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探讨OPN与MMP-9在大鼠内异症模型异位内膜中表达的特点及OPN与MMP-9的相关因子。方法大鼠手术建模28d后二次手术开腹,肉眼观合并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建模成功后,取大鼠的在位(在位组)、异位内膜组织(异位组)和建模前在位内膜组织(对照组),通过RT-PCR、免疫组化法测定内膜中OPN与MMP-9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OPN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间质内少量表达;MMP-9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内,核内无表达;异位内膜组中OPN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为53 735.4±4 896,高于在位内膜组33 733.8±5 322和对照组(37 291.2±4 588,P〈0.05),对照组和在位组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异位组内膜中MMP-9的表达为32 645±9 967,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组(P〈0.05),而在位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MMP-9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OPN与MMP-9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呈正相关,两者在细胞信息调节中可能存在级联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62.
胎骨残留(retained fetal bones)是比较罕见但并不难识别的引产后遗症,比较困难的是及时诊断,因为后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多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也多为排除性,及时准确的临床处理往往被延误,现将2例绝经后被误诊为"子宫内膜癌"的胎骨残留患者临床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病例报告 例1,患者62岁,因绝径16年,阴道持续少量流血1月于2009年9月18日就诊,患者G5P4,既往月经规则,经量中等,经期7~ 8/40~45天,46岁绝经,绝经后无不适,无腹痛,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阴道排液,1月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口服止血药物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盆腔B超检查示:子宫略小,内膜线欠清晰,可见宫腔内多处点状强回声,拟诊"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63.
Ki67与卵巢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的增殖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密切相关,评价细胞的增殖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判断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Ki67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是近年来研究最多,最具有前途的细胞增生标记。  相似文献   
64.
卵巢转移癌6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 ,卵巢转移癌占卵巢癌的 9.3 %~ 11.3 %。 1995~ 2 0 0 1年我院收治卵巢转移癌患者 16例 ,其中 6例术前误诊 ,现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6例卵巢转移癌患者年龄 2 3~ 67岁 ,平均47.46岁 ,其中小于 40岁者 3例。 3例有胃病史 ,1例 8年前曾行乳腺癌手术。主要症状 :下腹隐痛 2例 ,腹胀、腹部包块 ,伴食欲下降、乏力 4例 ,腹水 3例 ,绝经后阴道流血 2例。查体示卵巢包块为单侧 2例、双侧 4例 ;囊实性包块 4例 ,实性包块 2例。包块直径 <10 cm2例 ,10~ 2 0 cm3例 ,1例直径约 2 5 cm。 4例癌抗原 CA1 2 5高于正常 ,3例 >2 0 …  相似文献   
65.
PCR检测女性生殖道淋病双球菌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12)刘培淑,张师前,马玉燕诸城市康复医院白琴1995年4~12月我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124例疑诊淋病者进行了阴道分泌物淋病双球菌检测,并与直接涂片及细菌培养法比较。结果:直接涂...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持续应用OC,发生卵巢癌的危险率逐渐降低,每年的危险率降低10%~12%,5年后降低50%。不同的年龄组及生产次数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停药后保护作用维持10~15年。其作用机理与抑制排卵及降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有关,因此OC具有降低卵巢癌发病率的保护作用,值得妇女考虑是否选择OC避孕。  相似文献   
67.
端粒(Telomere)是染色体两端的染色粒。端粒酶(TR)是一种特异性逆转录酶,对端粒的复制敏感,由结构DNA和两个蛋白组成。研究表明,染色体端粒长度、TR活性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现综述如下。1端粒及TR的结构和功能端粒的主要功能是维...  相似文献   
68.
用HPV16,HPV18及C-Ha-ras-1,C-myc等多个探针,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44例宫颈癌和17例正常宫颈组织。HPV-16-DNA,HPV-18-DNA及C-myc,C-Ha-ras-1癌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0%、6.8%及63.3%、68.2%,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提示这4种因素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C-myc癌基因阳性的宫颈癌活组织C-Ha-ras-1同时阳性者占86.7%(26/30),C-myc癌基因阳性宫颈癌活组织中,60%(18/30)HPV-DNA呈阳性,C-Ha-ras-1阳性者中57.1%(16/28)HPV-DNA呈阳性,说明HPV与C-Ha-ras-1及C-myc有关,HPV与癌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是近年治疗顽固性功血的有效措施,既保留了子宫,又不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被誉为子宫内膜去除的"金标准".我们自2002年开展此类手术,并进行随访,现将随访3年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以评价该手术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来曲唑(Letrozole,LE)与克罗米芬(C lom iphene,CC)促排卵的疗效。方法将非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 e,PCOS)排卵异常患者68例(139周期)随机分成2组,每组分别应用LE(2.5 mg,1次/d,连用5 d)、CC(50 mg,1次/d,连用5 d)促排卵,观察比较两组的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宫颈粘液性状、排卵率、妊娠率等。结果LE组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粘液评分及排卵率均高于CC组,平均优势卵泡个数低于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高于CC组,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发生率低于C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结论LE有促卵泡生长的作用,成熟卵泡破裂排卵率高,对生殖系统及全身的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