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头穴透刺对大鼠急性脑梗塞脑组织中β-E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线栓法制造大鼠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头穴透刺对大鼠急性脑梗塞脑组织中β-EP含量的影响.结果:头穴透刺可使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过度升高的β-EP含量明显降低,并趋于正常值.  相似文献   
12.
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机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一氧化氮(NO)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关注。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TNF-α和NO含量的影响来研究针刺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和化学比色的方法分别测定缺血及缺血加针刺后不同时段大鼠脑组织TNF-α和NO含量。结果:脑缺血3h、12h、24h、72h后TNF-α和NO含量均有所升高。且TNF-α以12h升高最为明显,NO以24h升高最为明显,之后两者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电针治疗后各个时段的TNF-α和NO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TNF-α和NO含量升高可能在急性脑缺血损伤中起到一定作用,而针刺可以降低脑缺血损伤中TNF-α和NO含量,这可能是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Acutecerebralinfarctionisoneofthemostcommonlyencounteredcerebrovasculardiseases,acccountingfor75%[1].Resentyears’researchesindicatethatthecontentsofcyclicnucleotidesinplasmaandcerebrospinalfluidchangeobviouslywhendisordersofcentralnervoussystemoccur.This…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与方法 28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非针刺组用静注垂体后叶素2.5u/kg(30s推完)制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针刺治疗组于造模前15min电针双侧内关穴,刺激强度以双上肢轻微颤动为度,持续到造模30min后处死动物。取动物左心室心肌、延髓、血液低温冷冻备测。cAMP、cGM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药盒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同位素所提供,用美国产PACKARD2000CA液体闪烁分析仪测定。2 结果 注射垂体后叶素前,各组动物心电图波型无明显差异,针刺组和非针刺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所有动物心电图均出现明  相似文献   
15.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栓塞对血浆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开口处制作急性脑梗塞动物模型,应用放免技术,检测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头穴透刺后,血浆中过度降低的cAMP含量明显升高,过度升高的cGMP含量逐渐下降,病理性减小的cAMP/cGMP比值增大,并均趋于正常值水平。提示头穴透刺可以调节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中cAMP  相似文献   
16.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E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β EP(β 内啡肽 )在头穴透刺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机制。采用放免技术 ,检测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 β EP含量的影响。结果 :头穴透刺可以使其血浆中过度升高的β EP含量明显降低而趋于正常值水平。提示头穴透刺可以通过调节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中β EP含量 ,改善梗塞区脑细胞的血供 ,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王华  涂乾  王亚文  刘又香  吴绪平 《中国针灸》2005,25(10):720-724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取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纳络酮对照组10只;电针加脑脊液组10只;电针加纳络酮组10只.观察下丘脑室旁核(PVN)微量注射纳络酮后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家兔心肌超微结构、Ⅱ导联心电图及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影响.结果:PVN纳络酮微量注射对正常家兔心肌功能无影响,对缺血心肌功能影响轻微,在结扎(缺血)60 min时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P<0.05);电针"内关"穴对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被PVN注射纳络酮所削弱(P<0.05),但不能完全阻断.结论:(1)PVN在电针"内关"穴抗心肌缺血效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PVN内阿片肽参与介导了"内关"穴抗心肌缺血的针刺效应;(3)除PVN及其内阿片肽外,PVN内的其他递质和中枢其他核团也可能在电针"内关"穴抗心肌缺血效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AMP、cGMP在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脑中动脉开口处制造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放免技术,检测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织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结果:针刺治疗可以使其脑组织中过度降低的cAMP含量逐渐升高,使升高的cGMP含量迅速下降,病理性减小的cAMP/cGMP比值增大,并均趋于正常值水平。结论:针刺可以通过调节cAMP、cGMP含理及二  相似文献   
19.
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有研究表明,起源于延髓孤束核的β内啡肽能神经元可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目的:探讨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的双盲对照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湖北中医学院针灸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日本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0只)、电针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针刺双侧内关,接通G6805电针治疗仪,连续渡,振幅12V,频率7Hz,强度6mA,留针30min。检测3组白兔新鲜延髓组织β内啡肽含量。主要观察指标:电针内关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结果:β内啡肽含量(ng/L):假手术组15.82&;#177;1.802,模型组23.47&;#177;1.567,电针组17.32&;#177;1.876。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的含量明显升高(F=4.68,P&;lt;0.05);通过电针内关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延髓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F=4.13,P&;lt;0.05)。结论:电针内关可以调节脑组织中β内啡肽的含量,改善缺血心肌组织供血,这可能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