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9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39篇
  4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76例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体位干预(术前体位训练、术后体位指导),心理干预,音乐放松疗法,四肢及颈肩部按摩;对照组接受病区的一般心理护理、术后卧位护理。结果通过调查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及病人术后体位的舒适度,试验组满意率达95%,对照组只有77.8%,舒适度调查试验组为90%,对照组仅为69.4%。P值分别P<0.0l、P<0.05。结论规范而正确的术前体位训练、术后体位指导、心理干预、音乐放松疗法、四肢及颈肩部按摩等搏施是保证糖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通痹强脊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痹强脊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湿热瘀阻证强直性脊柱炎的早、中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通痹强脊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湿热痹片,每次6片,每日3次。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为观察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脊柱活动度、缩短指地距和晨僵时间、减轻疼痛程度等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沉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缓解腰骶疼痛、腰背或颈部疼痛、疼痛夜甚、活动不利、晨僵、关节肿痛和口干等7项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痹强脊胶囊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3.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病人镇静止痛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静及止痛效果.方法 将须行人工流产的病例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组与对照组(常规操作),分别对3组病人术中镇痛效果及术中情况和手术前中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对比观察.结果 异丙酚组镇痛效果好,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 辅以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病人安全无痛苦,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某中专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方法,对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一至三年级中专生1186名进行调查。结果29.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个年级中专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MHT各分量表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年级除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2.3%,女生检出率为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专学生为心理异常高危人群,除需不断优化家庭和社会环境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5.
军队高校正面临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型,在任职教育中护理专业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什么是X型护理教师,以及为了适应任职教育发展,护理师资建设应从哪些方面抓起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66.
重组降血压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降血压肽,为大规模生产降血压肽奠定基础。方法分析降血压肽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人工合成具有较高活性的降血压肽基因序列,并进一步串联融合为6拷贝降血压肽,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上并转化宿主菌BL21中,重组菌经诱导培养、亲和色谱以及凝血酶酶切分离纯化得降血压肽。结果融合蛋白质的表达量为1.1 g/L,纯化得到的目的降血压肽含量达0.14 g/L,抑制活性达到85%。结论串联的6拷贝降血压七肽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67.
目的调查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方法对22所团以上级别的军队医院采用问卷调查和到医院现场调查的方法。结果22所医院编制床护比例平均为1:0.87,展开床护比例平均为1:0.36,各医院军护(军人护士)占护士总数比平均为43%,合同护士为57%。各医院军护中各学历层次所占比例分别为:中专20%,大专78%,本科及以上2%。结论军队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加强对合同护士军事医学方面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8.
肝脏是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以恶性多见,约占90%。原发肝肿瘤可发生于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其他间质,中胚层组织等.肝脏肿瘤CT平扫大多数可表现为肝内低密病灶影.随着CT、MRI等大型设备的广泛使用,其检出率相当高。我们收集肝肿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CT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肝内低密度病灶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SpragueDawley(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代谢特征、病理学以及胰岛分子生物学变化。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Control)9只,普通饲料喂养。(2)高脂组(HighFatchow,HE)9只,高脂饲料喂养,为普通饲料中添加20%脂肪(猪油和蛋黄粉各50%)和20%蔗糖。(3)糖尿病组(DM)18只。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STZ(40mg/kg)。所有大鼠做灌胃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胰岛β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胰岛素表达量,RT-PCR测定胰腺β细胞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HE组大鼠(P<0.01),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胰岛β细胞吸光度(A)显著低于高脂组大鼠(P<0.05),降低11.6%。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区占胰岛百分比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HE组,分别下降31.9%(P<0.05)和43.1%(P<0.01)。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E组(P<0.05)。STZ注射后48h(基线值)大鼠FBG水平的分布情况为A组(FBG<10.0mmol/L)占7/18;B组(FBG10~19.9mmol/L)占5/18;C组(FBG≥20mmol/L)占6/18。STZ注射后9d的OGTT结果与基线值相比,B组OGTT值总体变化最小,A组FBG的变异最大,达到25%。结论高脂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模拟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血脂异常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降血压肽Val—Leu—Pro—Val—Pro(VLPVP)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方法用体外培养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时间、pH值、药物浓度、吸收抑制剂及促进剂对VLPVP吸收的影响。用HPLC法检测VLPVP的浓度。结果VLPVP在pH7.4时转运量最大,且与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肽转运载体竞争性抑制剂Gly—Pro、arphamenineA和细胞内吞抑制剂氧化苯胂对VLPVP的转运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旁路转运促进剂去氧胆酸钠、多药耐药蛋白抑制剂MK-571和能量抑制剂叠氮化钠对VLPVP从AP侧至BL侧的转运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叠氮化钠和MK-571对VLPVP从BL侧至AP侧的转运无显著影响。结论VLPVP以旁路转运为主要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受到多药耐药蛋白MRP2强烈的外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