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分析258例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自2008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肾脏内科肾活检诊断为IgA肾病患儿258例。所有肾活检样本均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比较IgA肾病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258例IgA肾病患儿平均年龄为(9.3±3.2)岁,男女比为2.23∶1。临床表现为孤立性血尿型84例,肾脏病理Lee氏分级以Ⅱ级为主(51.1%);孤立性蛋白尿型45例,Lee氏分级以Ⅱ级为主(40.0%);血尿和蛋白尿型72例,Lee氏分级以Ⅲ级为主(56.9%);急性肾炎型4例,其中Lee氏分级为Ⅲ级者2例,Ⅱ、Ⅳ级各1例;肾病综合征型50例,Lee氏分级以Ⅲ级为主(80.0%);慢性肾炎型3例,其中Lee氏分级为Ⅳ级者2例,Ⅴ级1例。不同临床型IgA肾病患儿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沉积形式为IgA、IgM、C3共沉积;随着病理分级的加重,IgA、IgM、C3共沉积所占比率显著增多(P0.05)。结论 IgA肾病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有一定相关性,急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型及慢性肾炎型患儿病理损伤程度重,通过临床分型间接判断IgA肾病进展情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髓外淋巴结为首发的 CML 急性变患者,结合该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骨髓及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遗传学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曾被误诊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骨髓表现为典型的 CML 慢性期,淋巴结表现为急变期,大部分呈淋巴母细胞分化,少量呈髓系分化。具有特征性费城染色体及 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结论 CML 慢性期患者发生髓外淋巴结急性变少见,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并综合应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散口服加熏洗坐浴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用王不留行散口服加熏洗坐浴,对照组用地奥司明口服加盐水坐浴.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随时间推移而升高,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的变化及对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54例确诊为脓毒血症的患儿,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AKI组30例,非AKI组24例;收集24例健康对照儿,分别测定三组的血清降钙素原、尿液KIM-1。结果对照组、非AKI组、AKI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总体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尿KIM-1可作为小儿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贤损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分析使用谷红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评价中重度AD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2015–2018年期间发生谷红注射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信息,共计纳入268例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一般特征、基础疾病、ADR发生时间、分级与临床转归,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68例患者中229例(85.4%)为轻度不良反应,39例(14.6%)为中重度不良反应。ADR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最为常见(26.5%),其次为呼吸系统(23.9%)、心血管系统(19.8%)。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既往药物过敏史是患者发生中重度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谷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发病人群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但临床需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关注,预防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脓毒性脑病(SAE)患儿血清脑损伤早期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及S100B蛋白的表达,为临床早期诊断SAE及干预该病进展提供佐证。方法选择36例SAE为研究对象,依据脓毒性脑病诊断标准分为早期和晚期病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分析两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期SAE血清NSE及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两期SAE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早期和晚期SAE患儿进行改良GCS评分后,评分≤7的病例,其NSE和S100B蛋白增高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AE患儿血清中脑损伤标志物NSE及S100B蛋白异常表达,早期监测NSE和S100B蛋白的异常表达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8.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研究二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心功能正常组215例,心功能不全组131例,心功能不全组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Ⅱ~Ⅳ级.应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尿酸浓度,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心功能程度与血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 ①心功能不全组血尿酸浓度为(410.87±108.30)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6.15%;心功能正常组血尿酸浓度为(331.82±90.06)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5.20%,两组比较P<0.01.②心功能不全Ⅱ级组血尿酸浓度为(376.47±105.07)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5.00%;心功能不全Ⅲ级组血尿酸浓度为(396.52±104.89)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4.21%;心功能不全Ⅳ级组血尿酸浓度为(436.13±107.22)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63.64%.结论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血尿酸水平升高,随着心功能的下降血尿酸水平升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增加,血尿酸浓度高低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常见细菌种类、耐药性以及治疗对策。方法: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203例全部应用呼吸机治疗,上机后72 h内,气管导管内吸痰连做3次细菌培养(阳性做药敏试验),连续2次以上相同细菌者认定为该病原菌感染。结果:195例2次以上相同细菌被纳入本次研究中,前4位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54/195(27.69%),大肠埃希菌48/195(24.61%),金黄色葡萄球菌42/195(21.54%),铜绿假单胞菌32/195(16.92%),前4位的细菌总和176/195(90.25%)。结论:PICU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控制细菌耐药性迅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相似文献   
60.
目前冠心病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一直是国内外介入专家较为棘手的问题,而目前临床对于边支保护的介入治疗手段繁多,如何更好的选择手术方式目前仍是广大介入医师讨论的热点。本文就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中边支血管直径小于2.5mm的介入手术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