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征的免疫性肾小球肾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部分IgAN持续进展,大约10%-20%的IgAN患者在’肾活检病理诊断后10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因此,寻找促进IgAN进展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影响IgAN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高尿酸血症的IgAN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性为血尿酸水平正常者的2.4倍。确定高尿酸血症与IgAN的关系及降低血尿酸水平是否有益于IgAN的预后,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且临床实用的足细胞丢失评估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正常和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以及正常肾组织和3种不同病理类型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进行Wilms′瘤蛋白免疫染色,采用手工计数和病理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单个肾小球内足细胞的绝对数以及单位面积肾小球内足细胞的相对密度进行测定,找出结果可靠的最低肾小球数目并检验不同测量人员所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统计10个和15个大鼠肾小球时,阿霉素肾病组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大鼠;无论统计的肾小球数目多少,两组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绝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统计5个和10个人类肾小球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和膜性肾病组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微小病变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肾小球足细胞绝对数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微小病变组。人类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与血肌酐(Scr)水平呈低度负相关,但与24h尿蛋白含量(24hUPQ)无相关关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相对密度与Scr、24hUPQ无相关关系。两名检测者所获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这种足细胞相对密度评估法简便、快捷和可靠,且所需肾小球数目少,有望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肾脏病理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1例,行肾穿刺活检术,分析肾脏病理特点.结果: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51例(42.15%),同时存在血尿和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0.g/d)70例(57.85%);病理表现为Ig A肾病56例(46.28%),非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8例(31.41%),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1例(9.10%),轻微病变9例(7.44%).Ig M肾病4例(3.31%),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3例(2.48%).肾小球病理评分:0级为3例(2.48%),1级75例(61.98%),2级38例(31.41%),3级5例(4.13%);肾小管病理评分:0级4例(3.31%),1级69例(57.02%),2级41例(33.89%),3级7例(5.78%).单纯血尿组其肾小球及肾小管病理损伤评分均低于血尿并蛋白尿组(P<0.05).结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理改变多样,以Ig A肾病多见,其病理改变并非都轻:血尿程度和病理改变程度无相关,轻度蛋白尿和病理损害明显相关;及时行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偏重病理改变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方格星虫粗提物(SNP)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病变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手术组行5/6肾切除术并于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SNP低剂量组、SNP高剂量组。在给药前及给药4、8、12、16 w末观察大鼠24 h尿蛋白(24 hUPQ)及血肌酐(Scr)的动态变化,普通光镜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Wilm肿瘤蛋白-1(WT-1)的表达。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24 hUPQ、Scr均逐渐升高,但同一时间点,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FN及-αSMA表达均较模型组下降;治疗组WT-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方格星虫粗提物可减轻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系膜增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N、-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5.
“慢性肾衰基本方”抗肾小球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基本方"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肾小球硬化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慢性肾衰基本方"处理构建成功的5/6肾切除大鼠模型4周;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实验动物血清钙(Ca^2+)、磷(P^3-)、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以及血红蛋白(Hb)浓度,HE染色及PASM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评估系膜/肾小球面积比值,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定量评判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量。结果:"慢性肾衰基本方"治疗组血清BUN、Scr、P^3-水平和系膜/肾小球面积比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而血清Ca2+水平和Hb浓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肾衰竭大鼠系膜/肾小球面积比值和肾小球α-SM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衰基本方"可减轻肾小球硬化,保护残余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球固有细胞转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FK506对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只12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12只12周龄雄性BXSB小鼠随机分为LN治疗组和LN未治疗组。治疗组予FK506 2 mg/kg隔日腹腔注射,未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予NS 0.2 ml隔日腹腔注射,治疗至20周龄。PASM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肾组织IgG沉积,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和IL-18水平,RT-PCR法检测肾组织IL-18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IL-18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小鼠肾脏病理学改变明显好转,肾组织免疫球蛋白沉积减少,血清抗-dsDNA抗体和IL-18水平、肾组织IL-18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未治疗组。结论 FK506对BXSB小鼠肾损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抑制IL-18 mRNA的表达可能是FK506治疗LN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7.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预后差,而重型颅脑损伤致双瞳孔散大常是晚期脑疝的标志,病情危重,在治疗中颇为棘手,预后极差,文献报道,双瞳孔散大患者死亡率为60%~90%,近年来我科共收治此类患者8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三七总苷(PNS)对尿毒血清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PNS延缓肾衰竭的进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40份尿毒症病人血清和20例正常人血清。应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结合细胞角蛋白18(CK-18)免疫组化鉴定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应用ELISA方法检测HK-2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蛋白分泌量;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CTGF的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TGF-β1、CTGFmRNA表达。结果10%尿毒血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CTGF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量均增高(P<0.01),而PNS 400~800mg.L-1可恢复尿毒血清所诱导的TGF-β1基因表达(P<0.01),200~800 mg.L-1可恢复尿毒血清诱导的TGF-β1蛋白分泌(P<0.01);200~800 mg.L-1可恢复尿毒血清所诱导的CTGF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P<0.01)。结论在体外实验中,PNS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尿毒血清诱导的HK-2细胞TGF-β1、CTGF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量,减少细胞外基质聚集,从而延缓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有望成为一种能有效延缓肾纤维化进展的中药。  相似文献   
79.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及其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细胞介素 18(IL 18)在狼疮性肾炎 (LN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 )及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测定 16例正常人及 18例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IL 18mRNA表达量及其血浆水平。结果提示LN患者PBMCIL 18mRNA表达量及血浆IL 18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IL 18mRNA表达量为 :1 2 6 2± 0 189vs0 84 4± 0 15 5 ,P <0 0 0 1;IL 18血浆水平为 :(82 2 0 9± 5 32 77)pg/mlvs (2 39 5 7± 75 0 6 )pg/ml,P <0 0 0 1]。且WHOIV型LN增高较非IV型LN更为显著 [IL 18mRNA表达量为 :1 32 9± 0 2 1vs 1 138± 0 15 2 3,P <0 0 5 ;IL 18血浆水平为 :(1135 5 4± 5 15 34)pg/mlvs (5 0 8 6 5± 341 36 )pg/ml,P <0 0 1]。另外 ,血浆IL 18水平与肾组织活动指数 ,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等级相关 (r分别为 :0 6 10和 0 4 99,P均 <0 0 5 ) ,也与血清肌酐 (Scr) ,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及 2 4h尿蛋白排泄量 (2 4hUPQ )呈直线相关 (r分别为 :0 898、 0 6 2 8和 0 5 37,P均 <0 0 5 )。本研究认为循环IL 18表达和分泌增高可能参与LN的免疫发病过程 ,并与狼疮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观察脂多糖(LPS)对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IL-18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IL-18在肾小管-间质炎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以不同浓度LPS(0.01、0.1、1、5、10μg/ml)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24 h、36 h及48 h,然后应用RT-PCR及ELISA测定IL-18及其受体α链(IL-18Rα)和β链(IL-18Rβ)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静息培养的HK-2细胞表达IL-18 m RNA和蛋白、IL-18Rα和IL-18Rβm RNA,LPS促进HK-2细胞IL-18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IL-18Rα和IL-18Rβ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趋势。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既是IL-18的产生者,又是IL-18的靶细胞之一,炎症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IL-18自分泌方式参与肾小管-间质的炎症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