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研究组增加功能锻炼方法,治疗5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短波治疗、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功能锻炼方法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2.
衡阳地区STD疑似人群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衡阳地区STD人群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对 5 665例男性尿道分泌物或女性阴道分泌物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淋球菌 (NG)、支原体 (UU)、衣原体 (CT)。结果 感染率NG( 37% ,2 0 90 /5 665 ) >UU ( 31 % ,1 75 6/5 665 ) >CT ( 1 1 % ,61 2 /5 665 )。其中NG男( 4 9% ,1 671 /3398) >NG女( 1 9% ,41 9/2 2 67)。UU男( 2 2 % ,75 2 /3398) 相似文献   
43.
水生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aquaticum)属于棒状杆菌属 ,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因主要生存于清水、蒸馏水中 ,故名水生棒状杆菌。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尿路感染、透析患者腹膜炎与败血症。 2 0 0 2年 5月以来 ,我们从 1例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 ,两次培养出水生棒状杆菌 ,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  患者 ,男 ,6岁 ,因呕吐、发热而入院 ,诊断为脑炎。体查 :体温 3 9.2℃ ,血常规WBC :16.9× 10 9/L ,脑脊液常规WBC :2 0 0× 10 6 /L ,潘氏试验 ( ) ,涂片见革兰阳性小杆菌 ,连续 2d取脑脊液培养 ,均培养…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及脓毒症 (Sepsis)治疗中止的合理指征。方法 选择 4 4例SIRS及Sepsis的病人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Ⅰ、Ⅱ、Ⅲ、Ⅳ4组 ,分别采取CBP治疗 2 4、4 8、72、96h。动态观察反应机体整体病情变化的APACHE -Ⅱ评分 ,炎症指标CRP、IL - 6 ,免疫指标IL - 10、HLA -DR三个方面的水平变化 ,并筛选出CRP、IL - 6、IL - 10、HLA -DR四项指标变化异常病人 ,结合临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Ⅰ组与Ⅱ组之间上述四个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而Ⅲ组与Ⅳ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此外 ,Ⅱ组与Ⅲ组之间 ,虽住院时间稍有延长 ,并有统计学意义 ,但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且有关血浆指标及APACHE -Ⅱ评分在CBP治疗中止 2 4h后与Ⅲ组无差异。②停机时P≤ 90次 /min和R≤ 2 0次 /min病例百分比 ,Ⅰ组明显低于Ⅱ、Ⅲ、Ⅳ组。③CRP、IL - 6、IL - 10、HLA -DR四指标变化异常病人 ,经及时介入有关治疗后 ,死亡率降低。结论 ①中止CBP治疗SIRS及Sepsis的指征 :以总疗程 4 8~ 72h为基础 ,在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下 ,结合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指标P、R ,若治疗 4 8h时P≤ 90次 /min和R≤ 2 0次 /min ,则中止CBP治疗 ;若治疗 4 8h时P >90次 /min和R >2 0次 /min  相似文献   
45.
陈萍  刘卓然  陆继梅 《河南中医》2014,(7):1351-1352
目的:观察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传输型便秘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给予温肾疏肝汤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各项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27%,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大便形状、排便困难程度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温肾疏肝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6.
微PET在临床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技术是一种可以测定生物体内特定的放射性示踪剂的分布与浓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作为功能显像的重要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心脏和神经疾病等学科研究中。微PET(Micro-PET或Small animal-PET)是特别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确诊为MOJ且行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Tile统计软件确定治疗前PNI的最佳临界值,据此将患者分为高PNI组(PNI≥最佳临界值)和低PNI组(PNI<最佳临界值);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OJ患者预后(预后指标为总生存期)的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5例患者。PNI最佳临界值为37.5,高PNI组和低PNI组分别为154例和51例,低PNI组患者中有胆管感染、CA19-9≥400 kU/L、血红蛋白<120 g/L、总胆红素≥300μmol/L、白蛋白<30 g/L及丙氨酸转氨酶<300 U/L患者所占比例较高PNI组更高(均P<0.05),高PNI组和低PNI组患...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Vitc多长后对尿酸 (UA)测定无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自愿学生 11名 ,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口服 10 0mg和 2 0 0mgVitc ,并测定服药前后不同时间的血尿酸浓度。结果 :服药后血尿酸浓度逐渐降低 ,一定时间后才恢复到服药前水平。结论 :口服Vitc一次性 10 0mg 2 .5h后测定血尿酸没有影响 ,口服液 2 0 0mg 3.5h后测定血尿酸没有影响 ,这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49.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r=0.819,P<0.001).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逐渐升高(P<0.05),血清IL-18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性(r=0.847,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水平升高;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湖南省株洲、湘潭和衡阳地区儿童鼻咽部EB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为EB病毒的治疗、预防和临床检验提供指导。方法从株洲、湘潭和衡阳部分医院收集疑似EB病毒感染的儿童咽拭子标本406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检测标本中的EB病毒-DNA;阳性标本分别用特异性引物从中扩增3个目的基因片段,其中PCR扩增的EBNA-3C片段直接电泳以分析1/2分型,BamHI片段和BamHI WI/I1交界区基因片段采用PCR-RFLP分析鉴定F/f和C/D分型,测序和Blast比对验汪分型结果。结果从406份标本中共检出 EB病毒-DNA阳性株159份,株洲74份(38.5%),其中1型72份(97.3%),2型2份(2.7%);湘潭42份(38.9%),1型40份(95.2%),2型2份(4.8%);衡阳43份(40.6%),1型43份(100%),2型未发现、从159份阳性株中随机扩增了73份做F/f分型,68份做C/D分型,共检测到F型73份,C型68份,3个地区均未检测到f型和D型。结论株洲,湘潭和衡阳儿童鼻咽部EB病毒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38.5%,38.9%,40.6%,且其主要感染的3种独立基因型以1、C、F型为主,3个地区间儿童鼻咽部EB病毒-DNA的检出率及其基因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