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TGF-β1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不同胃黏膜病变组织的72例胃镜活检标本,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结合Giemsa染色判断H.pylori感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胃黏膜组织中TGF-β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TGF-β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IM/Dy)和胃癌(GC)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9.1%,52.6%,62.3%和87.5%,CSG组与IM/Dy、G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Dy中H.pylori阳性者TGF-β1表达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者(87.5% vs 33.3%,P<0.05).与CSG相比,GC中CD3+明显降低(P<0.05),CD4+及CD4+/CD8+明显降低(P<0.01);IM/Dy患者CD4+及CD4+/CD8+低于CSG,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不同胃黏膜病变TGF-β1表达与CD3+、CD4+T细胞、CD4+/CD8+呈负相关.结论:在GC前病变中,AKCSG到GC,TGF-β1表达逐渐增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TGF-β1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是IM/Dy、G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3种抗原修复法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微波加热、高温加热和酶消化进行组织抗原修复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三种抗原修复方法暴露抗原之间的区别,寻求最佳的免疫组化方法。方法微波修复组、高压加热组和酶消化组,各组用Envision试剂盒,检测Ki-67、CDla、CD83、CD3、CD4、CD8、CD45RO染色结果。结果三种抗原修复方法有明显差异,高压加热最佳,微波加热其次,酶消化效果最差。结论高压加热组织抗原修复方法经济、操作简单,适合大量标本使用。  相似文献   
33.
正远程病理会诊的概念由美国病理学者Weinstein于1987年首次提出,指在相距较远的两地之间进行的快速病理诊断。随着数字切片扫描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远程病理会诊受到各医院高度重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起来,有效缓解了病理医师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但目前远程病理会诊多以石蜡切片为主,术中冷冻切片远程病理诊断只在极少数医院的总院与分院或医院与个别  相似文献   
34.
免疫组织化学的标准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免疫组织化学是用标记的抗体对细胞或组织内相应的抗原进行检测 ,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随着其检测方法的不断提高和试剂盒的出现 ,实验室的条件要求并不高 ,所需的设备只要是能开展常规病理工作的临床病理科室和教学科研单位均已具备 ,使得免疫组化技术得以广泛开展。所以我们认为在慎重、合理、节约的原则下只要有条件的单位都应该积极地开展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的逐渐普及 ,怎样才能保证其结果的可靠性 ,使之能真正成为病理诊断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故免疫组化标准化是免疫组化成功的关键。根据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免疫组化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与bcl 2蛋白的表达及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 16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中bcl 2、LMP 1蛋白及EB病毒编码的E BER1/2表达水平。结果 bcl 2蛋白阳性表达 13例 (81.3% ) ,均为高表达 ,其中 7例低度恶性MALT型淋巴瘤均为阳性。EB病毒编码的EBER1/2及LMP 1均为阴性。结论 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特别是低度恶性MALT型B细胞淋巴瘤 ,与bcl 2蛋白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而与EB病毒的感染似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6号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碱基错配修复系统GTBP和hMLH1基因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发生学上的意义。方法:选取6号染色体上7对多态微卫星标记,结合PCR及银染技术,采用凝胶成像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检测58例B-NHL染色体微卫星MSI及LOH。对其中23例BNHL细胞进行EnVinsion法检测MMR的功能基因GTBP、hMLH1的表达情况。结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lymphoma,DLBCL)与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GTBP和hMLH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8和1.30。原发生于淋巴结内与淋巴结外的GTBP、hMLH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4和0.67。GTBP蛋白在高、低度恶性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而hMLH1蛋白表达在低度恶性较高度恶性高,P=0.99。在位点D6S275 MSI的发生率为7.5%(4/53),其中包括DLBCL2例,FL和BCLL/SLL各1例,LOH总的发生率达66.0%(35/53),其中包括DLBCL19例(19/21,90.5%),FL8例(8/13,61.5%),B-CLL/SLL8例(8/19,42.1%),DLBCL的LOH率同B-CLL/SLL和F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60。结论:hMLH1和GTBP错配修复基因蛋白表达与BNHL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发生部位可能无关系。位点D6S275可能存在一个抑癌基因,该基因的缺失以及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的关系对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情况。方法收集已确诊为NK/T细胞淋巴瘤的1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多种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PCR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β和γ基因的克隆性重排。结果18例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5例CD56阳性,2例检测到了TCRβ和γ基因克隆性重排。结论大多数上呼吸道NK/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NK细胞,一小部分为T细胞来源;在淋巴结中,NK细胞淋巴瘤很少;在进行NK细胞标志物检测的同时可进行TCR基因重排检测,以确定其细胞起源。  相似文献   
38.
中线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EB病毒在中线T细胞淋巴瘤中的感染情况,作者对遵义地区46例中线T细胞淋巴瘤进行EBV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V特征性的DNA序列(EBVDNA),用RNA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EBVDNA阳性率为76.1%(35/46);EBER1/2阳性率为67.4%(31/46)。鼻腔、鼻咽、口咽T淋巴瘤EBER1/2阳性率分别为88.9%(16/18)、71.4%(5/7)、47.6%(10/21)。在多形细胞性淋巴瘤中,中多形和大多形细胞性EBER1/2阳性率为80.0%(16/20),小多形细胞性为73.3%(11/15)。结果表明EBV感染与中线T淋巴瘤关系密切,它在该肿瘤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中线T淋巴瘤的EBV感染率与解剖学部位有关,多形细胞性淋巴瘤EBV感染率较高,特别是中多形和大多形细胞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β-防御素-2(BD-2)及其mRNA在肾阳虚小鼠气道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5只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S)、肾阳虚组(RYA)及药物干预组(SIR),用腺嘌呤灌胃复制小鼠肾阳虚模型,通过免疫组化SP法测定肺及气道组织GR和BD-2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ISH)法对GR和BD-2mRNA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组肺和气道组织GR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BD-2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伴肺组织炎症,与肾阳虚组比较,金匮肾气丸组GR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BD-2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肺组织炎症程度减轻。结论:肾阳虚小鼠气道及肺组织GR及其mRNA表达下调,BD-2及其mRNA表达上调伴肺组织炎症,这是肾阳虚证本质研究在分子水平的进一步深入,在此状态下气道局部防御功能因BD-2等表达上调而增强,这可能是动用了气道-肺组织局部免疫储备功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EBER1/2、LMP-1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NK /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 (EBV )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6例NK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内 10例 ,淋巴结外 16例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确定瘤细胞本质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 (EBER 1/2 )。结果 ①在 2 6例NK /T细胞淋巴瘤中 ,EBER1/2检出率为 46 .2 % (12 /2 6 ) ,其中淋巴结内检出率为 10 .0 % (1/10 ) ,淋巴结外检出率为 6 8.8% (11/16 )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在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 ,EBER 1/2在鼻腔检出率为 90 .0 % (9/10 ) ,其它部位为 33 .3 % (2 /6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在EBER1/2阳性病例中的检出率为16 .7% (2 /12 )。结论 EBV在NK /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并具有部位依赖性的特点 ;EBV在NK /T细胞淋巴瘤中的潜伏感染模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