布的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标准,结合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制定了6条推荐指南,其中3条是关于孤立性肺非实性结节的,另外3条有关多发肺非实性结节。由于这类病变的复杂性,此指南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之前Fleischner学会制定的关于肺实性结节的处理指南。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孤立性结节/肿块型肺隐球菌病的CT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8例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型肺部隐球菌病的CT表现。结果本组18例结节/肿块分布于下叶、胸膜下各有12例,胸膜反应多见(11/12);14例直径小于3cm,13例边缘清楚,9例伴空洞形成,其中7例为AIDS患者;分叶征(3/18)、毛刺征(4/18)、晕征(2/18)均少见;10例行CT增强的病灶中有7例呈现中度均匀强化。结论孤立性结节/肿块型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需在鉴别诊断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尚没有阻止或逆转COPD疾病进程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通过动物模型探究其病理过程及新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几种常用COPD动物模型及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76.
【摘要】目的:总结脊柱原发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CT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6例脊柱EH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6例均以脊柱区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3例伴周围神经症状。4例行CT检查,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学观察内容包括病灶的部位、骨质改变、密度/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周围组织侵犯。结果:6例骨EHE中,发生于椎体5例,附件1例。病灶多呈皂泡状(2例)或蜂窝状(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3例伴硬化边,1例伴椎体压缩性骨折。CT平扫呈稍低密度,且密度不均,内伴小点状/斑点状高密度影。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信号欠均匀。CT/MRI增强扫描病灶呈中等/明显强化,密度/信号不均。椎间盘均未受累,1例伴脊膜尾征。结论:脊柱EHE多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呈皂泡状或蜂窝状;伴或不伴硬化边;可伴脊膜尾征;骨膜反应、累及椎间盘少见。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利用多层CT血管造影(MDCTA)技术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关血管的影像特征,以期帮助定性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47例连续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16层CT,1mm层厚,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4.0mL/s,血管期(延迟时间18~25s)采集。回顾性阅读CT横断面和后处理血管图像,分析癌灶内瘤血管和肺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136例(92.5%)患者的MDCTA清晰显示了支气管动脉(BA),其中62例(42.2%)显示BA进入肿瘤内形成瘤血管,表现为蚓状、斑点状、网状及血湖状染色,瘤前血管增粗、扭曲,但形态正常。68例(46.3%)显示肺动脉(PA)形态明显异常,表现为残根或截断征、侵蚀狭窄等。结论:原发性肺癌的瘤血管在MDCTA上表现为具有高特异性的异常结构血管,而瘤前血管仅表现为增粗、扭曲,没有特异性;PA受侵高度提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78.
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附15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了155例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表现,旨在加强对本病的再认识,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本组155例均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都作了胸部x线检查,其中45例同时作了CT检查,对其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从发生机制及病理基础、病变的分布、发生及消散时间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 创伤性湿肺的四种表现形态为:间质型67例(43.2%),表现为肺纹理增重、增多、模糊、间以斑点状增高影:节段实变型22例(14.2%),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弥漫实变型46例(29.7%),表现为肺野弥漫斑点状和/或班片状密度淡薄、均匀或不均匀、边缘模糊影;云雾型20例(12.9%),表现为一侧肺野或两侧肺野呈磨玻璃状改变。病变的分布多与受伤的部位及程度有关。湿肺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为创伤后4~6h内。病变吸收消散时间与胸部创伤程度、肺野湿肺的范围及形态有关。结论 及时对胸部创伤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对其追踪观察是正确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与肺挫伤、肺撕裂伤及肺血肿鉴别诊断的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螺旋CT靶扫描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肺部结节CT靶扫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筛选同时具有常规 10mm层厚和靶扫描的CT资料共 70例 ,诊断证实途径包括手术切除、经皮肺穿刺、痰脱落细胞学、抗炎治疗或随访 2年以上。结节大小为 0 .5~ 3 .0cm ,平均 2 .2cm。CT常规扫描采用 10mm层厚 ,靶扫描采用小FOV( 14~ 2 0cm) ,包括一侧肺和纵隔 ,层厚 2~ 5mm ,pitch =1~ 2 ,重建时重叠 40 %~ 67%。 3 6例作了三维重建 (表面遮盖显示法 ,SSD)。诊断依据可靠程度分为四等级 :明确诊断、可能性大、可能、无诊断倾向或未诊断 ,分别对常规扫描和靶扫描进行回顾性评价并对比。统计检验采用参照单位分析法和卡方检验。结果  70例扫描中经靶扫描作出明确诊断者 3 6例 ( 5 1.4% ) ,可能性大者 2 7例 ( 3 8.6% ) ,可能者 4例 ( 5 .7% ) ;前三级诊断准确率为 95 .7% ( 67/ 70 ) ,显著高于常规扫描( 68.6% ,48/ 70 ;χ2 =8.64 ,P <0 .0 1) ;明确诊断比率为 5 1.4% ( 3 6/ 70 ) ,显著高于常规扫描 ( 8.6% ,6/ 70 ;χ2 =3 3 .77,P <0 .0 1)。靶扫描诊断可靠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 (前者R值为 95 % ,可信区间为 0 .2 79~ 0 .417,后者为 0 .10 8~ 0 .2 46,两者无重叠 ,P <0 .0 5 )。结论 螺旋CT靶扫描有助于肺部结节的鉴别诊断 ,是肺部结节检查的有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前瞻性评价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多层CT灌注测定与组织学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并确定不同分级的肿瘤其CT灌注参数是否有区别。方法 本研究获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和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