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4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的方法,目前已应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及其术前和术后的辅助治疗、术后复发的治疗及联合射频消融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H22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小鼠肝癌细胞活性。方法取得小鼠骨髓细胞并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由冻融法制备的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然后用已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测定致敏前后的DC表面抗原CD11c、CD80、CD86、CD40、MHCⅡ,并评估激活前后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脾淋巴细胞作为杀伤对照。结果CD11c阳性细胞中CD80、CD86、CD40、MHCⅡ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在致敏后的DC表现为明显上调。经致敏后成熟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激活的TIL,并高于激活或未激活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结论在H22细胞全抗原致敏后,小鼠成熟DC中CD80、CD86、CD40、MHCⅡ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未成熟DC。经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的DC能诱导活化TIL,明显提高其在体外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肝切除术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肝功能不全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容易进一步发展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术前预测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15min,ICGR15)联合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对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预测意义。方法收集2015-03-01-2017-08-31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肝切除术的319例巴萨罗那肝癌临床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A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相关资料,患者术前的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不全将其分为肝功能不全组80例与未发生肝功能不全组239例,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试验;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各指标预测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价值。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对2组患者的P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白蛋白(albumin,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ICGR15、肝硬化和腹水分别对应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CGR15分层、PLT分层、PT分层、AST分层及腹水是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将ICGR15和PLT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ICGR15PLT预测模型,方程为Logit(P)=0.133×ICGR15-0.008×PLT-0.237。ICGR15PLT模型、ICGR15和PLT预测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32、0.702和0.689。结论在预测HCC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方面,单独应用ICGR15或PLT有一定的预测意义,而ICGR15联合PLT则预测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与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3(glypican3,GPC3)表达相关的Wnt信号通路及其他信号转导分子表达。[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PC3过表达的肝癌细胞株以及不同肝病变组织样本中GPC3、Wn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内皮硫酸脂酶及其他信号分子表达。[结果]肝癌组织GPC3mRNA水平显着高于良性肝病变组织(P<0.05)。肝癌GPC3的表达与MMP2、14,内皮硫酸脂酶1、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GF2、FGFR1,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1R的表达具相关性。[结论]GPC3与MMPs、FGF和IGF结合,可能在肝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体外致敏DC,然后用已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从荷瘤小鼠中提取的TIL和脾淋巴细胞,观察受激活后的TIL和脾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在体外对H22细胞和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各组效应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各自对应的效应细胞对S180细胞的杀伤活性;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高于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9.89±1.28)%];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62.46±2.82)%]高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为(42.56±2.52)%],已致敏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更高[杀伤率为(72.35±3.21)%],而已致敏DC联合香菇多糖激活的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最高[杀伤率为(82.32±3.83)%],它们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联合香菇多糖能显... 相似文献
127.
原发性肝癌(PHC)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发生是由化学致癌物、病毒、遗传等多病因作用引起的.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进展较快.早期诊断、治疗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但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近年来,一种新的肝癌肿瘤学标志物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成为不少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其在肝癌中无论m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均为高表达,GPC3对PH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在AFP阴性的肝癌中亦有表达.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评价索拉非尼治疗国人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的3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由于在服药后6周内死亡未进行肿瘤评价。结果 28例采用RECIST标准评价,24例获稳定,4例进展;8例ECOG体力状况评分改善;不良反应一般在服药后1~2周左右出现,37例患者中10例发生3~4级的不良反应,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减少药物剂量者7例,另3例停药。药物不良反应在减少剂量的基础上对症支持治疗后大多可以缓解。结论 索拉非尼可延长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且耐受性良好,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