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InGoodmanandGilmans’bookPharmaco logicalBasisofTherapeutics[1 ] ,acupuncturetherapyhasbeenregardedasthethirdtypeofremediesforheroinomania .However,uptonow ,majorityoftheresearchesfocusonhowtotreatwithdrawalsymptoms,feweronthereha bilitationofthepatient’simmunefunction .Inthepresentpaper,theeffectoflow frequencyelectroacupuncture (EA)onthecontentofTlymphocytesubgroupsintheperipheralbloodisobservedforrevealingmechanismsofacupunc tureinraisingimmunologicfunction .1 MATERIALSANDMETHOD…  相似文献   
32.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TNF-α和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机能的细胞因子 ,近年来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且一氧化氮 (NO)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关注。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TNF -α和NO含量的影响来研究针刺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应用放射免疫和化学比色的方法分别测定缺血及缺血加针刺后不同时段大鼠脑组织TNF -α和NO含量。结果 :脑缺血 3h、12h、2 4h、72h后TNF -α和NO含量均有所升高 ,且TNF -α以 12h升高最为明显 ,NO以 2 4h升高最为明显 ,之后两者含量均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值 ,电针治疗后各个时段的TNF -α和NO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 :TNF -α和NO含量升高可能在急性脑缺血损伤中起到一定作用 ,而针刺可以降低脑缺血损伤中TNF -α和NO含量 ,这可能是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梗塞模型,运用放免技术,检测针刺前后血浆中cAMP和β-EP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造模后,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血浆中β-EP含量则显著升高。针刺后能使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过低的cAMP含量明显升高,过高的β-EP含量显著降低,并趋于正常值。结论:针刺可能通过升高血浆中过低的cAMP含量和降低异常升高的β-EP含量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4.
IthasbeenprovedbyclinicalobservationandanimalexperimentsthatacupunctureatNeiguanpointcanimprovethefunctionofheartofpatientwithacutemyocardialischemia,andcureorpre-ventarrhythmiacausedbyacutemyocardialis-chemia.Therehasbeenmanystudiesapproachingthemechanis…  相似文献   
35.
本实验用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 . 5μ/kg) 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 电针“内关”观察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延髓、血浆中cAMP、cGMP及cAMP/cGMP含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电针“内关”可抑制上述组织中cAMP的过度增加, 促使cAMP/cGMP接近正常值水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去势大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雌性成年未孕SD大鼠为对象,设更年I号组、针刺组、针药结合组、更年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E2、FSH、LH的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内ER的含量。结果:(1)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SH和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组大鼠E2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FSH和LH水平明显下降,但以针药结合组作用最为显著。(2)去势后大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ER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经针刺或更年I号及针药结合治疗后3组大鼠淋巴细胞ER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上升,但以针药结合组作用最为明显,与更年I号和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更年康对照组对淋巴细胞ER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和更年I号不仅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LH、FSH水平,而且可以上调免疫细胞ER的含量,而针药结合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7.
针灸"足三里""关元"穴对阳虚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采用针刺、艾灸、针加灸不同的治疗方法,选用“足三里”、“关元”两个强壮穴位,选择介导机体免疫的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为指标,以实验性“阳虚”大鼠为受试对象,对不同针灸疗法、不同穴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针灸可调节机体低下的免疫功能,且针加灸的作用优于单纯的针或灸的治疗;“足三里”穴的作用优于“关元”穴。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更年安怡片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0只雌性SD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模型,以血清IGF-Ⅰ和E2为检测指标,探讨其与PMOP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去卵巢后血清E2水平和IGF-Ⅰ明显下降,更年安怡片可增加血清ICF-Ⅰ含量和E2水平,两者存在正相关.结论:更年安怡片可改善骨质疏松,本研究为临床运用更年安怡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β-E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EP(β-Endorphin,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延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电针内关后可使家兔延髓中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内关可以调节脑组织中β-EP的含量,改善缺血心肌组织供血,这可能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本文用浮置式玻璃微电极记录急性缺血心肌跨膜电位,用局部敷法观察延髓腹水外侧区对电针效果的影响。结果我们到延髓腹外侧区敷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后,电针改善铠血心肌跨膜电位的作用明显减弱。表明电针的这一效应可能是通过激活延髓腹外侧区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