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1.
建立原子吸收法火焰法(FAAS)测定真空采血管中 NaF 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根据测量过程,全面鉴别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真空采血管中 NaF 含量测定的结果可表示为2.15±0.052 mg/L (k =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26 mg/L 和扩展不确定度为0.052 mg/L。本方法适用于原子吸收法火焰法测定真空采血管中 NaF 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对合理地赋予被测定结果的分散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治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收治的402例小儿脓胸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个月至13岁,其中1—3岁202例。急性脓胸183例,慢性脓胸219例。310例行血培养,305例行胸水培养。374例入院后行胸腔穿刺,312例进一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例行脓腔开放引流。57例局限性肺不张或肺实变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1~3次。298例在常规治疗4周后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结果血培养22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8例葡萄球菌阳性;胸水培养20例肺炎链球菌阳性,18例葡萄球菌阳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者43例治愈。无死亡病例。402例均痊愈出院,出院后1、3、6、12个月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病原学检查为脓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尽早选择有效的方法,充分引流脓液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手术治疗要选好时机,在微创及肺保护的理念下采取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63.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骨屑填充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骨屑填充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4月,对23例胸腰椎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自体骨屑填充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估此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均未出现明显椎体高度再度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后采用自体骨屑填充植骨,可减少椎体高度再丢失及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根据化疗方案将14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4例,采用FOLFOX6方案治疗;对照组66例,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2组近期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肝功能受损、血小板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65.
鄂西大蓟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瑞华  钟志宏  吴文明  刘叶  阮汉利 《中草药》2016,47(13):2236-2240
目的研究鄂西大蓟Cirsium henryi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鄂西大蓟茎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鄂西大蓟茎叶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硬脂酸(1)、二羟丙基软脂酸酯(2)、软脂酸(3)、蒲公英甾醇(4)、伪蒲公英甾醇(5)、蒲公英甾醇乙酸酯(6)、β-谷甾醇(7);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8)、原儿茶酸(9)、蒙花苷(11)、芹菜素(12)、槲皮苷(13)、金合欢素(14);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0)、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1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16)。结论化合物3、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3、16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6.
侧柏叶乌发活性成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侧柏叶Cacluneu Platycladi的主要化学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侧柏叶乌发作用的有效组分。方法:通过提取得到侧柏叶所含的挥发油、总黄酮、鞣质以及树脂,采用蘑菇酪氨酸酶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挥发油、鞣质均表现为轻度的抑制作用,而总黄酮则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树脂表现出较强的激活作用。结论:侧柏叶中具有乌发作用的活性组分可能是树脂。  相似文献   
67.
手外伤中的皮肤缺损的治疗是个棘手问题。一期修复拇指外伤性皮肤缺损,对恢复手的功能和美观尤为重要。我们1988年以来运用掌骨背侧血管筋膜皮瓣急诊修复拇指外伤性皮肤缺损40例,皮瓣全部成活,最短经过半年的随访,患者拇指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8.
综述了岭南地区湿热证研究概况。岭南地区湿热证型多见,临床涉及病种较多。岭南地区湿热证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内因和外感湿邪、热邪、暑邪等外因有关;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出汗异常、皮肤改变等全身症状和耳鸣耳聋、口疮、腰痛、舌苔厚腻等局部症状。岭南地区湿热证可见于各脏腑疾病,脾胃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较多;肺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咳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性感冒等;肾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脑系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主要涉及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脊髓炎等;皮肤及五官疾病中的湿热证研究涉及痤疮、口疮、慢性湿疹、损容性皮肤病等;亦有学者对岭南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小儿脾胃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湿热证的证治进行了探讨。岭南湿热证实质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通过系统总结岭南地区湿热证的研究概况,可为其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刘华  阮林  刘叶 《循证医学》2013,13(3):166-172
目的评价地氟烷和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术后恢复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电子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2月,收集地氟烷和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 Handbook 5.0.1提供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Man5.0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40例患儿,其中地氟烷组414例,七氟烷组4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早期苏醒时间上地氟烷组快于七氟烷组,在术后恢复时间上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地氟烷组高于七氟烷组,术后恶心呕吐、严重疼痛和眼心反射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地氟烷麻醉术后早期苏醒快于七氟烷,术后躁动的发生率高于七氟烷,但在术后恢复、恶心呕吐、严重疼痛和眼心反射方面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0.
李艳  宋爽  刘叶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02-640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计算机技术在我国护理专业的应用标志着护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1],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声音、色彩、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技术[2].笔者对多媒体教学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