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监测中心静脉置管到位率,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医学影像归档与传输系统对837例中心静脉置管进行监测,分析到位情况。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的总到位率为91.6%;1~20岁患者在各年龄段中到位率最低(P=0.002);在各种穿刺方式中,右颈内静脉置管到位率最高,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到位率最低(P=0.000);异位导管管尖主要分布于右颈内静脉,且其主要来源于右锁骨下静脉置管。结论: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右锁骨下静脉置管误入右颈内静脉是其主要形式,年龄≤20岁是危险因素之一,右颈内静脉置管最能保证导管到位。 相似文献
42.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危重病监护病房2000年6月~2004年3月收治的25例严重乳酸酸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13例)接受常规治疗,CVVH组(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VVH,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血pH的变化,CVVH清除乳酸的效果,患者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乳酸下降、血pH上升的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CVVH组优于常规组;CVVH滤过液中乳酸的含量与同时段血乳酸基本相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CVVH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CVVH治疗能改善严重乳酸酸中毒患者的内环境,维持酸碱平衡,CVVH具有清除血乳酸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ICU 2012-01—2015-12所有脑卒中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SAP 183例,共分离出病原菌247株,G+球菌57株(占23.1%),G-杆菌161株(65.2%),真菌29株(11.7%)。所有菌株中前5位为:鲍曼不动杆菌79株(32.0%),铜绿假单胞菌26株(10.5%),肺炎克雷伯杆菌24株(9.7%),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9.7%),大肠埃希杆菌15株(6.1%),耐药较严重。结论 ICU中SAP发生率高,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耐药严重,需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14例VAP患者的发病年龄、基础疾病、病原菌分布、耐药率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VAP患者培养出病原菌29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203株,占69.3%,革兰氏阳性(G+)球菌62株,占21.2%,真菌28株,占9.5%。其中铜绿假单孢菌居首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分离率为39.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的54.8%;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VAP的主要病原菌为G-杆菌,其耐药率不断增加,应严密动态监测病原菌,合理选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以达到有效防治V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182例机械通气患者Ramsay镇静评分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Ramsay镇静评分观察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指导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静用药.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入住ICU的182例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咪唑安定0.1~0.5mg/kg的剂量给予微量推注泵静脉注射,以Ramsay镇静评分评估动态观察24h,观察镇静程度,调节用药.结果 进行Ramsay镇静评分能有助于镇静程度的准确判断,为调节用药提供依据.结论 进行Ramsay镇静评分和结合临床护理观察,能及时获得病人的安全信息,通过每日唤醒计划的实施,减轻镇静药物的依赖性,减少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减少病人的插管天数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48.
Ambesh操作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颈内静脉阻塞法(Ambesh操作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防止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价值。方法采用Ambesh操作法对63例患者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常规操作组80例及Ambesh研究组97例病例作比较,研究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为4.8%,常规组为16.3%,Ambesh研究组为0。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4)而与Ambesh研究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9)。结论Ambesh操作法可有效减少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导管误入同侧颈内静脉的机会。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MODS患者被列为观察对象。测定血浆vWF水平,同时计算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MODS组血浆vW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MODS患者血浆vWF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16,P〈0.01。结论vWF在MOD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浆,WF水平与MODS患者严重程度相关,是反映MODS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对多器官功能不全(multipleorgansdysfunctionsyndrome,MODS)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方法,对21例MODS患者(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活性药用量、氧合指数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CVVH治疗后可提高氧合指数,稳定血压及减少血管活性药用量,使中心静脉压维持在适当水平。治疗后总体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对多器官功能不全者,连续血液净化可提高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