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7篇
  3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新途径。[方法]本组26例,均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3例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11例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及射频靶点热凝术,其中2例采用融合与人工椎间盘置换相结合的方法,并分析其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单纯置换组JOA评分改善率达50%;两方法结合组JOA评分改善率达75%以上,P>0.05。[结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对引起症状的各节段选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92.
以下肢浅静脉曲张、足踝部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为特征的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外科常见病。手术治疗需分二期进行,第一期采用国静脉外肌袢形成术或股浅静脉外瓣膜包窄术;第二期于二周后,再作患肢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交通静脉结扎术。近二年间,我院用本法治疗此病共100例,计107条下肢,术后随访81例,取得满意疗效。本文讨论了此病的病理变化手术的作用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避免胆汁及胰液返流性胃炎。避免胆汁、胰液或食糜瘀积等并发症。减少或避免胃排空障碍或术后吻合瘘等并发症。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将空肠自Treiet韧带以下30cm处横断。将近段空肠与胰腺行端端套入式吻合,胆总管与空肠行端侧吻合。远段空肠与胃端端吻合,近端及远端空肠侧吻合。结果:行改进术后ll例病人。经住院观察和术后随访。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进术式在术后并发症上优于whipple术式。  相似文献   
994.
背景:传统中药疗法和导引运动可以改善癌症生存期患者的不适感觉,如减少疲劳感,提高对化学药物治疗的耐受性等作用已被公认。但对其效果的量化评定标准选择应该是科学的。目的: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扶正中药配合导引运动对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科;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象:选择1997—10/2001—03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肺癌住院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为自愿参加。方法: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以扶正中药并配合导引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以单纯化疗。两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由同一熟悉“生存质量评价表”的医师在每疗程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观察两组病例化疗疗程完成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采用“中国人肺癌生存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肺癌引起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对医生及疾病态度的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共5个因子。两组分别完成1,2疗程病例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②两组化疗疗程完成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完成实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①治疗组治疗后生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4.1&;#177;3.2),(31.7&;#177;2.9)分,P&;lt;0.01】和对照组【(20.0&;#177;3.5)分,P&;lt;0.05】。②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5.2&;#177;3.1),(12.2&;#177;2.3)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19.1&;#177;2.2)分,P&;lt;0.05】。③对医生及疾病态度的关系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7.4&;#177;5.2),(24.2&;#177;3.5)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29.1&;#177;3.4)分,P&;lt;0.05】。④情感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3.8&;#177;5.6),【(28.5&;#177;4.7)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34.5&;#177;3.3)分,P&;lt;0.05】。⑤功能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6.3&;#177;2.3),(17.3&;#177;3.3)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20.3&;#177;1.1)分,P&;lt;0.05】。完成化疗情况:①治疗组完成1个疗程化疗29例【(97%),(29/30)】,完成2个疗程化疗26例【(87%),(26/30)】。②对照组完成1个疗程化疗26例【(87%),(26/30)】,完成2个程化疗18例【(60%),(18/30)】。③治疗组2个疗程化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扶正中药配合导引运动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适感觉和不适症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重度颅脑损伤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某些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ICU 1997年元月~ 2 0 0 3年元月收治的 4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观察早期血压、血糖、Glassgow评分等三个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早期低血压组病死率高于非低血压组 (P <0 .0 5 ) ,2 4h随机血糖≥ 11.1mmol/L组病死率高于 <11.1mmol/L组 (P <0 .0 5 ) ,GCS分值愈低 ,病死率愈高 (P <0 .0 1)。结论 早期血压、血糖、Glassgow评分均可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的分级管理与救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因烟雾弹引起吸入性肺损伤患者60例,根据支气管镜下吸入性肺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对患者采取分级管理,给予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呼吸机辅助通气、预防感染、抗炎、抗氧化及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胸部CT及气管镜下表现。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54例(90.00%),好转5例(8.33%),死亡1例(1.67%)。轻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肺部症状出现好转时间和肺部病变基本吸收时间分别为(6.54±1.54)d和(12.17±3.24)d,均明显短于中度和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P0.05);中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肺部症状出现好转时间和肺部病变基本吸收时间分别为(11.63±1.31)d和(23.54±3.65)d,明显短于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患者(P0.05)。结论积极采取分级管理,联合应用开放气道、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及体外膜肺氧合等手段能有效救治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同时能够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处理,提高医师及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失衡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ITP患者4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与Th2细胞、RT-PCR技术检测Th1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 mRNA和Th2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mRNA表达水平以及AimPlex流式高通量技术检测Th1细胞因子IFN-γ与TNF-α以及Th2细胞因子IL-4与IL-10水平。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ITP组Th1/Th2细胞比值以及Th1细胞因子TNF-α与IFN-γ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h2细胞因子IL-4与IL-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h1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 mRNA以及Th2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ITP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失衡以及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异常,反映了ITP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修补膀胱阴道瘘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外院会诊手术共21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4~66岁,病程3个月至30年。所有患者均行膀胱镜检,单个瘘口16例、2个瘘口4例、3个瘘口1例,瘘口大小0.3~1.5 cm,瘘口位于输尿管口旁6例,膀胱底后壁9例,输尿管间嵴后方6例。 结果21例均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其中16例经膀胱途径,4例经膀胱联合经腹途径,1例经膀胱联合阴道途径。除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引起者行膀胱联合阴道途径修补术后2个月仍出现少量漏尿外,其余20例经膀胱途径修补术均取得成功,随访1~65个月均无漏尿及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膀胱途径修补膀胱阴道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复杂性瘘,术中根据瘘口具体情况联合经腹或阴道进行修补,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根据萎缩性胃炎(中医)病理特点及演变,提出“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这一新的病症概念,探讨机理,归证分型,优选辨证论治调控途径,提出的辨治四要点,切中萎缩性胃炎病损关键,提高了临床疗效。1发病机理探讨萎缩性胃炎当属中医“胃痞”、“胃脘痛”等范畴,发病机理为脾胃素虚,遭受情志不和、饮食不节、湿热之邪(螺杆菌)等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肝胃不和(临床病理特点),其在病理演变、转化过程中.又可出现一系列伴随病理变化,可因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火气克犯脾胃,形成郁热型肝胃不和;又因火热内燔,不仅灼伤肝阴,且易伤胃津,形成阴虚型肝胃不和;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基础为脾胃虚弱,脾虚湿蕴,土壅木郁,致肝脾两脏功能失调,形成脾虚型肝胃不和;  相似文献   
1000.
手法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笔者根据其病因及年龄特点设计了一套手法,经多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200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200例中男性128例,女性72例;年龄35~68岁;病程3个月~5年。 治疗方法 ①常规手法:按常规疏经,并行广泛滚、揉、松筋手法,解除粘连,促进气血运行。②弹拨: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弹拨肩前(肱二头肌长头处),用力要适中,柔和。通过连续反复的轻柔弹拨,即可达到解除粘连的目的。③被动摇肩:医者将前臂托于患者之前臂下,五指抓住患者上臂,来回旋转。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